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近五十万人就业 非遗扶贫让日子更有奔头 云南文山名至实归“中国三七之乡” “三七节”已办六届成效斐然 安徽从严推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完善内控机制严防灯下黑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让“互联网+医疗”惠及更多民众 闽南古法乌龙复兴计划在厦门启动 能否更好防控传染病?张文宏:取决于智慧医疗是否“到位” 长征六号一箭13星发射成功 首个“云上金鸡节”:“5G+AR”打造电影节沉浸式体验 重庆首座下穿机场铁路隧道顺利贯通 院士专家在济总结中医药抗疫优势 建言守正创新 广东惠阳引进一批大项目 建设两大千亿产业园 高压震慑与政策感召相结合 西藏引导问题干部主动投案 【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篇】探访绵阳北川文化扶贫:在非遗中找到致富之路 商务部:猪肉供给将持续改善,明年下半年有望恢复到常年水平 探访绵阳北川文化扶贫:在非遗中找到致富之路 “两型社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化扶贫在行动·湖南篇】文旅融合百姓富 【文化扶贫在行动·湖南篇】衡阳县:文旅扶贫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脱贫攻坚一线打一场首善标准的硬仗——北京东西部扶贫协作纪实 【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篇】北川县石椅羌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发现最美铁路】从“输血”到“造血” 铁路助卜效村脱贫攻坚换新颜 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篇|永昌镇:让农民在公园里奔小康 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篇丨北川唐家山村:羌族古茶背后的致富密码 进博会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冷链食品这样才能“吃得放心” 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搭载发射天启星座十一星 195次!规划建议中,这个词出现频率最高 李兰娟等院士专家聚山东 献策生命科技和医学融合发展 小名“天蝎座” 揭秘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的“首位乘客” 报告称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部分材料进入世界前列 专家学者齐聚闽西共研全国原苏区老区振兴发展 中国内镜医师大会在厦门举行 专家指人才稀缺 中国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稳日子 98%贫困村通光纤!提前超额完成目标! 进博会成新药、新疗法“秀场” 提升人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渝万高铁获批 将实现“6小时”联通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 西安杨森制药总裁:解决健康卫生问题必须借助现代技术 青海:花生种植取得新突破 打破花生种植“真空地带” 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篇】文化“扶智”拓宽脱贫之路 外交部回应澳首次用《反外国干预法》起诉华人社团领袖 外交部回应中国援非抗疫物资已抵达:风雨同舟、砥砺前行,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走出两山一川!拉开架势的兰州城了解一下 白皮书: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全球应对公共卫生挑战三大短板 均价700元的冠脉支架能否用得上、用得好? 新疆的水味道:从苦咸到甘甜的蜕变 在脱贫攻坚一线打一场首善标准的硬仗 北京东西部扶贫协作纪实 院士“禅都论稻” 六祖故里新兴打造丝苗米产业示范区 曾光:数字化成防疫工具 公共卫生事业需培养“医学侦探” 定位病人、追踪病人、治愈病人——专家共话“智慧医疗”新前景 外储连续半年站上3.1万亿美元,未来仍有稳定基础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带动近五十万人就业 非遗扶贫让日子更有奔头

2020-11-08 09:26:21来源:人民日报

带动近五十万人就业

非遗扶贫 让日子更有奔头(新数据 新看点)

学会一门手艺,全家有望脱贫致富。包括剪纸、刺绣、绘画、金属锻制、建筑营造等在内的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带动城乡就业、促进脱贫增收的作用。从2018年7月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地方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截至目前,全国已建设超过2000所,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增收。

——给人力量:带动近50万人就业,助力20多万贫困户脱贫。

“我现在觉得浑身都是劲儿!”——这几年,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学习了临夏砖雕制作技艺,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贫困户张宏杰干劲十足。当地不少群众在工坊实现稳定就业,月平均收入4000多元。

缺乏一技之长,通常是制约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因素。而实际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往往是传统工艺的富集区,特色突出、数量众多的非遗资源正是这里的优势所在。

守着资源没饭吃?不,要让资源变资产!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就是想办法让贫困户掌握当地的传统工艺,拥有一技之长,让父老乡亲依靠自己的双手就能居家就业、就地脱贫。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带动项目超过2200个,带动近50万人就业,助力20多万贫困户实现脱贫。

——给人信心:不仅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地处深山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近年来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银饰锻制和非遗旅游发展得很红火。但年初受疫情影响,游人减少,银饰滞销。

6月份传来好消息,为解决非遗产品销售难题、有效扩大消费,在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下,几大电商平台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相关单位、企业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各平台开展销售活动。

这次触网的“非遗购物节”让银匠潘仕学很激动,他接受了电商知识培训,也看到了网络销售的巨大潜力。他说,“我们偏远地区的苗族银饰直接对接城市消费,销售渠道更畅通了,对以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我国各地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里,各有关部门广泛组织开展传统工艺培训,提升村民的产品制作能力、设计开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各部门积极举办各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组织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进入各景区、景点和公共服务场所,加大线上线下的宣传和营销力度……

依托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非遗扶贫的“造血式”扶贫不仅教授村民一技之长,更拓宽其眼界、打开其思路;不仅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给人奔头:吸引年轻人,焕发新活力。

村民牟淑平家住甘肃省陇西县云田镇三十铺村。之前,外出打工是当地贫困户增收的主要渠道,牟淑平和丈夫都外出打工。

后来村里成立了陇西刺绣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牟淑平和其他20多名妇女经过培训,成为工坊的成员。

传着手艺、赚着钞票,还能守着娃、顾着家,这不仅在物质上有助于父老乡亲脱贫致富,而且在文化上有益于传统工艺的接续传承。

“做刺绣能赚上钱,孩子们、老人们都欢喜,村里更热闹、更有活力了。”在湖南省花垣县,许多在外打工的妇女回来了、走进了工坊,她们喜上眉梢,“工作家庭两不误,多好啊!”

乡村振兴,离不开年轻人,也离不开文化振兴。非遗扶贫带来的可喜变化,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并给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滋养。焕发活力、充满希望的乡村,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本报记者 郑海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