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海内外求学衔接机制迫在眉睫 中方谈中欧签署地理标志协定:对深化经贸合作有里程碑意义 如何保障国庆中秋假期出行安全?民航局回应 新华时评: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地区各民族发展繁荣 三部门:鼓励对村域内实施的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 我国推进构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 摸清国内自然资源“大家底” 一箭九星 长征十一号火箭实现中国首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 民航局:8月国内航空客运市场已恢复至去年同期8成以上 一箭九星 中国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 城管和小贩的日与夜:再难我也要在城市里待下去 地球大数据专项入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机制在线平台 国家防总派出工作组赴吉林检查指导防汛救灾 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发言人驳斥澳外长在人权理事会发表的涉华错误言论 缓刑考验期内再犯罪 检察官释法说理促使认罪认罚 我科学家详解心肺衰老细胞分子变化规律 大庆油田孙春红:笼子里不需要配近视眼镜 银保监会整治市场乱象三年成效显著 金控监管权威解读来了 央行透露后续将出台多项细则 年内险企补充资本近700亿元 发债增资二分天下 近两个月货币ETF吸金750亿 总规模大增55% 月内资金呈现净流出态势,这4股被北上资金“买买买” 泰康33亿元战投阳光城 地产+保险打开想象空间 调整之后性价比凸显 基金回补部分科技龙头股 四大券商首席:抓住改革带来的新机遇 加速证券行业转型 江海证券三大业务被“叫停”半年 9月15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华星创业董事长涉嫌内幕交易遭立案调查 险资运用曝出六大问题 5家险企244亿元违规流入房地产 郑商所开展“期权达人训练营”活动 私募看好A股中期走势 银保监会: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平稳风险可控 央行明确四方面监管重点 防范金控公司风险交叉传染 今年以来永续债发行规模逾3800亿元 银行永续债需求弱化概率增大 金控办法来了:为什么 怎么办 有何影响? 产融协同呵护大豆产业 让中国碗盛满中国粮 “金融控股”“金融集团”不能乱用了!国务院正式发布规定:未经央行批准 不得登记为金融控股公司 9月15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国资委部署重点国企 对标世界一流管理八项任务 布局还是防守? 券商A股秋季策略现分歧 科创板50ETF来袭 基金公司贴身“肉搏” 公募存优去劣 布局科技核心资产 用穿透式监管 防范化解金控公司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纳入监管有利改善金融生态 国资委部署重点国企 对标世界一流管理八项任务 月内52只基金结束募集 2只百亿元爆款产品诞生 521份三季报预告逾三成预喜 154只双增长股逾六成跑赢大盘 央行细化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程序 要求股权结构简明、清晰、可穿透 专访华文食品董事长周劲松:三十年如一日产业报国,拳拳爱心反哺革命老区 今年楼市“金九”恐难再现 房地产市场“稳”字当头(锐财经) 严监管不松劲银保监会重拳整治市场乱象 多地政策收紧或致四季度房价降温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建立海内外求学衔接机制迫在眉睫

2020-09-15 12:26:47来源:光明日报

建立海内外求学衔接机制迫在眉睫

9月初是大多数高校新生入学的时间,然而近期多所高校却重新发布了扩招本科新生的信息。上周,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多家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接连发布增额录取招生信息,向持有国外优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中国籍学生敞开入学大门,学生毕业后直接获得海外高校的学位证书。

今年原准备出国留学且已经拿到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因受疫情影响,准备在国内求学,他们有什么选择?按照目前的高考制度以及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办法,他们只有3个选择:一是通过参加高考,被全日制高校录取,当然也可报考纳入统一高考招生的中外合作大学或中外合作项目,毕业时可以获得国内高校文凭和合作办学的海外大学文凭。二是不参加高考,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的“2+2”或者“3+1”等项目,即计划外非学历的中外合作项目,完成学业,获得海外高校文凭。三是不参加高考,选择一些大学(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大学)举办的没有纳入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类项目不需要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只需提出申请,与纳入计划招生的学生不同,计划外招生的学生将只有“单证”,即海外合作高校的文凭,中外合作大学之前在招收这类学生时通常也要求提供高考分数,把高考分数作为录取的参考。

以此分析,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扩招”,并非政策突破,不过是在此前招生基础上,扩大计划外招生项目的人数。而且,此次“扩招”,不要求提供高考成绩,选择根据被海外大学录取情况招生。这让放弃海外留学的学生多了一个选项,这种处理很人性化。

这也是现行高考录取制度和高校学籍管理制度之下所能作出的符合政策的调整。而从应对疫情给学生带来的学业发展影响看,这还不够。比如,一名在国外大学留学的大三学生,中断海外学业想回国求学,根据目前的高考制度与高校学籍管理制度,他们回国后如果要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必须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才能获得全日制教育机会。否则,就只能选择计划外的中外合作项目,或者选择成人高校、自考助学。进一步说,一名常春藤高校大三学生若想回国求学,将没有一所全日制高校能接受其进行全日制学习。

计划招生、计划培养与计划管理体系,维护了整体高等教育的招生培养秩序,但也越来越不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绕不开提高淘汰率这个话题。而现实是,学生退出机制不健全让提高淘汰率遭遇巨大阻力。

再举例来说,若一名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大三时被淘汰,想要继续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只能重新参加高考并填报志愿,而不能根据当年的高考成绩、大学求学表现申请转学到另一所高校。而在发达国家,这一制度是实行大学教育宽进严出的重要制度保障。

在疫情影响下,这一问题更为凸显。国外的学生受疫情影响,可重新申请转学,但中国的留学生想转学回国内,却没有衔接机制。从近期看,我国有必要结合高职扩招,实行注册入学、申请入学,允许有高中毕业证或高中同等学力者直接进高职求学;同时,探索本科院校的插班生制度,让准备回国求学的学生参加插班生考试,录取进相应年级求学。从长远看,则需要探索全面的“申请—审核制度”,改变全日制高校单一入口、单一评价体系,破除“唯分数”论,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这是让中国高等教育融入国际竞争的选择,也是提高教育培养质量的选择。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编辑:丁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