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您生日快乐……”
当悠扬的歌声
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
景华院区心内科五病区的病房传出
97岁的李爷爷(化名)
在医护人员的围绕下
正对着插满蜡烛的蛋糕许愿
谁能想到
一周前这名世纪老人
还遭遇严重的“心”危机
此刻,他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的笑容
让在场所有人都湿润了眼眶。
第一章
危机四伏的求医之路
“父亲最近两个月夜里总说胸口闷得慌。”陪同就诊的女儿回忆道,“每次都要坐起来才能喘口气,速效救心丸都快成他的家常便饭了。”
事实上,李爷爷的情况远比家属想的严重。心内科五病区主任汪砚雨表示,患者主动脉瓣钙化伴重度狭窄及反流,同时合并二尖瓣、三尖瓣少量反流,左房增大。更棘手的是,双下肢动脉内中膜增厚伴斑块形成,胫前动脉接近闭塞,这些都为手术带来了巨大风险。
第二章
生死抉择的医疗博弈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情,汪砚雨提出大胆方案:“做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置换术(简称TAVR)!安全性高,创伤小。”但挑战接踵而至:患者血管条件差,导管可能“无路可走”;瓣膜钙化严重,释放位置要精确到毫米级;术中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我们相信你们,愿意赌一把!”家属的信任让团队下定决心。手术前,汪砚雨带领团队反复演练手术路径,甚至准备了各种应急方案。
第三章
惊心动魄的60分钟
手术当天,导管室气氛凝重。当纤细的导管在股动脉艰难前行时,果然在髂动脉分叉处遭遇“路障”——血管近乎90度扭曲。关键时刻,汪砚雨当机立断改用超滑导丝,配合血管扩张球囊,像“绣花”般一点点开辟通路。当人工瓣膜终于抵达预定位置时,随着一声“释放”,新瓣膜完美绽开。超声确认:瓣膜位置理想,无瓣周漏,跨瓣压差从术前的85mmHg降至12mmHg!手术间凝重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第四章
重获新生的感动瞬间
术后第3天,李爷爷便能下床活动了。“我这心里头啊,像卸下了十斤大棉袄!”他摸着胸口对医护人员说。“你们团队太低调了,干得这么好得多宣传,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老年人获益!”家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特意为团队送上了锦旗和鲜花。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TAVR技术正为这类患者打开希望之门。97岁高龄患者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现了医院心脏介入技术的高超水平,更彰显了现代医学的人文温度。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挑战极限,让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专家名片
汪砚雨主任医师 教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心内科五病区主任
坐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擅长: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对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谢雅敏 梁靓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