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20】66个贫困县摘帽背后 贵州省如何对抗“三无标签” 专家:中国加强新冠病毒污染防控 进口冷链食品可正常购买 “三个中心一个基地”落户西安 打造国际商事法律服务高地 纪检监察机关加大函询结果核实力度 严查敷衍塞责 正式施行的出口管制法引外企担忧? 中方回应 历时3年完成 新疆兵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发布 欧美同学会举办首届“双创”大赛媒体推介会 嫦娥五号探测器实施动力下降并成功着陆 将在预选区域开展月面采样工作 首届“世界建筑节·中国”获奖作品揭晓 《寻梦牡丹亭》获“年度最佳建成建筑大奖” 北京成立医学伦理审查互认联盟 《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正式施行 数字经济高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陕西累计营造林3694.5万亩 南京:多管齐下破题“全人”教育 落月在即,嫦娥五号今晚择机软着陆于月球正面 芯片“烂尾”引质疑 人为布局产业无异于拔苗助长 中方将派团参加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委会政治总司长级会议 解构“黑暗中的捕光者” 湖南打好三大攻坚战 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嫦娥五号成功着陆 将在月球预选区域开展月面采样工作 北京:全力做好冬春季院感防控 华春莹:澳方倒打一耙,目的是借这幅画来转移视线 浙江: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 百万年前的“利刃” 是砸出来的还是锤出来的 沿海城市“喊渴” 专家呼吁扩大海水淡化规模 外卖和快递如何平安准时送达 全国中小学联网率达99.7% 美方再宣布制裁中国公司 中方:纯粹是炮制借口打压委内瑞拉和中国企业 中方再谈康明凯、迈克尔案件:有关加公民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 高技术产业链瓶颈问题如何破解?专家:新材料原始创新是关键 各级各类学校将在年内实现互联网全覆盖 满洲里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稳定 内蒙古满洲里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检出阳性8人 湖南宣判一起特大涉黑案 29人被判刑 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过协调联动帮助地方解难题 中方谈澳方对漫画强烈反应:转移视线、回避矛盾、转嫁压力 中国学者研究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取得重要进展 教育部:高校坚持“错峰”原则 安排学生分批次放假离校 中国向全球发布首套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高时间分辨率数据集 近80名滇缅农学家“云上”话桑麻 加强农科合作成共识 孟晚舟被拘押两周年 华春莹再敦促加拿大立即纠正错误 2020国际商事法律合作论坛线上开幕 前11个月公募业绩“逆天”,基金经理却说“放低预期” 指数化投资持续升温,普通投资者如何搭上“快车”? 又一英国品牌倒了!Topshop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汽车板块强势,小康股份再度涨停,一机构抛售1.5亿元丨热公司 机构今日买入这10股,卖出小康股份1.5亿元丨牛熊眼 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162.94亿元,净买入隆基股份7.54亿元 最强“限塑令”倒计时一个月 降解塑料股起飞! 丁真很好,但文旅业发展不能只靠一个小伙|乐言商业 三季度保险消费投诉环比增近9%,你的投保公司上黑榜了吗?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决胜2020】66个贫困县摘帽背后 贵州省如何对抗“三无标签”

2020-12-02 09:29:06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贵阳12月1日电(记者 宋宇晟)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剩余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出列。11月末,记者随采访团走进贵州,看到了当地人真实的生活状态,也感受到这条脱贫之路的艰辛。

记者走进贵州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的万亩茶园,冬季的茶园湿冷异常。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记者走进贵州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的万亩茶园,冬季的茶园天气阴沉、湿冷异常。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与“三无”标签的对抗

历史上的贵州有这样一个标签——“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也因此,贵州被视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在很大程度上,贵州的脱贫之路就是在和这个“三无”标签对抗。

相较于北方,贵州冬季异常湿冷。记者在贵州的5天中,一直阴雨连绵,而走访过程往往要翻山越岭,即便是乘车也常常走盘山公路、过穿山隧道。

“三无”标签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是自然环境,“人无三分银”则是这种环境导致的结果。

面对客观存在的气候、地貌,要解决千百年来的贫困问题并不容易。

即便是贵州省会贵阳市下辖的开阳县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蒋刚住进了贵阳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蒋刚住进了贵阳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易地搬迁

蒋刚是开阳县高寨乡高寨村的村民。他家世代靠重玉米、土豆为生,但因为当地土地石漠化严重,玉米几乎不出种,每年只能巴望着同样歉收的土豆能填饱肚子。

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时,脱贫的办法就只有离开这片土地。

蒋刚2001年就到外省打工了,但这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当青壮年外出,村子就没有人气了,剩下的也多是老人和孩子。

在他的记忆中,村里一度只有两个小孩上学读书,“因为没有人了”。

虽然身在外地,但留守家中的老人、孩子常常让蒋刚忧心。“我们有时候看天气预报家里下大雨会很焦急,担心在家的老人、孩子,尤其他们住的地方又在山里。一年中只有春节回来几天,过节后我一走,小女儿就会哭。”蒋刚当时想,自己要是有能力的话,肯定不外出了。

这样的情况在2018年有了改观。蒋刚一家从开阳县最偏远的高寨乡高寨村搬进了县城里,住进了贵阳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离开了“养不起一方人”的土地。

如今,他在安置小区开了家便利店。对蒋刚来说,每天早晚能接送女儿上下学,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脱贫后的高峰村。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脱贫后的高峰村。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因地制宜

不过,在“地无三里平”的贵州,让所有人搬出大山也并不现实。

一些自然环境没有这么恶劣的地方选择因地制宜,发展各地适合的产业。

曾经的高峰村属于国家级一类贫困村,是贵州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146户561人过着“望天吃饭”的日子。

2018年,张家港市善港村与沿河高峰村建立了整村推进帮扶协议,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高峰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拔穷根”。

工作队入村后,动员在家的几位青壮年,到张家港市参加实地养殖技术培训,路费生活费全免,贫困户罗贤国也报名参加了学习。

面对记者的询问,罗贤国说起养殖鹌鹑的心得。

在他看来,养鹌鹑的成本相对低,但产生效益很快,“养殖的鹌鹑一般三十多天就能产蛋,村里的鹌鹑蛋就销往附近的贵阳、遵义、铜仁等地”。

不过,养鹌鹑也需要技术。“跟养鸡养鸭还是不同,鹌鹑太小,养起来有难度,学习的技术很有帮助。”他这样告诉记者。

去年,罗贤国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数据显示,高峰村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建档立卡之初的34.56%下降到2019年末的0%。

沿河县官舟镇马脑村今年建起了107亩黑木耳示范基地。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沿河县官舟镇马脑村今年建起了107亩黑木耳示范基地。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在贵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今,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出列,188万人易地搬迁。

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在贵州,记者走访的不少地方已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

铜仁万山区旺家社区安置了不少周边易地搬迁的群众,其中配套建设的“扶贫微工厂”,解决了数百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

沿河县官舟镇马脑村今年建起了107亩黑木耳示范基地,种植黑木耳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

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则重点发展茶产业,当地已基本实现“人均一亩茶”的目标。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下一步要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生产优质茶。

村民在贵州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的万亩茶园中。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村民在贵州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的万亩茶园中。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而在2017年脱贫的江口县黑岩村,防止返贫已成为这里的工作重点。为此,当地建立了防贫监测预警机制。

村里将家庭年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户、因病因学刚性支出远大于收入户、因灾突发大病突发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户以及民政兜底保障户等纳入重点监测对象。一旦触发预警,村干部就会通过政策、捐助等形式进行帮扶。

虽然如今贵州省66个贫困县已全部摘帽出列,但毫无疑问,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三无”标签的对抗没有结束。(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