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超五十万人 白皮书:新疆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硬核出击无畏逆行 托举生命希望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会见英国新任驻华大使吴若兰 国新办发布《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白皮书 白皮书:新疆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民政部:养老机构发现老年人为传染病人应及时报告 两部门:力争3到5年打造一批农耕文化实践教育基地 自然资源部挂牌督办11起土地违法案件 督促依法依规查处 完善立法,加强对外卖行业的监管 白皮书:新疆积极践行国际劳工和人权标准 官方:各级疾控机构要积极提供核酸检测社会化服务 脚一抬就能跨越国境,瑞丽边境如何开展疫情防控? 小额贷款市场迎来强监管:不得从贷款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 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系统上线 违规机构或加速离场 银保机构应在突发事件应对中保证金融服务持续性 新三板挂牌银行业绩分化严重 上半年净利同比两升六降 豆粕期价年内涨幅逾26% 多头失守3100点后弱势盘整 乐信启动不超20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重庆市健康保险服务平台亮相智博会 中信证券:获证监会批准发行不超300亿元次级公司债券 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升至1.92% 创近五个月新高 四因素助地产板块逆市走强 外资率先行动加仓24只个股 多家基金公司申请股权变更或涉股权激励 9月17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年内首破6.8 专家建议外贸企业可从三方面应变 网络安全催生金融创新 新险种让企业吃上“定心丸” 银保监会强化小贷公司监管 强调负面清单管理 银保监会:小贷公司贷款不得用于股票投资、楼市违规融资 民企500强逾九成参与各类国家重大战略 蚂蚁集团已公布金控方案 互联网、民营金控将迎“大考” A股缩量震荡5.15亿元资金转战银行板块 五大机构看好其估值修复行情 做有特色的精品券商——专访粤开证券董事长严亦斌 上市公司总数和退市公司家数 都创新高说明什么 农发行、网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政策性银行与互联网银行首次全面联手 光伏市场有望迎恢复性增长 这15家公司九月获机构密集调研 熙运资产创始人谢雁玲:投资是赚取选择性利润 需要大量时间去认知和思考 信托非标产品净值化有大动作 新规“破解”估值难题 秦安股份“期货偶发操作”5个月狂赚7.69亿元 专家称转型应立足本产业不宜在金融领域过分投入 私募热议监管新规 对部分规定仍存争议 西南证券董事长廖庆轩:行稳健之道,倡精品之风 投资便利化再进一步 银行间债市交易下周起延至20时 国家发展改革委 将实施三大举措稳投资 销售人员清核整改不到位 6家险企被通报批评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年内首破6.8 专家建议外贸企业可从三方面应变 鼓励民企参与混改可在两方面发力 产销刷新历史记录!22家券商37份研报力挺新能源车,4只标的入围百元股阵营! 保价稳供成效继续显现 发改委四举措稳“双节”物价 银行保险机构应对突发事件 金融服务“有法可依” 内蒙古4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行稳致远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最早引进K线图 理念里没有弯道——专访金信基金总经理殷克胜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青海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超五十万人

2020-09-17 12:28:00来源:人民日报

青海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超五十万人

产业发展快 致富路正宽(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山高高不过凤凰山,花美美不过白牡丹,我和尕妹见不上面,苦日子啥时能过完……”

青海“花儿”这段唱词,道出高原人的热情奔放,也道出这片土地的落后贫瘠。高原、高山、高寒,艰苦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贫困”二字一度成为青海的标签。

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3.9万人,基本实现绝对贫困“清零”目标。眼下,从易地搬迁的崭新面貌,到乡村旅游的热火朝天,再到光伏扶贫的不断探索,还有产业扶贫持续发力……脱贫成了新生活的起点,致富成了心心念念的目标。

记者一路走过三个村庄,深感乡亲们如今的好日子就像格桑花一样,盛开在高原,更盛开在他们心中。

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

易地搬迁,搬出美好新生活

“当时家在后山上,三块石头支口锅,四面秃墙搭个窝,娘仨的生活全靠亲戚接济。”回忆起丈夫离去后自己独自拉扯两个女儿的日子,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村民拉毛吉几度落泪。

2018年,以草场和牛羊入股合作社,拉毛吉和女儿搬到了安多民俗文化村。当保洁员、打临时工、享受合作社分红,不仅全家顺利脱贫,大女儿还考上了青海大学。“去年收入有4万多元呢!”拉毛吉乐开了花,“树挪死,人挪活,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十三五”期间,青海在全省1249个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迁安置农牧民群众5.2万户、20万人,居住条件得到历史性改善。安多民俗文化村就是一个缩影。

这个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的崭新社区,解决了5个乡镇、1200户农牧民的居住问题。体育场、卫生所、商铺一应俱全,集乡村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乡土人才孵化中心”,更成为亮点。这不,一楼大厅里,一场带货直播正在进行。

“这是来自海拔4000米的牦牛肉,绿色健康。”镜头前的小伙子叫洛加太,流利的普通话,帅气的外表,轻松幽默的表达,刚一上线,就吸引了300多名粉丝前来“围观”。

洛加太两年前大学毕业,本想回家乡大干一番,可既没资金,也没技术,一筹莫展之际,网络直播让他找到自信:“除了自己能拿提成,还可以推介家乡特产,我很喜欢这个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机关、企业开展用工对接,拓展家政服务等22个工种的用工渠道,增加安置点农牧民收入,确保‘两条腿走路’,强化后续产业发展路径。”兴海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梁宗孝说。

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

光伏扶贫,村民吃上“阳光饭”

“现在的生活真好!”站在宽敞的院子里,56岁的拉吉加对记者说。走进客厅,古色古香的藏式沙发,崭新的双开门电冰箱,电视墙上摆放着家人合照,非常温馨。

“以前住的是山上的土房子,土墙开裂,摇摇欲坠,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喝口水都得骑马去几里外的地方取。”拉吉加连连摇头,“草场的草长得不好,靠养牛羊,一家人糊口都比较困难。”

2017年8月,拉吉加响应政府号召,搬到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从此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拉吉加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去年,打工收入、草原禁牧补贴、光伏分红等加起来,超过三万五千元。”

“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让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廿地乡政府干部李毛才让接过拉吉加的话头,电站发电收入,六成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四成用于支付公益性岗位工资,“村集体在国道边投资建酒店、商店、餐厅,发展旅游;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切扎村的电站,位于几十公里外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园区。蓝天白云下,青青草原上,一片片蓝色的光伏电板一直延伸到远处山脚下,有如波光粼粼的海洋,蔚为壮观。

“园区包括5个县级、1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海南州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代合楼介绍,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发电1.33亿千瓦时,总收益近1亿元,每个村级光伏电站收益由多个贫困村共享,由此带动全州173个贫困村平均每村增收超过57万元。

青海地处高原,光能充足,青海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光伏扶贫项目总装机规模73.16万千瓦,年发电产值预期8.8亿元,扶贫收益5.7亿元,带动7.7万户28.3万贫困人口吃上了“阳光饭”,占全省贫困人口的52.5%。

贵德县河阴镇团结村

乡村旅游,秀出幸福高颜值

各种花卉竞相绽放,9栋独立欧式七彩木屋掩映在山水之中,游人络绎不绝……这里是坐落在贵德县河阴镇团结村的美地花田农场。

几年前,村两委班子引进青海三兄弟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推动流转土地2380亩,打造美地花田农场乡村旅游项目。“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多人次,收入达2万元左右。”公司副总经理杜海勇说。

“旅游生意红火,村民的土地流转费、工资以及贫困户年底分红就有了保障。”村支书羊壮太说。这种“公司+基地+家庭农场+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带动团结村及周边村落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生态种养殖产业。2016年,扶贫开发局将团结村周边6个村,2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836人的产业到户资金注入美地花田农场。“企业有了雄厚资金发展壮大,同时,产业扶贫项目让贫困群众多了一份收入。”贵德县扶贫开发局负责人刘忠华说。

卓尕是团结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农场务工近两年,家里有上学的孩子、生病的媳妇和老母亲,每月3000元的工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家门口就能有稳定的工作,真好!”卓尕心里很踏实。

据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介绍,青海全省共有208个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整体发展、稳定增收。截至去年底,全省有1.5万户、5.3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旅游脱贫致富。

本报记者 姜 峰 申少铁 贾丰丰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