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总师上春晚 向祖国报告航天成就 能源扶贫入户: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照亮幸福新生活 西部地区迎来政策大礼包:促进产业有序向西转移 长学制教育改革 9年培育中医“双料”拔尖人才 山东对所有地下非煤矿山开展检查:合格一个,恢复生产一个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专家:仍缺乏法律保障 6819个传统村落被列国家名录 古村落“空心化”待解 春节期间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征信新规将至,个人信用信息如何更安全?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犇”向新的春天——“NEW”年感“牛”气 在线教育行业虚假宣传时有发生 监管难题亟待解决 北京市疾控中心:节后返京应及时接种第二剂疫苗 工业互联网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联合国点赞的广西“肯福模式”助大石山区民众获“新生” 牛年春节,彰显家国同心的力量 牛!首架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已完成多次飞行试验 中国强流高功率质子加速器研制再创世界纪录 中国驻英使馆: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 不能让政治凌驾于科学之上 大藤峡工程首次应急补水 为粤港澳大湾区“解渴” 始于“纠缠”终于安全 量子通信让“窃听风云”成历史 “八纵八横”勾勒“城市互动”新图景 人民论坛党建漫评 | 传承好红色基因 多位国际政要及友好人士向中国人民送上美好祝福 北美观察丨能源危机暴露基础设施顽疾 超500万美国人黑暗中过冬 又一批!中方向塞内加尔出口首批疫苗,运输包机今早飞抵北京,明天凌晨抵达! 美国多位州长致信拜登:疫苗分发混乱低效 摩洛哥接收第二批中国新冠疫苗 环球深观察丨美国控枪 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春运返程高峰 疫情防控、保障交通两不误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2亿年后地球什么样?会形成一个新的超大陆 盘点“就地过年”大消费: 自嗨+云游成新宠,春节档创新纪录 芯片短缺恐致全球汽车首季减产百万辆 巴菲特最新操作释放什么信号?四季度加仓超300亿美元,抄底雪佛龙 带你走进谷歌总部大楼 玩乐设施应有尽有|财经科普 医疗创新溯源:医生专利保护正走出模糊地带 | 海斌访谈 丰田受到地震冲击,在日半数生产线暂时停产 77个城市房价过万:知名歌手感叹买不起深圳房子 停水停电停暖!冬季大风暴袭击美国,得州电价飙涨 住房租赁政策频出 “外力” 长租公寓行业勤修“内功” 非洲猪瘟卷土重来?专家:只是零星散发 Z世代的春节:他们在游戏里同样闻到了“年味儿” 疫情下的南丰“县域经济保卫战”:蜜桔之外还要多条腿走路 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军部开展春节公共文化场所专项检查 明天上班!做好这些准备,安全返程元气满满迎开工 创纪录!2021春节档票房连续5天单日破10亿 “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00多万公顷 中国代表:中方支持联合国宪章特委会作出更大贡献 住暖心房子 过幸福日子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四总师上春晚 向祖国报告航天成就

2021-02-18 09:27:45来源:科技日报

牛年春晚,主持人将几位特殊的嘉宾请上了舞台。

在特别节目《向祖国报告》中,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4位航天总师,分别代表探月、载人、北斗、探火四大工程向全国人民拜年。他们的话语简单、朴实,但背后有哪些故事你知道吗?

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

未来中国人必将探索更远的太空!

2020年12月18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返回地球。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说,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至此,中国探月工程共实施了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以及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共6次飞行任务,全部取得圆满成功。

以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为起点,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后续,嫦娥六号、七号、八号任务,以及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工程任务将按计划陆续实施。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神舟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

未来神舟飞船将为我们探索太空提供更强大的保障!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飞行21小时后顺利返回地面。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

不过,神舟飞船从设计之初,就站在了更高起点上。相比苏美早期载人飞船的两舱设计,神舟飞船采用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的三舱设计,增加的轨道舱是航天员在太空里的生活和工作空间,返回地面之前将其分离,以减小座舱尺寸。

目前,我国共发射11艘神舟飞船,其中6艘共护送11名航天员遨游太空,任务全部取得成功。

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神舟飞船也将迎来新的任务。目前,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飞船正在进行总装测试,将于2021年执行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

北斗三号卫星已实现全球组网、实现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百分百!

2020年7月31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

中国北斗正式登上世界舞台,站在了我国用实际行动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梯队”。

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北斗在建设初期,曾在部分技术上遭遇“卡脖子”的困窘,但北斗人立足于自主可控的初心始终未变。

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心脏”,我国曾希望与欧洲合作对此项技术开展攻关,遭到拒绝。

如今的北斗系统,已经采用了新型氢原子钟、甚高精度星载铷钟以及原子钟的无缝切换技术,这项突破让导航系统的时频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说,经过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技人员集智攻关,攻克了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

“天问一号”成功被火星捕获!

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度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

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累计飞行202天,完成1次深空机动和4次中途修正,抵达火星时飞行里程约4.75亿千米,距离地球约1.92亿千米,器地通信单向时延约10.7分钟,各系统状态良好。

后续“天问一号”还将经过多次轨道调整,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预选着陆区探测,计划于2021年5月至6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本报记者 付毅飞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