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三季报前瞻:新型消费扩容,服务消费复苏缓慢 细数沪上网红街区,感受城市百年风云与文艺更新 黑洞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奖为何连年垂青天文学? 内外因素交织提振国防军工股投资热情 湖南上市公司超八成盈利 圣湘生物净利暴增147倍 重磅!全球第二大影院Cineworld暂时关闭 风雨飘摇中,福特迎来首位拥有推特账户的首席执行官 SpaceX: 赢得1.49亿美元合同为美国防部生产导弹跟踪卫星 BMS拟131亿美元收购MyoKardia拓展心血管新药管线 联影智能联席CEO周翔确认参加5th CHS 天府健谈 疫情没完没了,最倒霉的是这些品牌的经销商 梅赛德斯-奔驰发布全新战略,2025年利润保持个位冲刺双位数增长 哮喘药物新靶点,基因组学重新定位治疗 最强大5G芯片!骁龙875芯片或于高通峰会中亮相 新影像丨中国奇迹!从成昆铁路到世界第一高铁网 推迟八个月后,“两山”建设者迎娶新娘 新华社|“网红城市”长沙:“夜经济”涌动“新食尚” 人民日报:节日餐饮应吃出文明 多地出台最严禁酒令:公职人员下班也不能饮酒 老字号照相馆“定格”幸福 多条进京高速迎返程高峰 部分主站排队将超过3公里 东部和南部海区有大风 冷空气将影响新疆北部地区 全国铁路连续6天发送旅客超千万 道路交通陆续迎来返程高峰 花样儿真不少!数隧道、嗦米粉,坐着“过山车”贴河床穿行 “快闪”迎国庆,共致爱国情!新疆各族群众载歌载舞祝福祖国亚克西 这个长假,过出了春节味儿! 我国将进一步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 加快建成全业务全时空法律服务网络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这个长假,过出了春节味儿!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阐述中方对联大五委工作的立场 四川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 均为无症状转确诊 “快闪”迎国庆,共致爱国情!新疆各族群众载歌载舞祝福祖国亚克西 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这些国际“大咖”这样说 我和我的家乡票房突破12亿,北京文化再次打造爆款 ​ 坐高铁看中国丨沪杭高铁上的双城生活:当天往返,方便如公交 耿爽怒斥德国代表:虚伪面目令人叹为观止 抗美援朝英雄杨春增|用生命保卫高地 新一代载人飞船“新”在哪?太空请回答! 云南大理:稻丰鱼肥农增收 果园飘香迎客来 多个省份国庆接待游客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80%以上 民俗+历史+科技 各地特色旅游醉游人 黄继光、邱少云英雄称号有啥不同?志愿军有多少功臣? 叮咚 上门服务请查收 陕西榆林:大红枣红窗花 红红火火好日子 两部门:继续调度部署国庆中秋假期安全风险防范工作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驳斥欧盟等对中方无端指责 连续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山西、吉林两省政府负责人被约谈 中国驻多国使领馆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 各部门加强服务优化国庆假期出行体验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经济三季报前瞻:新型消费扩容,服务消费复苏缓慢

2020-10-07 13:11:20来源:第一财经

国家统计局将于10月19日发布三季度宏观经济“成绩单”。中国经济经历了一季度的明显下行和二季度的V型反弹,三季度数据如何,经济结构有什么变化,市场非常关注。

从目前公布的一些数据来看,三季度依然将延续强劲复苏的态势。

消费方面,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年内首次转正,预计9月份消费增速继续加快,后期消费品市场有望延续回升态势。但餐饮、教育文娱等服务消费恢复节奏缓慢,成为经济进一步复苏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阻碍。

消费增速持续加快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71亿元,同比增长0.5%,为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市场销售规模超过上年同月水平。

扣除价格因素,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下降1.1%,降幅比7月份收窄1.6个百分点。特别是与7月份相比,市场销售回升幅度有所扩大,显示出消费品市场加速恢复的态势。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预计9月消费增速继续加快,将达到3%左右。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持续推进,叠加高基数效应褪去,乘用车批改、零售销量增速双双出现大幅上行,汽车消费回暖对社会消费品提振明显。另外,随着疫情形势进一步好转,餐饮消费持续回升,电影市场继续放开,刺激了线下消费市场,对社零增速表现改善有一定提振。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第一财经表示,预计三季度单季消费增长1.0%,1-9月累计增长-7.3%左右。9月份增速将进一步加快,原因是国内旅游、餐饮、运输、文体活动等接触性、聚集性服务消费加速恢复正常,加上就业形势好转,居民消费能力增强。

目前,消费累计增速依然为负。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029亿元,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15139亿元,同比均下降8.6%。

伍超明认为,消费回升力度不宜高估。一方面,经济恢复带动低收入群体就业改善,叠加服务业限制放宽、各地促消费政策力度加码以及四季度将迎来消费旺季,消费环比加快回升无悬念;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长偏慢、房地产对消费的挤占效应增强,消费增长动能减弱。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表示,8月份市场销售增速转正反映了各项扩大内需促消费惠民生政策落地取得阶段性成效。下阶段,随着“六稳”和“六保”相关政策继续显效,促进居民消费、激发市场活力政策持续发力,居民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后期消费品市场有望延续回升态势。

服务消费复苏缓慢

三季度,消费结构出现分化。兴证宏观指出,3月以来,在消费恢复过程中,必需消费(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日用品)是主要正向拉动力量。7-8月,必需消费对商品消费的拉动力量减弱。8月,可选消费(服装、化妆品、金银珠宝)对商品消费同比拉动力量增强。此外,前期另一主要拉动力量——其他消费(办公用品、通讯器材类、中西药品),依旧保持强劲。反映消费活力也有所增强。

按消费类型分,8月份商品零售29951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比7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餐饮收入3619亿元,下降7.0%,降幅比7月份收窄4个百分点。1-8月份,商品零售216519亿元,同比下降6.3%;餐饮收入21510亿元,下降26.6%。

国内经济持续回暖,但消费,特别是餐饮、酒店、教育文娱等服务消费恢复节奏缓慢,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复苏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阻碍。

一方面,疫情防控措施限制服务业复工复产和场景消费。由于许多服务消费活动具有聚集性和接触性的特征,比如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消费场景会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此外,人们的心理顾虑短期难以消除,而许多服务消费又无法向线上转移,这也会阻碍服务消费的修复。

另一方面,相比商品消费,宏观经济形势对服务消费的冲击更大。当居民收入、就业出现一定问题时,人们通常会选择维持必需消费,同时削减可选消费,而众多服务消费都属于可选消费范畴。这一特征在居民消费支出数据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食品、居住等必需消费大类快速修复,而教育文娱、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可选消费则大幅回落。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推动服务消费发展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至关重要。短期来看,由于前期服务消费恢复较为滞后,未来一段时间将是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长远来看,大力发展服务消费、确保消费市场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既是缓解供需矛盾的需要,也对保障就业民生、释放经济活力有着重要意义。

沈建光认为,中国服务消费的增长潜力和空间巨大。2019年,美国、日本、韩国的服务消费占比更是达到69%、59%和59%,中国服务消费占比低于美国和韩国2-3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服务消费的成长空间十分广阔。

新消费被寄予厚望

虽然疫情对消费领域造成较大冲击,居民非必需品、聚集性、流动性、接触式消费受到抑制,成为经济恢复的薄弱环节。但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扩容,线上消费逆势增长,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动了经济稳步复苏、企稳回升。

1-8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70326亿元,同比增长9.5%,比1—7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8651亿元,增长15.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5.4%、1.1%和18.3%。

新业态新模式引领的新消费成为当下促消费政策的重点。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将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在目前基础上再有显著提高。

此前的7月,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公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19项支持政策加快15种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业内分析,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等新型消费有望成为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消费领域,因为它们真正捕捉到了广大用户的“痛点”,既是满足人们相关需求的便捷手段,又是未来打破教育、医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重要方式。

沈建光表示,虽然近期线上消费提速,但低收入群体、下沉市场以及中西部省份的恢复迟缓。消费反弹不平衡的背后,疫情冲击下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主要症结。因此,加大对特定人群和地区的定向支持、缓解收入不平衡,是推动消费进一步回升的关键。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第一财经表示,老百姓不敢花钱消费,本质是收入分配问题,应适当调整收入分配。从根本上要推动消费转型,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火车头这个作用发挥出来,必须在收入分配方面做一些有利于消费者部门、居民部门的调整,这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