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枚探空火箭发射60周年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参与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调查:用在“刀刃”上了吗? 江西宣判一例全案认罪认罚涉黑案件 被告人最高获刑19年 好消息!全国已有超500家景区实行不同的门票免费、折扣政策 人社部报告显示,新个体经济已成就业强大蓄水池——每天逾百万网约配送员跑在路上 坑底向上——一座东北老工业城市转型的坡道起步 江西宣判一例全案认罪认罚涉黑案件 被告人最高获刑19年 成昆铁路泥石流地质灾害区段顺利抢通 专访:欧盟期待与中国加强多领域合作——访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 大国重器郑州造 “穿山下海”浑不怕 长沙老农与抗战阵亡将士墓的“世纪情缘” 提升品质打造品牌 地理标志助力精准扶贫 广东肇庆:“金饭碗”端在技术工匠手里 调查显示中美企业愿继续在对方国家经营 湖北银保监局:辖内分支机构同业业务违规 工行湖北省分行等被罚 专家:中国巴西服务贸易合作前景广阔 内蒙古一对夫妻多次虐待女儿被刑拘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 藏传佛教界勠力同心 助力抗疫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美国防部发布2020年《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发表谈话 第九批中央和国家机关、央企援疆工作结出丰硕成果 外交部驻港公署:美政客应摆正自己的位置,管好自己的事情 吉炳轩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4.2万余张援鄂医务工作者肖像照片的背后 美股恐慌抛售未停,美联储会是科技股的救星吗? 科技成“后疫情”竞争主战场,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阿斯利康疫苗临床重启 高福称单一事件不会阻碍疫苗研发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进入攻坚期,首批阶段性成果出炉 德国将严查房地产交易洗钱行为,对中国投资者影响有多大? 欧洲疫情重回三月水平,多国考虑延长就业保障计划 楼盘销售乱象屡禁不止,“茶水费”引主管部门出拳整治 愿文明之花永驻濮阳大地——致全体市民的一封感谢信 第十五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在云南大学举办 “老爷山”下的“新生活”:一辆小货车“拉走”贫困 贵阳教育局:全面自查2018年以来教师工资绩效发放情况 浙江新增2例确诊病例及4例无症状感染者 均系印度输入 世界第一针,武汉注射!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群像扫描 多款游戏应用被监测发现涉嫌违反《网络安全法》 中科院地球大数据专项入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在线平台 台盟:在服务中监督 发挥“台”字特色助推甘肃脱贫攻坚 致敬平凡英雄!你们奋战的样子,真美 诺华RNAi创新疗法获批国内临床,诺奖级赛道又加了把火 143家药企上半年业绩盘点,超半数企业营收同比下降 江苏省企业一周“融榜”:把赚钱的变值钱,把值钱的变赚钱 解农服发展桎梏,丰农控股现代农服生态大会盛大举行 微评丨医疗影响力排行榜:新冠疫苗、默沙东、Grail、春雨医生 张晓慧:推动银行股权投资试点落地,解决小微企业最需要的股权投资 公开与市长连线,这两位环保企业老总说了啥 人脸数据隐私安全不容忽视,蚂蚁、李开复与旷视接连发微博澄清 茅台澄清涨价谣言,市场屡次炒作到底图啥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中国首枚探空火箭发射60周年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参与

2020-09-14 09:25:21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9月13日电 (郑莹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13日在沪召开座谈会,纪念中国首枚T-7探空火箭在603基地成功发射60周年。

1960年9月13日,中国第一枚T-7探空火箭在603基地成功发射,火箭起飞重量700公斤,飞行高度19.2公里。“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603基地当时择址安徽广德。

资料图:中国第一枚T-7探空火箭在603基地发射升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供图资料图:中国第一枚T-7探空火箭在603基地发射升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供图

中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钱学森、赵九章、王希季、钱骥等都曾在603基地留下奋斗的足迹或参与探空火箭的研制。

曾任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的王希季院士当天虽然未能来上海,但他专程发来录音说:“想当年我们都很年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各种困难,把T-7探空火箭发射上去……那个时代真是一个不顾一切、努力奋斗的时代。”

资料图:上世纪六十年代,T-7探空火箭箭体在安徽广德603发射场吊装上塔架。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供图资料图:上世纪六十年代,T-7探空火箭箭体在安徽广德603发射场吊装上塔架。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供图

王希季曾在文章里如此描述那段时光:上海机电设计院从各大学调进了几百名在读的学生,当时技术人员的平均年龄大概只有21岁,这支队伍虽然从未搞过火箭,但“初生牛犊不畏虎”,设计的第一个运载火箭所用的推进剂却是以往还没有人采用过的液氟、甲醇高能推进剂……我们一边自己学,一边给大家上课,一边设计生产,真可谓“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研制一个运载火箭,不能只考虑运载火箭本身,运载火箭只是卫星进入太空的大工程系统中的一个系统。另外,我们研制的是中国制造的运载火箭,一切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资料图:上世纪六十年代,T-7探空火箭在广德603发射场整装待发。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供图资料图:上世纪六十年代,T-7探空火箭在广德603发射场整装待发。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供图

当天在上海的座谈会上,少见地迎来了十多位八九十岁的耄耋航天人,追忆昔日“从零开始摸索”的航天时光。

86岁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原副总经济师戚南强回忆:当时除了钱学森等专家给我们讲课外,我们主要是从国外找些航天的资料及书籍,书籍有的人买不到,于是拆开来,轮流阅读,可见那时我们对航天知识的渴望。

他还记得,当时有位大学生画了幅火箭画,旁边所配的文字是:今日画在纸上,明日拿在手上,后天放到天上。戚南强说,“这说明当年我们从事航天的勇气、信心和决心。”

资料图:上世纪六十年代,T-7探空火箭发射后回收的箭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供图资料图:上世纪六十年代,T-7探空火箭发射后回收的箭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供图

自1960年9月13日首枚探空火箭成功发射起,此后的6年时间里,603基地共进行了30多次各种类型和用途的探空、气象、生物火箭发射试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次运用现代控制技术,成功发射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气象探空火箭;成功发射和回收了中国第一枚高空生物试验火箭;成功完成了中国第一次电离层探测试验任务。另外,在成功回收的生物火箭试验中,“小豹”和“珊珊”两只小狗搭载回收成功,飞行高度为70多公里。这些都为中国后来的返回式卫星和载人航天工程打下基础。

资料图:上世纪六十年代,T-7探空火箭发射后箭体回收现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供图资料图:上世纪六十年代,T-7探空火箭发射后箭体回收现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供图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马佳表示,603基地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的艰苦历程,一个甲子已经过去,当初的夙愿已变成现实,今天,我们正在研制中国自己的大型空间站,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在奔赴火星的途中,回首那段历史,我们更加牢记航天报国的初心。(完)

【编辑: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