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在行动·湖南篇】衡阳县:文旅扶贫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脱贫攻坚一线打一场首善标准的硬仗——北京东西部扶贫协作纪实 【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篇】北川县石椅羌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发现最美铁路】从“输血”到“造血” 铁路助卜效村脱贫攻坚换新颜 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篇|永昌镇:让农民在公园里奔小康 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篇丨北川唐家山村:羌族古茶背后的致富密码 进博会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冷链食品这样才能“吃得放心” 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搭载发射天启星座十一星 195次!规划建议中,这个词出现频率最高 李兰娟等院士专家聚山东 献策生命科技和医学融合发展 小名“天蝎座” 揭秘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的“首位乘客” 报告称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部分材料进入世界前列 专家学者齐聚闽西共研全国原苏区老区振兴发展 中国内镜医师大会在厦门举行 专家指人才稀缺 中国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稳日子 98%贫困村通光纤!提前超额完成目标! 进博会成新药、新疗法“秀场” 提升人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渝万高铁获批 将实现“6小时”联通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 西安杨森制药总裁:解决健康卫生问题必须借助现代技术 青海:花生种植取得新突破 打破花生种植“真空地带” 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篇】文化“扶智”拓宽脱贫之路 外交部回应澳首次用《反外国干预法》起诉华人社团领袖 外交部回应中国援非抗疫物资已抵达:风雨同舟、砥砺前行,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走出两山一川!拉开架势的兰州城了解一下 白皮书: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全球应对公共卫生挑战三大短板 均价700元的冠脉支架能否用得上、用得好? 新疆的水味道:从苦咸到甘甜的蜕变 在脱贫攻坚一线打一场首善标准的硬仗 北京东西部扶贫协作纪实 院士“禅都论稻” 六祖故里新兴打造丝苗米产业示范区 曾光:数字化成防疫工具 公共卫生事业需培养“医学侦探” 定位病人、追踪病人、治愈病人——专家共话“智慧医疗”新前景 外储连续半年站上3.1万亿美元,未来仍有稳定基础 隔离14天只为参加进博会,日本品牌商爱上中国直播带货 美国富豪慈善排行榜 巴菲特以400亿美元高居榜首丨视频书摘 心脏瓣膜“鼻祖”首款产品进入中国 撬动百亿美元医用耗材新市场 11月7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蚂蚁集团启动退款程序 投资者表示有遗憾但可以理解 第三届进博会河南交易团采购需求发布暨现场签约会举行我市丰利石化签订跨国采购合同55亿元 海外网评:共享中国机遇,进博“朋友圈”持续扩容 立冬了!今年冬天会更冷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他们在广西大山里耕耘茶园,也在孩子的心中播种梦想 【发现最美铁路】立体铁路网助力海南发展“乘风破浪” 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31280亿美元,环比小幅下降 【网络中国节】“立冬补冬,补嘴空” 今天讲究吃啥? 【国际3分钟】进博会刷屏!外媒的这波夸赞根本停不下来! 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进博会承载了疫情之后社会全面恢复的期待 进博会德国“元老”展商:继续线下参展传统 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世界海拔最高熊猫馆准备越冬:一天喂六次 夜间有供暖 “双创”大赛聚焦生命健康 打造“组团式”创新发展模式 大运河北京段沿线7区推介“网红打卡地” 凸显旅游魅力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文化扶贫在行动·湖南篇】衡阳县:文旅扶贫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0-11-07 18:41:5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衡阳11月6日消息(记者 尧遥)蒸水河畔,船山故里。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之一,湖南省衡阳县近年来大力支持贫困村保护好、利用好文化遗产,做好文化旅游融合文章,不断探索文旅扶贫新模式,让文旅产业带活乡村经济。

洪市镇是一座由各类传统文化和夏明翰精神组成的红色文化乡镇,镇里的明翰村更是衡阳县的第一大村,也是衡阳传统谷芽糖的产地之一。当地发挥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旅游优势,走“非遗+扶贫”路线,将夏明翰精神与传统谷芽糖融为一体,打造了极具特色的扶贫工坊——“明翰红坊”。

22岁的村民王康因为父亲生病导致家中贫困,当年他只读了一年高中就被迫辍学去外地务工。如今,王康在离家更近的“明翰红坊”里制作谷芽糖,一天工作8个小时。“现在的工作比之前在不锈钢厂轻松多了,一个月工资3000元。”王康告诉记者,家里今年已经脱了贫。

村支书陈长春介绍,“明翰红坊”谷芽糖生产车间长期动态聘用4名贫困劳动力,让他们跟着制糖师一边学一边做。“技术完全熟练后,他们既可以继续留在工厂里工作,也可以回去自主创业。”陈长春说,此举为贫困户自力更生、早日实现脱贫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现在村里一年有近3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成功把“传统技艺”发展成“扶贫产业”,小小的“红坊”谷芽糖,体现的是红色传承在精准扶贫中的巨大推动力。

王康在“明翰红坊”里制作谷芽糖(央广网记者 尧遥 摄)

红色文化还带动了旅游经济。曲兰镇湘西村是王船山故居所在地,村里以船山文化为核心,连续举办“船山文化夏令营”,发展观光农业,建设湘莲观光园,开发“夫子湘莲”“心湘莲”等旅游扶贫农产品品牌,将文化体验、农业观光、乡村旅游融为一体,打造“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湖南省经典文化名村”。在界牌镇将军村,这里依托秀美的山水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挖掘陶瓷文化、红色文化,打造“将军村生态度假”旅游胜地,69户贫困户278人因文旅实现了脱贫致富。

曲兰镇湘西村是王船山故居所在地(央广网记者 尧遥 摄)  

蒸水河畔,船山故里(央广网记者 尧遥 摄)

“一个文体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一个简易戏台、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一个宣传栏。”这是衡阳县按照相关规定对全县51个省级贫困村进行文化行业扶贫设定的“七个一”标准。截至2018年底,这51个省级贫困村全部达标,通过了主管部门的考核验收。

小舞台小广场的建设丰富了村民文体生活,年均开展各种村民文体活动300场次以上,参与村民近3万人次;文化活动室、文化宣传栏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贫困村的农家书屋也全部得到了升级,更新了乡镇综合文体中心图书12500册、农家书屋图书24万册,尤其侧重配置满足农民发展养种需要的科技类书籍……村民的文化知识增长了,文明意识也不断提升。

文化扶贫走进校园(央广网发 衡阳县委网信办供图)

针对贫困村地处偏远的特点,衡阳县还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在各级文艺骨干培训班的招生中,优先安排贫困村的文艺骨干参加;县文化馆开展广场舞、书画等培训,年均为乡镇培养文艺骨干2000人次,提升了贫困村群众文化生活的“造血”能力。

衡阳县文旅融合公益惠民互动(央广网发 衡阳县委网信办供图)

浸润蒸阳大地千年的传统文化,为衡阳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劲动力。文旅美乡、文旅兴业、文旅富农、文旅兴县,衡阳县旅游扶贫已累计实现510户1310人脱贫致富,文旅融合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