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收到报告数十万份 专家: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管趋严 “九章”计算机助力我国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美媒:中国“九章”演示“量子霸权” 天津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马桂平接受审查调查 今年以来至少10名曾在自然资源领域任职领导干部被查 专家谈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智能制造短板要补上 冬季疫情防控:坚持“人物同防”升级发热门诊 福建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会成立 基层医疗机构违规多发 严查公职人员参与欺诈骗保 嫦娥五号秘籍:两吨多的胖小伙如何“追上”小姑娘 “错换人生28年”案一审判决医院赔76万:家属打算申请先赔“救命钱” 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太阳,为什么还要再造一个? 半年4战4捷!高分卫星专项系统建设完美收官的背后…… 10年间国家共为基层免费培养5.6万名定向本科医学生 美官员称中国在破坏环境方面“独占鳌头”?华春莹:不要“恶人先告状” 上海公布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毒溯源结果 宁夏司法厅原厅长陈栋桥受贿两千余万元被判有期徒刑12年半 两部门:强化义务教育学校预算财务管理 严禁挤占挪用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下拨中央冬春救灾资金62.447亿元 “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国检方保护未成年人将开新局 中科院临近空间数据上线共享 服务全球用户 美或再就涉港问题制裁中国官员 中方回应 蒙古国捐赠的3万只羊去哪儿了?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四号卫星!这次的长三乙运载火箭长高了 西藏自治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高宏生接受审查调查 财政部:惠农落实处 加大力气解决拖欠保险公司保费补贴问题 劫富济贫?阿根廷立法设新冠“富人税”,补充抗疫资金 期现价格刷新高,铁矿石“热”从何来? 机构今日买入这10股,卖出沃森生物2.1亿元丨牛熊眼 明年少交个税关键一步,12月要做好这件事 稳外贸政策成效显著,人民币升值又会带来多大影响?丨火线解读 科兴首批疫苗抵达印尼 中生抢先押注股价能否“翻身”? 这么低的毛利率,养天和拿什么与对手竞争?|IPO观察 N兆龙、N凯龙上市首日均大涨逾200%,却遭多家机构卖出 国家广电总局:加快发展高清超高清视频和5G高新视频 独家 | 中航集团董事长易人,民航新一轮人事调整启动 全球400名政客向贝索斯施压 要求其多缴税并给员工涨工资丨热公司 收盘丨A股三大指数收跌,沪指跌0.81%,养殖股大涨 青岛银行今日换手率超40% 深股通、游资合计卖出约2亿元 让皇帝开心,让邻国获益,唐朝是怎么做的? 支付市场谁不馋!拼多多加入"互联网钱包"能否撬动场景金融? 疫情下中国首次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投资协定加速推进 如何激活乾隆皇帝的神兽?一场从故宫走来的展览做出回应 报告佐证“沪苏同城”:5分钟一趟城际高铁还不够坐 出口火爆、运价飞涨,中国外运“危中求机”|沪市质量行 2021.1.1艺星品牌日,时尚发布全球共鉴! 颜值中药减肥打造健康瘦身核心科技 嘉实价值长青将于12月17日发行 湖北保险市场又添生力军 平安健康险湖北分公司正式开业 大有期货湖南生猪饲料成本“保险+期货”项目赔付2350万元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每年收到报告数十万份 专家: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管趋严

2020-12-08 09:26:12来源:法治日报

去年有效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近四十万份 专家分析

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管趋严

□ 本报记者 陈 磊

□ 本报见习记者 刘紫薇

2019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总计接收有效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39.63万份,全国96.7%的县(区、市)报告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12月3日,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清华大学老科协医疗健康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医疗器械蓝皮书),披露了上述数据。

根据医疗器械蓝皮书的介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已上市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报告、调查、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监测的目的是有效控制产品上市后风险,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疗器械蓝皮书认为,国家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监测,是医疗器械监管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保障医疗器械使用者、患者的健康和安全。目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正在修订中,随着国家医疗器械监管法规政策的持续完善,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管力度将依法进一步加大。

每年收到报告数十万份

监测医疗器械相关风险

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点击进入“医疗器械”版块,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通报”一栏。

《法治日报》记者梳理通报信息发现,2019年全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总计发布3次信息通报。

2019年6月,通报“有粉医用手套风险”。

通报称,医用手套是临床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作用是在医疗操作中保护患者及医护人员,控制感染,其使用广泛,用量大。医用手套受材质和生产工艺的限制,为防止手套因粘连失效,生产过程中通常添加粉末(滑石粉、淀粉或改性淀粉)作为隔离剂。

根据通报,这些粉末“可能造成患者伤口感染及导致医务人员的过敏反应、形成肉芽肿、脏器粘连等并发症。在有粉医用手套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向手套中添加粉末,也会导致环境污染及对操作工人的伤害”。

“建议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和具体操作需求,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选择使用合适的医用手套产品,在临床手术等侵入性操作中慎用有粉医用手套。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逐步淘汰有粉医用手套;暂不具备淘汰条件的单位,可以逐渐减少有粉医用手套的使用量。”通报称。

同年8月和10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又分别发布通报,“关注不正确使用针灸针风险”“关注一次性导尿管球囊破裂的风险”。

这些通报信息仅是我国收集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一个缩影。

医疗器械蓝皮书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在全国收集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为40.27万份。经核实,剔除错误报告后,有效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为39.63万份,其中可疑严重伤害不良事件报告26723份,伤害程度为死亡的报告213份。

《法治日报》记者查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资料发现,2016年,全国收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35万余份;2017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超过37万份;2018年,达到406974份。

此外,2019年,我国不良事件报告县级覆盖率为96.7%,其中,江苏、山东、北京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县级覆盖率达到100%。

医疗器械蓝皮书编委会成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司监测抽验处三级调研员岳相辉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严防严控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的重要举措,也是医疗器械监管的重要环节。

报告遵循可疑即报原则

通过监测提示风险信号

2019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收到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按来源报告分析,使用单位上报357799份,占报告总数的90.27%;经营企业上报数量占报告总数的7.53%;注册人和备案人上报数量占报告总数的2.17%。

按实际使用场所分析,使用场所为“医疗机构”的报告360166份,占报告总数的90.87%;使用场所为“家庭”的报告数量占报告总数的7.09%;使用场所为“其他”的报告数量占报告总数的2.04%。

按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分析,数量排名前五位的类别分别为: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物理治疗器械,临床检验器械,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

此外,医疗器械蓝皮书特别提到,对于事件伤害程度为死亡的213份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均及时进行了处置,督促注册人开展调查、评价。

“经调查核实,收集到的可疑死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均为个例报告,无群发性情形;经分析评价,其中绝大多数与医疗器械的使用无明确关系,仅1.41%的事件与涉及的医疗器械有关联性。”医疗器械蓝皮书称。

岳相辉在医疗器械蓝皮书中称,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是,“对监测数据的正确理解”。

岳相辉解释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遵循“可疑即报”原则,即只要怀疑某事件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就可以报告。因此,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收集到的报告均为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并不能说明伤害与所使用医疗器械之间存在必然因果关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也不代表所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不同种类医疗器械的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数量也不具备直接的可比性。”岳相辉说,“使用量大的医疗器械,其所报告的可疑不良事件也往往比较多;同理,在相同的发生概率下,使用量较少的医疗器械,其发生不良事件的数量也相应地要少得多。”

在岳相辉看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并不能直接反映不同种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也不能直接反映产品风险。简单地说,就是产品不良事件报告数量较多,并不代表其风险高,也可能是使用量较大引起的;产品不良事件发生少也不意味着其风险低。

“一般来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更像大数据分析,通过对不良事件报告的收集、分析,可以评价一段时间内产品的风险水平,得出风险的发展趋势,分析出产品的风险总体状况,并提示风险信号,通过对这些风险信号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可以发现和确认存在的产品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防控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产品风险,达到风险管理的效果。”医疗器械蓝皮书称。

监管法规规章持续完善

提升医疗器械监管能力

2008年1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原卫生部联合发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在我国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

到了2014年6月,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被纳入法规范畴。国务院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时,设专章规定“不良事件的处理与医疗器械的召回”,明确提出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召回等监管制度。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中要求,建立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事件制度,明确持有人监测主体责任,完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

2018年8月,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确定以医疗器械产品持有人不良事件监测为主体开展工作。

2019年1月1日,《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新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各级药监部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使用单位按照新《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可以说,2019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承上启下,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进程中一个阶段性的分水岭。”岳相辉称。

值得注意的是,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也提上日程。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曾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国务院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并纳入上述内容,将加强医疗器械上市持有人,即医疗器械产品提供者对器械负有安全保障责任,保障公众的用械安全。

医疗器械蓝皮书建议,加快推进《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进程,同步开展与条例配套的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修订工作,依法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管能力。

医疗器械蓝皮书主编、清华大学老科协医疗健康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耿鸿武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对医疗器械上市后严格监管,有助于提升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有助于保障医疗器械使用者、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编辑:张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