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杨上旧石器遗址揭示黄土高原古人类如何适应气候转变 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四次会议闭幕 守护市民“头顶上的安全” 上海为户外招牌立法 交通运输部:鼓励大型地铁站引入餐饮等关联性消费产业 辽宁振兴如何落到实处?政协委员“妙招”频出 公安部交管局:今年春运首日交通流量比去年同期下降近两成 电影春节档预售开启 票房预期乐观 1月29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立讯精密拟对日铠电脑投资并控股 中国太保与红杉中国达成健康产业战略合作 抱团分歧加大令白酒股又“洒一地”,热门板块分化或愈演愈烈 12家银行业绩预喜,获4.9亿大单抢筹,银行股的春天要来了? 车厘子陷阳性风波: 5斤不过百元,穿“防疫服”后还能吃吗? 这届回不了家的打工人,都在直播间里买什么年货? 带量采购走向“应采尽采”,万亿医药市场迎质变 “世界超市”义乌外贸突破3000亿,疫情下赊销风险加大 疫情下的高校毕业生:谁还在彷徨寻觅,哪些专业offer多到“可以挑一挑” 央行连续四日资金净回笼,隔夜利率罕见触及9%,钱会继续紧吗? 唯观|Robinhood限制交易GME暴跌四成,谁在操纵市场? A股“雷爆季”又来了:11股亏损逾十亿,有82万股民的泪 京东方A回应遭美国337调查:对公司目前生产经营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 白酒股再度强势领涨,春节前后板块怎么走?丨牛熊眼 “就地过年”降温春运,行业损益苦乐不一 壹快评丨大城市住房问题何解?唯有增加有效供应 美股指重挫超2%,VIX暴涨61%,特斯拉盈利不及预期 吉利汽车宣布与FF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少量参与FF上市公司投资 跌跌不休!日本年出生人口连续5年跌破90万,今年还将走低 高性能轿跑大众ID.家族将于2021年发布! 起亚全新电动跨界车或将成其欧洲最畅销电动车 去年宝马自由现金流达34亿欧元 超市场预期 全球最大柴油发动机工厂转而生产电机 更奢侈! 宾利添越长轴距版或4月份发布 2020年国内多企业发力布局“不起火”电池 上汽乘用车在德交付首辆MG纯电汽车 传统与新势力的碰撞Model Y和ID.4你选谁? 增程式混动是不是伪命题? 广西今年将推出107项改革举措助力高质量发展 宁夏将启动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 民政部对商联国际非营利组织服务中心作出行政处罚 北京调整核酸检测价格:单样本检测价格80元/次 交通运输部:着力强化机制、政策、资金等保障 全力支撑冬奥交通筹办工作 交通运输部:2020年预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48万亿元 海关总署:去年9项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在全国复制推广 融资余额减少6.91亿元 融资客斥资逾22亿元加仓三行业 国家外汇管理局:继续保持对打击地下钱庄、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打击态势 马宁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效果怎么样 春运期间高速公路总流量约10.22亿辆 城市周边公路路网高峰时段通行压力加大 江苏高新技术企业 2020年新增8000余家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短评) 河北省石家庄市29日起调整分区分级管控 民盟云南省委提案:探索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甘肃杨上旧石器遗址揭示黄土高原古人类如何适应气候转变

2021-01-29 15:25:51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多万至10多万年前,中国黄土高原上生活的古人类如何适应间冰期(距今约24万-19万年,MIS7)—冰期(距今约19万-13万年,MIS6)的剧烈气候变化,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关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李锋研究员团队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密歇根大学等科研同行,通过对甘肃张家川县杨上旧石器遗址持续多年的研究,最新揭示出气候转变时期黄土高原古人类为应对环境资源压力所采取的技术组织策略与流动适应行为,发现不同时期遗址石器技术的组织模式与间冰期-冰期的气候旋回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

陇西黄土高原和杨上遗址地理位置以及遗址发掘区域示意图。(赵宇超、李锋 供图)陇西黄土高原和杨上遗址地理位置以及遗址发掘区域示意图。(赵宇超、李锋 供图)

这项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态适应研究进展的重要成果论文,近日已由国际专业学术期刊《第四纪研究》在线发表。

论文通讯作者李锋研究员介绍,中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不仅完整的保留了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多旋回的古气候记录,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存。甘肃杨上旧石器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是中科院古脊椎所、甘肃省文物考古所与兰州大学组织的陇西黄土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综合研究的重要组成。

杨上遗址于2013年由中科院古脊椎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所联合发掘,发掘表面积约12平方米,揭露近6米厚的多个含旧石器文化遗物的层位,其年代跨度为距今约22万年到10万年,是目前黄土高原西部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旧石器遗址之一。杨上遗址多个文化层代表了古人类对遗址长时间较为持续性的利用,通过对该遗址石制品技术特征的统计分析与层位间历时性演变的研究,为揭示黄土高原西部古人类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

论文第一作者、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研究生赵宇超说,本项研究根据石器技术组织理论,从石制品原料采集、加工利用、装备策略的角度出发,选取石制品原料类型、石制品类型、石核和石片毛坯开发程度等方面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杨上遗址石制品以脉石英为主要原料,技术特点与旧石器时代中国北方常见的普通石核石片技术相似。研究团队通过对遗址三个主文化层(距今约20万-15万年)的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时期遗址石器技术的组织模式与间冰期-冰期的气候旋回存在耦合关系。

其中,属于间冰期晚段的第8层,古人类在杨上遗址遗留的石制品组合体现出石制品“装备地点”技术组织策略的特征,对于原料的开发利用程度也相对较低。研究团队认为,间冰期黄土高原温暖湿润的气候与丰富的资源,保证了遗址所在区域的古人类维持其相对低频流动的生活模式,而该时期古人类对杨上遗址的每次利用也较为长期和稳定。

属于冰期阶段第7和第6层的石制品组合,体现了石制品“装备个人”的技术组织特征,对于原料的开发利用程度增加,优质原料占比也有显著增加。研究团队认为,随着倒数第二次冰期(距今约19万-13万年)的来临,石器技术组织策略的变化以及原料的经济利用,反映出黄土高原西部的古人类通过增加流动频率与觅食距离来应对气候干冷化加剧的资源斑块化,而该遗址在冰期阶段每次的利用时间也可能随之下降。

李锋指出,近年来,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工业的研究逐渐摆脱了静态类型学的束缚,学者从操作链、技术组织、生态适应与行为认知等视角出发,揭示出一系列过去被忽视的人类行为多样性以及技术演进的细节。

脉石英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常见的石制品原料类型,由于其多节理易破碎的特征,遗址中往往残留大量断块、废片类器物,基于单一类型学的研究结果难以推动相关人类行为研究的深入。“我们的研究希望以技术组织理论为引导,通过石器技术指标的量化统计与对比分析,综合多学科研究成果,为以脉石英为主要原料的石制品组合的研究提供有益思路。”李锋说。(完)

【编辑:白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