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市场 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 青平:“三下乡”活动要突出务实之风 已经用上了!国家集采冠脉支架落地 受益患者点赞 因疫情防控 河北境内多条高速禁止上道、劝返车辆 冻到开裂!全国冻哭预警地图出炉 10省区小心冻伤 “饿了么”起诉“饿了吗”!一字之差,法院这样判... 河北石家庄:疫情期间交通违法推行不见面审核 中国智库与中亚两国合编“丝路友好史” 首批成果出版面世 中缅最大陆路口岸今起24小时通关 中国石化推进涉案财物清理 追回140余万国有资金 2020年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6天 较2019年增36天 精准防控“严”打底“慎”当头 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贵州5年综合交通预计完成投资8873亿元 湖南茶陵矿污:过了环评关,过不了“群众关” 量子安全通话SIM卡来了:安徽首批尝鲜,换卡不换号 长江流域2020年首次实现消除劣Ⅴ类水体 科技部部长:2021年要重点做好11方面工作 石家庄:全员核酸检测 中小学幼儿园线下教学暂停 中疾控副主任冯子健:新冠特别容易形成超级传播现象 四问最新疫情:春节这关,怎么闯? 明天将在石家庄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浙江省原临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竑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虚开发票套取公款透视:从老花镜到中华烟都要入账报销 “十三五”中国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实力跃上大台阶 北京:严格入京人员、货物高等级防控 强化京冀进京通道管控 综合消息:中国内地再现高风险地区 河北全省进入“战时状态” 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将构建“四张网” 海评面:中国“天眼”,望向世界 第一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更加便利 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王天才被开除党籍 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开始收案 首批适用民法典案在多地宣判,带来哪些重要变化? 重庆晒环境治理“成绩单”: 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3天 审计署:已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1.32亿元 安徽出台新规 决策机构违规造成决策失误将终身追责 外交部:中美两国在抗击疫情、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等领域拥有巨大合作空间 外交部就伊朗提高浓缩铀丰度、澳女警营救华人遇难等答问 中国新冠灭活疫苗知多少:年产能或超20亿剂 农历小年火车票今天开抢!这些线路机票比高铁便宜 已经用上了!国家集采冠脉支架落地 受益患者点赞 兰州去年优良天数超300天:“兰州蓝”由“浅”入“深” 病毒潜伏期是否更长?如何看待超级传播者?专家详解 疫情和变局凸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中国检方将发挥职能“确保脱贫攻坚成果不被蚕食” 王毅同尼日利亚外长奥尼亚马举行会谈 感染初期体温升高或有助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 河北:立即进入战时状态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 张学习及其团队:为嫦娥五号“挖土”助一“臂”之力 “天眼”将对全球科学界开放 多方聚焦守护“电波净土”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低成本高性能双极膜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中国碳市场 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

2021-01-06 11:03:11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5日从生态环境部举办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政策媒体吹风会上获悉,从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首个履约周期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涉及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通过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产业技术的升级。

同时,生态环境部5日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明确(下称《办法》),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主体为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以及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

生态环境部相关人士介绍,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行业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气候投融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将有更多行业考虑加快纳入

自2011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深圳、广东和湖北七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至今,中国已经发展成配额成交量规模全球第二大的碳市场。截至2020年8月,试点省市碳市场共覆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行业,接近3000家企业,累计成交量超过4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90亿元。

生态环境部去年12月底发布《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将2225家发电行业率先纳入。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此前透露,包括钢铁、水泥、化工、电解铝、造纸等行业前期已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下一步要考虑加快纳入。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表示,电力行业参与碳市场(初期为发电行业)具有多方面影响,既促进发电行业、发电企业重视碳减排,也促进电力行业向清洁低碳转型,进一步促进低碳或零碳的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

可再生能源迎利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碳市场的建设将会促进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光伏和风电)的发展。

生态环境部1月5日发布的《办法》明确,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主体为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以及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其中,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

这说明CCER(全称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即中国核证减排量)抵消机制成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光伏和风电等减排项目可以将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在全国碳市场出售,获取经济收益。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的CCER累计签发量为4980万吨,可满足各试点碳市场抵消要求的CCER仅约1500万吨。而各试点地区的年度碳排放配额量远超这个数。按照目前各地CCER交易标准计算,风电、光伏项目可通过交易CCER带来每度电1.3-7.4分钱的收益。

此外,碳价也存在很大的上涨空间。《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平均碳价将从2020年的人民币49元/吨二氧化碳当量上升到93元,到本世纪中叶将超过16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