辛亥革命的资金来源「辛亥革命后新政权的资金从哪来」 债券违约风险频发「债券违约对券商的影响」 降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吗「放宽货币政策」 债券发行改革方案最新「政府债券」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重点解读「新金融工具准则金融资产分类」 国联证券可转债「万联证券股吧」 欧洲央行宣布降息并重启量宽,每月购买200亿欧元资产「美联储9月或加息」 福建省政府债券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债」 华夏幸福2000亿「华夏幸福能否扛过今年」 代理发行债券「怎么购买公司债券」 境外资金怎样买内地债券「境外发债」 我国将实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吗「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中国债券指数「中债7-10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 李嘉诚会不会成为英国的 大慈善家呢「李嘉诚在英国的产业」 地方性政府债券有哪些「政府债券是啥」 债券入门基础知识课程「纯债基」 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城市更新专项债券」 怎么理解影子银行「三大影子银行」 金融支持技术创新「银行结构化融资的业务模式」 买折价的基金好不好「打折基金能买吗」 可转债评级和溢价率的关系「可转债溢价好还是负溢价好」 英国央行紧急降息「2020年央行加息还是降息」 2021国庆国债逆回购怎么买划算「2021国庆国债逆回购攻略」 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与免税收入「企业所得税中不征税收入有哪些」 碧桂园负债率多少2021「碧桂园2020年负债率」 疫情下债券市场行情的现状「境外高级债券」 万达电影股票为什么会跌「公司债券停牌什么意思」 公募基金是怎么回事「私募基金是什么」 为什么美国国债收益率倒挂「美债收益率倒挂原因」 货币基金与银行定存哪个更有利益「货币基金收益高还是定期收益高」 6月份新出台法规「总则规定什么」 论债券市场的违约及其对策「扰乱经济秩序」 工商银行2021国债「工商银行永续债」 华尔街股票投资「华尔街金融投行大约年收入」 可转债科普与入门「可转债教程」 新编会计学原理20版答案第三章「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负债」 可转债市场大跌之后能不能买 加仓还是调仓呢「可转债大跌怎么办」 020 货币政策利率对债券的影响有多大「货币政策宽松对债券的影响」 联想的负债率是多少「联想集团 股价」 一签新债能挣多少「中了20签新债能赚多少」 限竞房烂尾「限竞房弊端」 香港金管局外汇「香港金管局有效数据加总」 净现值法评估企业价值「净资产估值法」 你还分不清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吗「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区别」 华夏幸福债券暴跌「华夏幸福股价走势」 抄底可转债「哪些转债可值得关注」 基本建设债券「建设债券」 华夏幸福债务崩盘「华夏幸福债务化解方案」 最新转债上市价格预测「最新转债上市价格预测」 中建七局债券「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区别」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辛亥革命的资金来源「辛亥革命后新政权的资金从哪来」

2023-01-16 13:58:37来源:经济观察报

(图片提供:全景视觉)

陈志武/文历史书一般都侧重理想和远大目标,只谈高大上,而对融资问题不屑一顾,因为在传统知识分子看来,融资只是账房先生关注的话题,哪里是历史人物考虑的呢?!所以,以往历史著作中,你几乎看不到金融的字眼。可是,前几次中你已经了解到,不管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还是战后,也不管是明朝还是清朝,融资问题都对国家和朝代的命运起关键作用。

在回到现今的债券市场话题之前,今天我们再谈一次历史。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了,中华民国随即成立,那么,年轻的国家是否也面临过财政融资挑战?革命成功的果实是否也靠金融才得以存活?你会看到,就像当年刚独立的美国一样,中华民国一开始也完全靠负债才得以为继。

辛亥革命之后的财政挑战

刚成立时,中华民国的财政融资挑战有多大呢?

孙中山为革命奔走多年,到处集资。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他没有回国,而是去英法寻求贷款。可是,孙中山空手而归,那年12月回国到上海时,跟记者说:“我空着两手回来,可是我带回来国人最需要的东西,就是革命精神。”这当然不错!

1912年3月,熊希龄出任财政总长,他清点国库,“南京库储仅余三万,北京倍之,不及六万。”南京临时政府中给孙中山当过秘书的胡汉民,后来回忆道,“一日,安徽都督孙毓筠以专使来,言需饷奇急,求济于政府。先生即批给二十万。余奉令至财政部,则金库仅存十洋。”所以,新政府没钱。

可是,刚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又急需资金。一是行政费用,包括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二是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先后招募的20余万民军。1912年2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任命黄兴为南京留后,负责裁撤民军。当时南京留守府给民军每月的军饷就在500万元以上。政府无力承担这笔开支,拿不到饷银的民军曾于1912年4月在南京制造了一场大兵变。民国政府要把这些人打发回乡,必须拿出一大笔钱作为遣散费。三是民国政府需要支付外债和赔款的本息。南京临时政府一开始就承诺过:“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中华民国当时还没有得到欧美各国的承认,如期偿还债务非常重要,有助于跟各强建交。每年的债务开支是年轻政府的大头。此外,民国政府每年还要给清朝皇室400万元的优待款。

革命成功后没钱了,而支出又这么大,怎么办呢?

1912年1月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时,黄兴在演讲中谈到,“兵事非有财力不可,既无税可收,则非借外债不可”。当时,南京临时政府主要寻求四笔外债,可是成功的只有苏路公司这一笔,而招商局借款、汉冶萍借款被参议院否决,华俄道胜银行借款先在临时参议院通过,但最后也被否。

虽然临时政府急需资金,否则无法巩固辛亥革命成果,但临时参议院不买账,不让政府借款。就这样,临时政府当初缺少资金跟北洋军继续作战,不得不让步给北洋军。也是由于融资挑战和其他原因,孙中山在1912年初只好把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

相对而言,袁世凯北洋军的财政处境就好一些。1912年2至6月间,国际银行团给北洋政府5次垫款,让它平稳度过。在得到临时大总统职位后,袁世凯需要整顿秩序、强化他对政治与军事等方面的统治。但正如上面谈到的,这些都需要资金,而中华民国政府本来就濒临财政破产,民国元年的财政收入不到支出的40%,一时间又无法建立可靠的国内征税体系,这就跟美国建国初期的局面完全一样。

那么,北洋政府如何求活路?

答案当然是找国际银行团。而对于外国银行来说,清朝已经终结,中国南北两方已经谈和,北洋政府是唯一政权的局面已经明朗。于是,他们也愿意与北洋政府签约。袁世凯授权其代表从1912年3月开始,与国际银团商讨全面重组过去积累的外债和赔款的事宜。

就这样,1913年4月,袁世凯政府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署2500万英镑的《中国政府善后借款合同》,借款期限47年,年息5%,其中前10年仅付利息,从第11年开始每年还24.6万英镑。当时,债券以9折出售,扣除6%的佣金,净收入2100万英镑。按借款指定的用途,扣除偿还到期的庚子赔款和各种外债、遣散各省军队、抵充政府行政费、整顿盐政事务外,仅剩200万英镑左右。就跟晚清外债的做法类似,借款也是以关税、盐税为担保。从细节安排中你看到,善后大借款的做法跟美国建国初期、1790年汉密尔顿的债务重组是异曲同工。

关于善后大借款的争议

袁世凯当然是非常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尤其是他短暂称帝的故事。而后人关于他善后大借款的争议也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种指责是袁世凯通过大借款扩充军备,为镇压“二次革命”做准备。就这个问题,我们这里不多做评论。既然临时参议院选了他做临时大总统,接下来大力强化统治、整顿并建立新秩序,应该是他该做的事情。而且从资金用途的细节看,除掉还债、遣散民军费用、行政费用和清朝皇室开支之后,剩下的资金不多。尤其是,对于袁世凯来说,如果融不到这笔大借款,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是活不下去的。更何况金额这么大、利息还这么低,也是当时国内金融机构难以提供的。

另一种指责是借款债券以9折在欧洲上市、佣金6%,因此,到手的金额只有借款额的84%,以至于这也被看做袁世凯卖国的罪证之一。事实上,今天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已经很发达了,大家都知道5%-6%佣金、10%的折价是常规,不是例外。尤其是善后大借款的1913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世界局势动荡,金融市场供应不足,而刚成立的中华民国在国际上还没有足够信誉。因此,临时政府要借到大额资金,就必须付更高的利率和折扣,5%的年息根本算不高。当时,英国投资者贷款给信誉较好的其他政府的利率也是5%左右,给信誉较差政府的利率达8%。与中国地位差不多的墨西哥,当时向法国借款2000万英镑,期限40年,年息6%,折扣率为10%。正如学者贺水金所说,“中国政府在善后大借款中支付的费用,包括利息、折扣、汇费、经理费等项,这是借款作为经济行为必须遵循的经济法则,是必须支出的费用。此乃经济学常识,谈不上卖国,至于是否造成经济损失,则要看费用是否过高,且应从当时的国际金融市场状况来判断。”

最后,许多指责称合同中有许多卖国条款,包括:今后未经银行团允许,不得向他国借债;由外国人参加盐税征收,在审计处设华、洋稽核员(也就是现在称的“审计师”),凡关于借款款项之领款单须有华、洋稽核员会同审核,签押后方可提款;民国政府在北京设立盐务署,由中国总办一员、洋人会办一员主管;各产盐区设稽核分所,设中国经理、洋人协理各一员,共同担负征收存储盐务收入之责任;盐务进款存于指定银行,非有总办、会办会同签字的凭证不得提用。——从今天角度回头看,这些条款很苛刻,但是正如前面谈到的,那时的财政管理、关税管理很混乱,没有其他办法保证这些用来担保的税收流不会被其他项目挪用。在那种情况下,如果你是出资方,你会如何保全自己的利益呢?更何况在因为大借款而整顿盐政事务之前,盐税、厘金管理的确无序,能为政府提供的直接收入相当少,但整顿之后盐税和厘金效率大大提高,为政府提供更加稳定的收入。

在1992年,珠海高速公路公司做了中国第一例资产证券化融资,以高速公路收费作为质押向外资银行发行两只债券。当时所做的支付安排跟善后大借款几乎一样,也要通过托管银行和其他第三方的信用与审计安排,以确保收入流的安全。这些都是现代金融市场的惯例。

对待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我们还是应该放在当时的处境和选择空间来看。尤其是,对当时的袁世凯临时政府而言,如果没有善后大借款,刚成立的中华民国就可能崩溃。而由于金融的支持,局面才没有进一步恶化。由此可以看到,最终还是必须发展好自己的证券市场。

今天我们谈的第一点是,对一个历来排斥甚至反对负债的社会来说,要接受并主动掌控好国家借债策略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清廷1865年开始利用外债,到辛亥革命后成立的中华民国,金融慢慢在国家兴亡中扮演重要角色。善后大借款帮助新成立的中华民国度过难关。第二,由于借款金额大、还款期限长、民国存亡不确定性高,但利息低,所以,那次发行的债券折扣10%、佣金6%,并且为了确保被抵押的关税和盐税收入不被他用,当时做了许多审计和监督安排以便投资者放心,这些做法符合金融行业惯例,跟今天的证券化做法类似。第三,金融作为跨期价值交换,跨期信用保障总是交易的关键。当用金融视角理解历史事件时,应当始终把握好这一点。在善后大借款中,期限47年但年息才5%。为什么当时的借款利息会这么低?关键因素又是什么?

(本文为作者在喜马拉雅的《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讲座文本)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