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如何拿捏得“稳稳的”? 探访雄安新区移动“方舱车” 可完成一站式核酸检测 综合消息:中国内地高风险地区增至6个 逾1500万人次已接种疫苗 天通一号03星发射 中国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取得重要进展 石家庄黄庄公寓隔离场所首批隔离人员居室交付 空间站开建、探火、发射次数40+……2021中国航天有看头 农村战“疫”短板在哪?如何攻坚克难? 谁来教父母成为合格父母?家庭教育法草案来了 三页发黄手稿上沉甸甸的议决案 北京对2020年12月10日以来所有入境进京人员进行排查 红包狂撒、核酸加持!各地留人过年心切,有返乡人“变卦” 面对17亿人次的春运,新冠疫情防控准备好了吗? 官方:冬春季农村地区返乡人员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 哈尔滨新增确诊病例1例 无症状感染者21例 2020中国矿业十大新闻揭晓 追寻南昌起义参加者:1063个名字背后的故事 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冠疫苗接种量已超1500万人次 安徽摸清固定污染源底数 梳理出排污单位超14万家 河北“四连降”!这波疫情拐点到了吗? 2021年贺岁币来喽!快来预约“抬头牛” 沈阳市本轮疫情形势稳中趋缓 中风险地区“清零” 中国法院为防止干预司法、以案谋私架设“隔离墙” 重庆四大高铁站初具格局 加速打造国家铁路枢纽 “十四五”时期我国计划发射7颗风云卫星 重型运载火箭研发等有更多新进展 李大钊与北洋法政学堂: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 “居家防控”满半月 石家庄人抗疫度“腊八” 2020年山西经济“成绩单”公布:GDP超1.7万亿 同比增长3.6% 河北廊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病例系夫妻 9次检测阴性 广西南丹山体滑坡事故救援结束 事故造成3死1伤 全国各地支援石家庄医疗人员累计达3470人 杭州至银川间首开高铁列车 路程时间缩短2/3 2020年陕西经济企稳回升 粮食总产量创1998年以来新高 最高法回应调整刑责年龄:“不能姑息轻纵”也要“防止不当适用” 北京中小学生1月23日起不再到校 暂停一切线下培训 北京大兴全员开展核酸检测 2.4万多人居家隔离足不出户 2021年春运期间预计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 西藏交通“十四五”将开启高铁新时代 返乡人员需持7日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国家卫健委回应 怎样保护“地球之肾”?聚焦湿地保护法草案 两院院士评出2020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同舟共“冀”:高福、张伯礼等专家驰援河北 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今天下午开幕 石家庄:第三轮核酸检测完成24小时后可查询结果 内蒙古涉煤领域腐败倒查20年 挽回损失337亿余元 北京台胞陆续施打新冠疫苗:感觉良好 报名踊跃 “十三五”时期 山西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57亿吨 北京法院亮出去年执行工作成绩单 执行到位金额逾千亿元 交通运输部:预计2021年春运期间发送旅客17亿人次 中国升级软硬措施 应对春节疫情防控 北京2020年生产总值破3.6万亿元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如何拿捏得“稳稳的”?

2021-01-21 12:34:49来源:新华网

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如何拿捏得“稳稳的”?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题: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如何拿捏得“稳稳的”?

新华社记者吴雨

中国经济迎来重要里程碑——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颇为难得的是,这100万亿元的背后,既不是量化宽松政策,也没有零利率甚至负利率。

作为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中国的货币政策“稳”字当头,让世界看到了“世界引擎”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

既不“大手大脚” 也不“畏手畏脚”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相对缓慢,美国拟推出新一轮刺激方案。在此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牵动全球目光。

“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日前再次重申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

“稳”字当头如何体现?首先要在总量上保证货币总量适度,流动性合理充裕。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

近年来,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不断采取降息和量化宽松政策,开动“印钞机”带来的是债务高企、增长乏力……

中国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M2余额为218.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4.8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货币政策既不能“大手大脚”,也不能“畏手畏脚”。在遭遇疫情冲击时,经济增速可能会大大偏离潜在的产出水平,需要把握好货币投放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央行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1.75万亿元流动性,推出9万多亿元的货币政策支持措施,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分层次、有梯度出台再贷款再贴现政策……

在“稳”字当头的货币政策支持下,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基本面好于其他主要经济体。随着经济企稳向好,中国GDP成功迈上100万亿元大关。

加大精准支持力度 稳定企业现金流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精准”如何体现?

2020年我国新增贷款量创历史新高——19.63万亿元。这些钱投向了哪里?在全年新增贷款中,企(事)业单位的新增占比超六成。其中,制造业企业、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明显。

数据显示,2020年末,我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5.2%,增速比上年高20.3个百分点,已连续14个月上升;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30.3%,比上年高7.2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已连续29个月回落。

精准滴灌实体经济还能从M1的数据变化得以印证。

“在稳企业保就业的结构性政策支持下,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得到了大量资金支持,稳定了企业现金流,推动了企业活期存款较快增加。”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介绍,2020年11月末,我国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活期存款同比增长16.5%。

货币政策不急转弯,要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因此,央行明确表示,2021年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仍会加大,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也明确将延续实施。

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复杂严峻,货币政策在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要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2020年,疫情冲击使GDP增长率较低,也使我国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上升。不过,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宏观杠杆率增速已经放慢。去年12月,M2和社融增速较上月稍有回落,新增住户部门贷款也较上月明显少增。

专家认为,今年货币政策将在稳定宏观杠杆率、化解债务风险和避免整体信用快速收缩之间做动态平衡,预计今年宏观杠杆率增速可以回到基本稳定的轨道。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相对缓慢,对实体经济的压力传导和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叠加在一起,外部风险需要警惕。”陈雨露认为,针对外部风险,要坚持“国内优先”原则,继续做好自己的事。

2020年,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陈雨露认为,2021年要“稳”字当头,抓住工作重点,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持续提升系统性风险防控能力。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