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认识极地微生物很有意义 “祖国的小朋友”和志愿军叔叔见面了!他们同唱了这首歌…… 专访:中科将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 造福两国人民 中国驻瑞士使馆发言人对瑞士发布《中国战略》文件表态 重庆:5年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近8000平方公里 广发银行天津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赵勇接受审查调查 受降雪及路面结冰影响 全国19个路段公路封闭 用短小故事讲述大党风云 浙江丽水:十七万个井盖有了“电子身份证” 3月22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横店东磁一季度净利预增150%至195% 注册制下中介机构执业需做“加法” 业界建议完善声誉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 73家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6家公司被超百家机构光顾!近10亿元大单资金加仓14只绩优股!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数字人民币技术上可实现小额匿名 区域经贸合作如何开启新篇章?专家:应进一步拥抱贸易自由化 完善配套机制 构建数字人民币支付生态 央行重磅发声: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 专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应出台更有力度的促消费政策 易纲:中国货币政策有较大调控空间 外资险企份额快速提升 业务布局多点开花 6家上市银行年报本周密集发布 工建交三大国有大行交成绩单 区块链圈频现百万元年薪招聘 “现金+股票”仍难觅良才 任泽平就如何应对老龄化回应每经:延迟退休是必然 可每两三年延迟一年 易纲:货币政策有较大调控空间 通胀面前 一些新兴市场央行开始加息 中信证券:提前布局通胀预期拐点 数字经济下期铜金融属性凸显 低碳转型潮将迎新机遇 证券公司主要股东资质获松绑 专家表示将利于公司“进补” 市场波动中很“抗跌” FOF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杨伟民就2035年人均GDP目标回应每经:未来15年 我国GDP大致需要翻一番 校园贷“堵偏门” 机构开好“正门”满足合理信贷需求 中国农业银行成为“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年内5家信托公司扎堆增资 上市公司“大东家”抢占C位 注重安全边际 主被动基金震荡市放缓建仓 隆鼻假体偏斜武汉哪家医院修复好? 三正规 放心美|2020医美信赖先锋,福州爱美尔在行动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3月15日—3月21日) 嫦娥四号完成第28月昼工作 科研成果揭示巡视区石块来源 正好侃球丨CBA全明星赛 宫鲁鸣注入一针“兴奋剂”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总书记这样说 嫦娥四号完成第28月昼工作 科研成果揭示巡视区石块来源 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工作群应多讲干货 少说废话 中疾控主任高福:希望国内2022年初基本达成群体免疫 年内超10地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还有8省份在路上 接种疫苗后能否摘口罩?发现怀孕怎么办?回应来了…… 上海,也有一个动能强劲的“湾区” 外交最前排丨“中美积极的合作关系很重要” 中疾控主任回应“西安确诊病例接种疫苗后仍感染” 时隔4年重回8强,BOBSPORTS助力多特蒙德欧冠征途! 疫情控制住了还要接种疫苗吗?口罩能摘了吗?最新回应来了! “离婚冷静期”效果初显,武汉近六成申请离婚夫妻放弃登记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保护和认识极地微生物很有意义

2021-03-22 12:29:39来源:人民日报

保护和认识极地微生物很有意义(创新谈)

对极地微生物的科学探索,将有助于人类探究生命起源、地球运动等科学命题,推动基础研究的进步

最近,南极出现“西瓜雪”的新闻引发热议——南极某地的皑皑白雪竟然变成了粉红色,像被染上了颜料。科学家分析,这种奇景与一种叫做极地雪藻的极地微生物有关。随着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这种微生物会呈现爆发式增殖,覆盖冰雪表面,降低冰雪对阳光的反射能力,从而加速冰雪融化,扰动南极的生态平衡。

可见,小小极地微生物,却是气候的“晴雨表”,反过来也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对极地微生物展开充分的科学调查,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认知这些生物群落,通过分析它们和极地生态系统的关联,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

从重要性来看,极地微生物的研究价值丝毫不逊于极地动植物。保护极地微生物资源,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南北极有着世界上最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生存于这种极端环境里的微生物,相应具备了独特的生物适应机制,它们往往具备嗜寒、耐盐、耐压等特性,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极地微生物的研究,是人类探究生命起源、地球运动等科学命题的题中应有之义。

极地微生物的现实应用潜能也不容小觑。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深海微生物为例,有的能分离鉴定出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的活性化合物,有的能对石油污染环境进行修复,有的可提取出酶,用于辅助生产洗衣粉。成长于极端环境下的极地微生物也逐渐显露出相似的优势,随着研究日渐深入,它们有望在海洋药物、生物农药、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等领域一展身手。

近年来,我国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步伐。作为极地研究重要内容的极地微生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强化,为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强化极地微生物资源研究与保护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搭建更广阔平台。同时,也要做好极地研究的科普工作,让更多公众了解极地微生物保护的重要意义。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科研人员就远赴寒冷严酷的南北极,从海洋、冰川、湖泊、陆地等环境采集微生物样品,截至目前已分离出了近万株极地微生物。这为我国做好极地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前不久,隶属于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极地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正式上线,将建设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南北极微生物资源保藏库和共享利用机构。用户既能查询极地微生物菌株的详细信息,还能享受极地菌株保藏、鉴定等服务。利用好已有的重要科学成果,让更多极地微生物资源信息公开、服务共享,相信全社会将更加重视、珍惜极地微生物资源。

刘诗瑶 【编辑:姜雨薇】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