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化工、农副多个品种连创新高,大宗的“牛年”来了? 军工股拉升中航机电涨停,两主线把握投资机会丨牛熊眼 业绩不及预期 金龙鱼大跌超10% “抱团”股白酒带头瓦解,中小票代表逆势上涨 开盘1分钟成交超7亿元 华夏幸福“拒绝”连续三跌停 工信部刘烈宏:中国5G网络累计投资已超2600亿元 富时罗素3月首度纳入11家科创板公司,1亿美元增量资金上路 本周剑指1万美元?铜价大涨带动大宗商品,短线或需防范风险 记者观察 | 疫情严峻、经济衰退,美国楼市凭什么大涨 贵州茅台调整后,市盈率65倍就合理么? | 市场观察 独家|浙江部分银行房贷考核上限调高1个或2个百分点 “小说家”入春节档失算?导演路阳:电影应当是一场冒险 董事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同仁堂股价不跌反涨? 交易员备战商品牛市:油铜仍处爆发前夜,08危机后行情或重演 A股分红10万亿,部分大市值股息率低得让人震惊 苹果手机季度销量超越三星位居榜首 华为销售暴跌四成 贵州茅台总市值跌破3万亿元,白酒股持续大跌原因找到了丨牛熊眼 银行股强势反弹 机构:宏观环境向好将成为推升估值的主逻辑丨牛熊眼 晚间公告|2月22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产能拖后腿?俄罗斯新冠疫苗量产遇瓶颈 5G刺激资本支出激增,运营商将投资近2100亿美元建网 10名股东拟减持套现超70亿,石头科技开盘大跌13% 鲁比尼警告!“害怕错过机会”的散户将被比特币高位“割韭菜” 特斯拉大口“吞噬”BBA份额,上海车市频上演“大鱼吃小鱼” 节后原材料大幅上涨 下游纺企抱团涨价 美国财长耶伦:刺激计划效果看就业复苏,比特币高度投机 先降价再下架 马斯克看不上入门版Model Y? 瓜子二手车 爱奇艺因涉虚假宣传 被判赔100万 大众集团将于上半年决定布加迪最终“归宿” 李书福:新势力不是苹果,传统车企不是诺基亚 求公道、消戾气 最高检以专项活动促“案结事了政和” 中国经济恢复进行时,今年发展目标怎么定? 从糌粑到VR:藏历新年的味觉、视觉“大餐”之变 教育部:春季学期具备全面、正常和安全开学的条件 涉及12年的土地争议到实质性化解 百余户“住有所居” 专访全国政协常委蔡冠深:参与国家“内循环”对香港至关重要 教育部:强化学生作业管理 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探月工程“三步走”如何制定?专访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 4月1日起,实施6项便利老年人办理出入境证件新举措 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财力补充 乡村振兴专项债累计发行规模达235.95亿元 农业农村部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首批64亿元碳中和债完成发行 六大银行主承销 央行:1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3万亿元 爆款频现 新基金发行热度不减 拟最高出资30亿!“券商一哥”中信证券大动作来了 基金公司慌不慌? 农业农村部详解中央一号文件 农民收到“大礼包” 种业要打翻身仗 资本市场再领“硬任务”:“下乡”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1月产品发行量环比上升27% 银行理财子公司担纲净值化转型 地方AMC“破旧立新” 吉林盛融获批成立 铜价酣涨商品雄起 赚钱效应点燃做多情绪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有色、化工、农副多个品种连创新高,大宗的“牛年”来了?

2021-02-23 13:14:20来源:第一财经

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或已开启。

受经济复苏、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央行宽松政策影响,春节期间海外商品市场大面积飘红,国际油价、铜价连创阶段新高。牛年开局,国内期货市场跟涨,其中有色金属、化工、农产品等板块,不少品种价格创下近年来的新高,黑色系多品种跳升,资金跑步进场。

伴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进一步回升,摩根大通量化分析师马尔科·克兰诺维奇表示,新一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已经开始,这将是过去100年里第五个“超级周期”。

商品超级周期

马尔科·克兰诺维奇指出,前一个商品“超级周期”始于1996年,受益于中国经济崛起、美国经济恢复、美元走弱等因素影响,并在2008年达到顶峰。随后大宗商品经历了12年的震荡下跌,在这12年内,页岩油供应过量、美元上涨等因素令油价缺乏上行动力。

2月初以来,受美国极寒天气影响,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国内春节假期期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伦敦Brent和纽约WTI油价双双突破每桶60美元/桶,较年初分别上涨逾50%、48%;LME铜期货价格的上行幅度达到接近10%。受财政刺激预期及大宗商品价格上行两重因素提振,美债收益率大幅反弹,2月以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幅度接近20bp。

国内商品市场方面,文华商品指数2020年收获了12.11%的涨幅后,今年以来继续延续涨势,涨幅近7%。

首先是以铜为首的有色金属领涨,当地时间2月19日,LME三个月期铜创2011年9月以来新高;LME三个月期镍创2014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LME三个月期锡创2011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上期所国际铜、沪镍、沪锡等价格均不断上行。A股盘面上,有色金属板块指数创2017年9月以来新高,上周五多只个股涨停。

永安期货分析称,受“碳中和”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铜、镍等新能源发展受益的品种,需求仍有期待。而锌、铅等新能源受益较小,偏向于传统地产、基建、汽车等消费领域的品种,需求很难保持高增长,供需格局将更多受到供应端的变化。短期受海外经济恢复,通胀预期抬升的影响,基本金属价格均有宏观上的推动力,中期受群体免疫等影响,流动性收紧担忧的预期仍会出现。

黑色品种方面,牛年开局,国内钢材市场赢得“开门红”,呈现大幅普涨态势,建筑钢材及板材平均涨幅均超百元。截至2月19日当周,钢之家长材价格指数周环比上涨3.7%;扁平材指数上涨3.31%,钢厂货物被快速订出。而市场则整体表现出有价无量。

据钢之家分析,从近期的社会库存变化来看,结合去年同期情况,钢材库存累库速度略慢于去年同期,但节后库存绝对量高于去年同期。一方面与当前钢产量高供给有关;另一方面,2020年去库存不充分,存量高于之前一年;此外,由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场对一季度预期良好。目前钢材五大品种社会库存较去年同期低378.58万吨,但春节后一周相比,较去年同期高出278.15万吨。预计短期钢材库存将继续增加。

再通胀影响几何

农副产品方面,与民生关系最紧密的猪肉价格迎来牛年“开门红”。春节后第二个交易日,我国生猪期货市场迎来强势上涨,其中2109合约突破28000元/吨关口,上涨幅度超过5%。

对于节后我国生猪期货盘面呈现的偏强走势,新湖期货农产品研究总监刘英杰认为,生猪期货节后的上涨也表明市场对生猪存栏恢复进程不及预期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宗商品价格的上行,“再通胀”又一次成为市场关注热点。对于国内的通胀因素,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猪肉价格的变动。

格林基金宏观研究员方岑认为,2020年我国政府的通胀控制目标为3.5%。即使2021年这一目标回到3.0%,2021年的通胀仍然不会对我国今年的货币政策形成压力。因此“再通胀”亦不会成为带动央行“紧货币”的缘由。

方岑预测,从目前数据可知,2020年末生猪及母猪存栏已经回到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而2020年年末的生猪出栏量则仍低于2016年以来其他年份的水平。由于惜售行为的存在,可能带动在当前出栏量回到合理水平的情况下,价格仍高位徘徊。

卓创资讯高级分析师郭丹丹预计,2021年生猪出栏均价仍高位运行,5~8月受出栏量减少影响,猪价或有上涨可能。

此外,国际软商品方面,2月19日,洲际交易所(ICE)原糖期货升至近四年新高,近月合约周线上扬8.6%。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也上涨,交投较活跃的5月期棉合约上涨0.18美分或0.2%,结算价报每磅90.48美分,盘中触及91.16美分,创2018年6月以来的最高价位。

对于目前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对美国物价总水平的推升,导致美联储提前加息的可能性有多大?方岑分析称,目前在美国的实际交易中,市场普遍存在美联储提早加息的预期。鉴于疫苗接种范围的扩大和财政刺激的预期,此前市场对加息预期的修正可能是合理的。但就目前美国的通胀和就业市场状况而言,继续博弈加息预期、过度解读提早加息的安全边际并不存在。也就是说,在市场预期之外,再博弈“再通胀”的性价比很低,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不会成为诱发美联储提前加息的因素。

管理期货策略收益欠佳

虽然多数机构依旧看好2021年商品市场行情,但也有不少机构指出,今年投资难度在加大,应降低CTA策略的回报预期。

2020年中国期货市场高速发展,成交量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大幅增长。据中期协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期货市场成交 61.53亿手(单边,下同)和437.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29%和50.56%。

管理期货策略收益与期货市场波动高度相关,从整体业绩来看,截至1月底,纳入私募排排网统计排名的24457只对冲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1.60%,虽然跑赢同期上证指数,但并未跑赢沪深300指数涨幅。16707只私募基金1月获得正收益,赚钱私募占比为68.31%。

从八大策略收益表现来看,1月份事件驱动策略平均收益告负,仅为-1.47%,另外管理期货策略平均收益勉强为正,涨幅仅为0.04%。在1月A股行情的带动下,股票策略继续夺冠,月度平均收益为2.34%,领跑八大策略。另有组合基金、宏观策略、复合策略1月平均收益超过1%,分别为1.79%、1.42%、1.25% 。

从中位数表现来看,表现居前的是股票策略、宏观策略、组合基金、相对价值,中位数分别为1.68%、0.97% 0.86%、0.62%,管理期货与事件驱动策略的中位数则录得负值。

另从正收益占比来看,仅有固定收益策略正收益占比超过80%,达81.75%,组合基金与相对价值正收益产品占比紧随其后,管理期货与事件驱动策略则半数以上基金下跌,正收益产品占比不足一半,赚钱私募分别仅为48.92%、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