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司法释放创新“红利” 深贫村驻村第一书记的喜忧盼 山东泰安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确诊前2次检测为阴性 “雪域江南”林芝迎来西藏最早新年 国家统计局: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生产由降转增 国家统计局:10月份经济运行呈现四个特点 前10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3% 国家统计局:随着国内经济恢复 生产生活需求对服务业带动在增强 华为、宁德时代正式入局汽车圈 联合长安汽车打造智能汽车高端品牌 前10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 中国人保集团召开战略研讨会 确立“卓越保险战略”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76亿元 同比增长4.3% 晚间公告|11月15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股价火爆的“人造肉”:产业仍小众 技术处瓶颈期 蛋壳深圳实探:租金兑付困难持续,员工称未准时收到工资 本周外盘看点|美疫情恶化复苏遇阻?零售重磅数据引关注 软银愿景和百度资本领投 无人机制造商极飞科技获12亿元融资 疫情担忧重燃道指挫逾300点,财报利好拼多多大涨20% 百亿债务爆雷“前夜”,大股东执意套现14亿有何玄机? 若蓝筹股试点T+0,如何做到风险可控? 永煤违约“黑天鹅”,对股债、银行影响几何? 前三季度北方GDP十强城市:两城超万亿,郑州追赶天津 全年经济怎么走?潜在疫情会有不利影响吗?统计局一一回应 RCEP落地,概念股沸腾,哪些行业最受益?丨火线解读 大咖录丨详解科技板块投资理念 他更看好这两种“龙头” SpaceX航天任务步入常规化 马斯克是否感染新冠仍是谜 中日首次达成双边关税减让安排!专家:RCEP为中日韩FTA提供商谈基础 RCEP签署解读:九成以上税目零关税,部分进口商品降价 有色板块多股涨停,电解铝、稀土价格有望持续修复反弹 全球体量最大自贸区启航!RCEP利好中国稳外资外贸 餐饮收入增速年内首次转正!消费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复苏 保时捷全新Macan纯电版 PP平台打造 抢手! Uber出售旗下自动驾驶部门ATG 推广燃料电池车产业 上海发布实施计划 56个充电桩 特斯拉部署全球最大超充站 上汽大众借途观X对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Jeep自由侠青铜特别版官图曝光 新车销量再度暴跌 法国延长6个月购车补贴 日产全新逍客预告图曝光 搭e-Power增程技术 优化营商环境 广东汕尾释放发展潜能 国家统计局:四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将比二、三季度进一步加快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美方禁止美投资者投资部分中国企业 商务部回应 张文宏:疫苗研发速度加快 科技发展增强控制疫情信心 教材浪费惊人:全国教材循环使用1年,可节约200多亿 张文宏:“快速反应、精准防控、动态清零”三个能力决定是否出现新一波疫情 中国焦点面对面:今冬如何“跑”赢新冠病毒?张文宏给出权威解答 张文宏:不可能彻底杜绝输入性疫情 关注口岸、物流做好防护 场内投资科创板新利器来临 4只科创50ETF今日上市交易 月内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逾300亿元 6只个股均获超10亿元净买入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智慧司法释放创新“红利”

2020-11-16 15:25:23来源:光明日报

智慧司法释放创新“红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成就巡礼之三

公正、高效、权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法治建设追求的目标。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虽然不是目标本身,但却在深层次上推动着这一目标的实现。运用新技术进行智慧司法,不仅带来程序、观念和理论层面的变革,还更深层地影响着法治体系和法律规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智慧司法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全国各司法机关的智慧应用不断涌现,为司法实践带来了全新机遇。

提高程序效率

近年来,“张学友演唱会上逃犯被抓”的新闻,屡屡成为热搜。这些跨越时间得以解决的悬案,要部分归功于人工智能技术。在逃人员的踪迹,通过人脸识别往往会触发智慧警务平台自动报警。

2020年3月,海南首例企业向大海倾倒建筑垃圾公益诉讼案件开庭审理。该案中,倾倒垃圾的频率、范围难以确定,倾倒行为也难以被现场抓获,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检察院多次使用无人机取证固定了证据。

这些高新技术,不仅使个案成就了以前难以完成的工作,更整体提高了司法机关的工作效率。

一直以来,司法效率与司法公正同样影响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实际上,程序效率正是程序公正的核心。

人工智能分担了大量事务性、基础性工作。随着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法律条文和相似案例智能推送、庭审语音识别、要素式智能审判、裁判文书智能纠错等司法人工智能应用,极大提高了广大法官、检察官的办案质效。而大幅提升单位时间内结案数量,也为应对疑难案件争取了资源与时间。

效率之外,追求个案的实体公正是司法实践的价值目标之一。确保实体公正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司法裁判过程中法律适用的平等与统一。但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事实相同的案件在不同法院甚至同一个法院的不同法官中,可能出现相距甚远的判决。这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信息化手段是统一裁判标准、提升审判能力的重要抓手。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类案智能推送系统”上线运行,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自动推送与案情或争议焦点相匹配的类似案例,为法官裁判提供参考。同时研发了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理系统,帮助各个环节办案人员依法、全面、规范收集和审查证据,统一裁判尺度,保障司法公正。

扩大群众参与

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与需求都在不断提升。要想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法治进程,首先需要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信息渠道。

“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成为司法为民的重要方式。人力无法完全覆盖的领域,交给技术完成。以司法部建设的中国法律服务网为例,该网实行“大服务”模式,开通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即时咨询、刑事案件智能咨询等功能,上线微信小程序,办事功能丰富,上线以来累计访问14亿人次,法律咨询1000万人次,在线办事150余万件。

司法的公信力还在于司法公开的广度与深度。

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引起舆论争议的问题不少失之于“说理性不强”。检察机关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决定是如何产生的。

2020年11月10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听证室里,一起故意伤害案不起诉公开听证会正在进行,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作为听证员参与听证。与此同时,此次公开听证通过中国检察听证网向社会公众进行现场同步直播。

让“检察听证”更深入走进公众视野已经写入《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

审判环节,法院建成审判流程、庭审直播、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从审判活动到法院情况、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活动,在各审判环节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截至2020年10月底,中国庭审公开网已累计直播庭审超过984.73万件,观看量超过295.16亿人次。

在人工智能时代,司法公开的内在意涵已经由面向当事人扩大为面向社会公众,实现了个案公开与审判事务公开的有机结合。也应看到,司法公开的深化,有助于司法人员提升规范自律,司法机关的权威性与公信力获得了更为有效的提升。

转变治理理念

技术发展除了带来新的助益与可能,也催生出专属于互联网领域的全新社会关系和纠纷形态,考验着司法回应的“敏感度”。

互联网法院是“互联网+”行动的产物。2017年以来,在杭州、北京、广州陆续设立的三家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部分涉互联网纠纷案件,构建身份在线核实、证据在线提取、信息在线流转的互联网审判模式。其中运用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固证存证手段更是前沿技术在司法领域的深度运用。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法院对网络侵权、虚拟财产、数据权利、网络安全等权利边界、行为规则加以明确,推动完善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司法机制和诉讼制度。

智慧司法的不断深化还为社会治理和司法改革提供了参考。通过对平台矛盾纠纷类型、多发纠纷领域、多发纠纷人群、纠纷处理的方式等数据的深度开发和研究,可以助推社会治理理念向精准实际、宏观微观兼顾转型,最终做出合乎实际需求的治理决策。

目前司法行政大数据已初步形成,与公安部人口库、民政部婚姻库、自然资源不动产库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汇聚各业务数据14.4亿条。有的地方通过大数据应用,形成了法律法规适用频度、部门履职、执法效能等多维度分析评估指标体系。有的地方通过公共法律服务大数据分析,在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有效感知社情民意、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 陈慧娟) 【编辑: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