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金程达明:“碳中和”成市场新宠,将掀绿色金融新浪潮 全国碳市场建设加速,法规争取今年出台 健康、科技、环保?从机构报告看疫情改变了哪些消费行为 富时罗素答一财:北京时间3月30日凌晨宣布是否确认纳入中国国债 审核趋严投行难觅申报窗口?业内预计年内IPO申报数将大幅减少 31省份婚姻大数据:广东结婚最多,河南离婚人数最多 奥迪持续电动化 中国市场将起决定性作用 2月TOP30 SUV销量投诉量对应点评 纳智捷一走了之 留下一地鸡毛让车主买单 车企和主流电池企业竞逐三元电池包“不起火” 教育部:反对部分国家高校借疫情增开大量在线课程 科学减肥,远离危险和误区 广东汕头一高中生失联3天后被发现身亡 父亲:儿子失联前夜曾与兼职同事聚餐喝酒 案值50亿元!特大走私成品油案破获,涉福建浙江等地 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启动“扫黄打非·新风2021”集中行动 最高检、央行联合发布六起惩治洗钱犯罪典型案例 两起安全生产行刑衔接典型执法案例公布 庆祝“世界工程日” 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正式成立 乡村建设,下好规划先手棋 家国情怀 使命担当(亲历者说) 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4月25日-26日在福州召开 业绩喜报频传 券商估值提升“添底气” 中信证券2020年“成绩单”发布:营收544亿元净利149亿元 IPO信披“挤牙膏”或让企业输在发展起点 近10亿元大单资金涌入医疗美容板块 10只潜力股年内获机构密集调研配置优势显著 沪指进入震荡反弹阶段 后市投资机会怎么看? 厘清社交平台理财边界 给新基民更多“小确幸” 央地落实“双碳”目标路线图渐明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持续增长 后续高质量发展锚定四大方面 百亿级私募今年来半数亏损 抗跌产品坚持绝对收益“打法” 贵金属板块再次走强 业内对未来走势存明显分歧 破局“159”现象 做市商制度 实现期市重点商品全覆盖 3月19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社保基金提前“埋伏”贵金属股 机构看重通胀逻辑下的交易机会 个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首次披露 较国际市场总体偏低 招商基金王奇玮:捕捉优质商业模式投资机遇 社保基金持仓新动向:新进6股 23股连续持有超4个季度 35个城市68家银行定存平均利率连涨 5年期定存利率比3年期还要低 稳外贸“跑”出加速度 中欧班列连续10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 中国人寿终止定增万达信息 1.77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已下达 前2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逾九成 不法分子“盯上”数字人民币 律师建议消费者提高反诈意识 校园贷“刹车” 已发放贷款原则上不进行展期 美联储嘹亮“鸽声”难抚市场担忧 鹏华基金陈璇淼:股价增长有业绩支撑才值得跟随 创新融资合作框架 国际性“一带一路”专项投资基金发展迅猛 北京金融法院正式成立 将着眼三大任务 嘉实基金张金涛:降低今年A股收益预期,但结构机会仍丰富 险企延伸产业链 跨界布局大健康 百亿元级私募增至75家 8家年内收益率超10%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对话中金程达明:“碳中和”成市场新宠,将掀绿色金融新浪潮

2021-03-19 13:12:45来源:第一财经

“碳中和”是近期最受市场追捧的概念之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并表示将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进行研究,并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会议同时指出了“十四五”期间的七项重点工作。

受此影响,3月16日,碳中和概念股继续上涨。碳中和(E00744)上涨4.07%,较2月4日低点累计上涨超过17%。碳交易(J10067)上涨2.64%,较2月26日低点累计上涨近15%。环保工程(H10034)大涨4.35%,相比2月4日低点累计上涨超25%。不过,3月17日,碳中和板块整体有所调整,个股呈现分化。

“碳达峰、碳中和是非常宏伟的目标。证券市场、债券市场已经快速做出反应。”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程达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预计2021年会有一系列针对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配套规则出台,而绿色金融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配套支撑,未来还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落地迅速

在2020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我国首次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过去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里,碳达峰、碳中和概念对相关企业基本面的影响已经在发生。

比如爱旭股份(600732.SH)3月16日披露年报称,公司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获得了较快增长,2020 年相比2019年营业收入增长了59.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了37.63%。

而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光伏新能源的需求高速增长以及碳达峰与碳中和国家能源战略的逐步落实,带来下游光伏产业持续景气,行业新增产能投资及技术迭代升级推动相关设备的需求持续增加。

从债券市场来看,数据显示,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首批13笔“碳中和”债券合计发行规模近200亿,另外,国开行也将于3月18日通过债券通向全球发行首支“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不超过200亿。

程达明对记者表示,预计今年会很快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形成纲领性的任务分解,形成行动指南,推动相关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据他观察,2021年以来,发改委、工信部、央行等都采取了措施,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作出回应;煤炭、钢铁、汽车等行业也分别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方案,明确各自的碳减排实施路径、实施步骤和各节点需要达到的目标。

“从地区来看,广东、上海、北京、江苏等都将碳达峰纳入十四五规划当中,陆续地我们也看到各个省市都会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到十四五规划当中去。”他称。

前瞻规则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针对碳达峰、碳中和提出了七项“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

一是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二是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三是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四是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五是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六是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七是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具体到2021年,程达明预计,至少四方面规则会有进一步完善。

第一,预计市场监管规则将进一步细化,建立环境信息覆盖更广的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将披露要求扩大到金融机构,并将碳排放和碳足迹列入披露基本要求,以及完善绿色产业项目评估,精确碳排放计算等等。

第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相应的指数和投资产品数量必然会增长,绿色投资也可能会成为一类比较流行的产品。碳中和债券发行进入常态化阶段,在产品方面更加丰富多元化,企业债、资产证券化产品均有可能进一步突破,债券通、熊猫债、供应链等债市热点方面也可能有所结合。

第三,碳中和债券的发行人涉及行业有望进一步扩展,未来发行主体可能不限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基础行业,而是在新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的环保企业也将不断涌现。

第四,绿色低碳投资的激励机制将得到强化。可能会将碳足迹作为评价项目绿色程度、金融机构绿色程度、政策支持力度的重要指标。例如央行在对商业银行进行考核时,将绿色债券投资纳入考量因素,在一些指标上给予优惠,以此来培育市场和相关投资人。

金融专项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

那么金融将如何支持低碳经济?碳中和目标之下,支持有何不同?

“中国的绿色债券已经发展有十年时间,随着碳中和债券的推出,我们预计绿债会迎来一波新的持续发展的机会。”程达明对记者称,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已经有碳中和债券、碳交易市场等,绿色金融作为碳中和的配套支撑,未来还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他介绍,自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中金公司系统研究国际绿色债券体系、ESG债券标准,就碳中和债券在国内的发展趋势、发行与投资潜力、海外市场发展经验及内外接轨等主题与市场机构深入沟通论证,协助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京投公司及深铁集团等发行人推出了境内首批碳中和公司债。

在发展金融配套支撑方面,他认为,还有四方面需要推进。一是进一步培育投资者意识。可以考虑通过增加ESG考核指标的方式,特别是服务碳达峰目标方面,设立专项考核指标。二是发展碳中和相关公募REITs。三是推出与碳排放权挂钩的金融产品,使碳排放权具有相应的金融属性。四是完善健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公募REITs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工具,兼具固定收益和权益价值。比如风能发电领域,目前已经逐步纳入公募REITs发行的范畴,依托持续产生的现金流,可以成为比较稳定的投资工具。”程达明称。

上述四个方面,要注重投资者意识的培育。目前在股票市场投资者对碳中和概念的追捧较为火热,其中有不少先知先觉的投资者,但也不乏跟风炒作面临较大风险的投资者。而在以专业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投资意识依然需要进一步培育。

“投资者对碳中和的概念,有了越来越清晰的了解。”程达明对记者表示,在权益市场中,能看到碳中和方向上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在债市,随着第一批碳中和债券的发行,在投资者构建相应投研能力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但是要形成整体的市场关注,仍然需要过程。

他建议,以开放的办法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加强高质量对外开放,引入外资及先进的投资理念,来进一步带动国内碳达峰、碳中和投资理念的提升。

风险背后的机会

按照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未来40年我国将逐步实现非化石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在这一过程中,对新能源行业是否一定是利好,对传统行业是否一定是利空?

“在从高碳到低碳再到零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发展瓶颈或技术障碍。”程达明预计,在初期,由于新能源的不稳定特性,使其利用上依然依赖传统能源的辅助;在中后期,电力改革将面临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等突出问题。所以,必须紧密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突破。

而被认为风险比较高的传统能源企业,却也可能蕴藏着新的机会。

“一些能源企业面临负面评价,其实与前段时间债券市场暴露的信用风险关系更为直接。包括永煤债爆雷等。”程达明对记者分析称,此类企业未来要谋求转型发展,实际上将需要大量新增投资实现产业升级。

因为,在粗放型发展经营过程中,不需要注重运营效率与环境效益的统筹,而在碳中和目标下,就必须进行集约化经营,增加新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设备的升级换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会有些企业因为这样的转型,吸引新的战略投资人进来。比如对节能减排有专门投资意愿的投资者。”程达明认为,在这一点上,推动碳中和的过程与化解存量金融风险实现了有效结合。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