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开启险资大体检 地毯式摸排不留死角 1月净买入近3000亿元 外资加仓中国债券势猛 中国信登:2020年末信托产品存量规模为20.13万亿元 限购松绑 明星基金重启“吸金”模式 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维护流动性合理适度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提速 去年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大涨117% 山西证券:2021年首月新增借款占上年末净资产比例达28.52% 外资新动向!海外机构“摸底”109家公司,近六成为中小创,盯上科技股! 河南生猪交割厂库完成生猪期货首次交割 农业保险保费增速跑赢财险业 “定制范儿”护航乡村振兴 今年已有55家上市公司拟参与套保 合计金额逾267亿元 公募掀起自购潮 权益类基金占比超8成 企业有序退出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减负” 4天新成立34只基金首募近770亿元 17只提前“收官” “天时地利人未和” “固收+”应运而生 三大优势支撑化妆品板块指数“六连阳”,六成概念股被机构“点赞”! 护航流动性 央行开启今年首次14天逆回购 离岛免税政策加码 海南开启新春度假“买买买”模式 近一周436股获机构买入型评级 超五成股价上涨 严禁经营消费贷违规入楼市 北京有银行已开启全面自查 国资委:以更大力度推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 光大证券:2021年首月新增借款占上年末净资产比例达43.6% 国内规模最大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获批 发改委:海南自贸港新增鼓励类产业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包含14个大类行业143个细分行业 2月5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严禁经营消费贷违规入楼市 北京有银行已开启全面自查 险资也爱买基金 去年四季度增配超千亿元 开年首月券商百强营业部近半“换脸” 东方财富证券3家营业部“抱团”进前十 1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将获逾百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奖补 专家称势必形成以小博大群狼效应突破瓶颈窘境 1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净买入2994亿元 多地争相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市内免税受追捧 重疾险“换装”完毕 “爆买热”回归理性 “区块链”重点专项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块链技术与产业生态 国资委:确保今年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70%以上 纳指标普500指数齐创新高!多只中概股创新高 房住不炒、规范长租房……地方两会透露出哪些楼市信号? 各地有啥过年福利?一组图了解 疫情之下逆势增长 中日携手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 “问诊”铁路信号设备的90后“医生” 打好“上海牌”引来“顶流”海归 黑龙江绥化市青冈县相关服务行业企业有序复业复市 餐饮业堂食仍被禁止 中国驻菲大使黄溪连澄清菲地方政府取消中方企业参与投资桑莱岬机场项目的有关情况 “春运母亲”在福建打工受善待 最高检:贪污罪、贿赂罪占职务犯罪案件比重超80% 一盏油灯照亮四代人的传承路 山西确定核酸混合检测项目价格 每人次20~30元 为啥这里的科研能力像坐了火箭? 毒胡萝卜素或是潜在抗新冠病毒药物 CGTN回应英国吊销落地许可:坚决反对! 李克强详解加入RCEP对我国的机遇和挑战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在这里倾听历史诉说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监管开启险资大体检 地毯式摸排不留死角

2021-02-05 11:06:57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获悉,近日,银保监会向各银保监局、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下发通知,要求开展保险资金运用全面风险排查。此举被业内视为监管进一步规范保险资金投资行为。

作为各类要素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近年来十分活跃,在支持资本市场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及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但同时保险资金运用违规问题和风险隐患亦不容忽视。

“新一轮全面体检,有利于监管进一步摸清风险底数。”一位保险资管人士说。

知情人士透露称,此次排查主要聚焦保险资金运用的关联交易、信用风险、另类投资、资产质量等重点领域,排查范围为2018年以来发生的各项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监管要求各保险机构要对险资运用业务地毯式逐一摸排,不留任何死角、盲区。

同时,结合公司业务实际,找准当前最关键、最突出的风险敞口,发现防范化解风险的难点、痛点、堵点。此外,穿透金融产品嵌套多、链条长的表面形态,向上穿透核查最终投资者,向下穿透核查底层资产。

为保证排查落实到位,监管要求各保险机构应成立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第一责任人的工作领导小组,确保风险排查不走过场、自查整改不走形式。

此次险资大体检的背后,是否预示着已有相关风险暴露?知情人士否定了这一揣测。“监管部门每年都会根据市场形势开展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排查。近期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较为严峻,保险资金运用面临多元风险。风险排查亦是对保险机构的再次提醒与警示。”

本着“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的原则,监管部门鼓励保险机构自揭风险。对于有瞒报、漏报重大风险的机构,将以编制或提供虚假报告、报表情形处理,同时追究业务管理人员和公司管理人员相应责任。

“各机构要敢于自我剖析、直面问题。对存在的各类风险与问题,要有清醒客观的认识,不能讳疾忌医、遮遮掩掩,更不能敷衍塞责、怙恶不悛,要勇于承担主体责任,将风险摆到台面上来解决。”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