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创新产品不断落地 专家建议尽早制定绿色金融规则和标准 “花式”消费贷扎堆 营销噱头博眼球 上市3周年跃居全球第三 原油期货成东北亚油市定价基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图明确 光大证券2020年成绩单:实现净利23.34亿元 同比大增311% 央行部署信贷结构优化工作 “稳、进、改”三字传递政策信号 证券基金机构被敲警钟 穿透式监管威力显现 信贷投放若想“补短板”相关部门需要“出实招” 多家券商抛出置业方案 年内2家上市券商合计斥资37亿元“买楼” 险资四季度调仓新动向:坚定持有核心资产 布局顺周期股 “30·60”目标推动能源转型 光伏产业再迎发展机遇 华夏投顾正式登陆支付宝 多部门密集部署 按下“十四五”开局“奋进键” 国寿去年赚502亿获平安大举增持 28部门发布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 央企煤炭资源优化整合进入收尾阶段 百信银行2020年业绩:总资产规模突破664亿元 金融科技投入超4.4亿元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监管严打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北京地区排查结果公布 风景这边独好——沿着高速看中国 海龟归海!最高检称绝不放纵破坏资源环境非法行为 超速行驶操作不当!黑龙江海伦“3·24”客车侧翻事故公布调查结果 带头抵制新疆棉花的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 28部门发文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和社保线上服务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再出发丨科技让“八闽大地”生长出看得见的力量 “十四五”期间,全面依法治国工作有这些民生“小目标” 有图有真相!华春莹拿出照片:中国美国,到底谁在强迫劳动? 甘肃白银打造绿色循环产业为主体工业基地 预计实现年产值170亿元 我国律师队伍达52万多人 每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约100万件 新华全媒+丨RCEP机遇,你准备好了吗?——权威部门负责人介绍RCEP生效实施工作进展情况 人民锐评:一边赚我们的钱一边使坏,H&M你该掂量掂量了 海报直击丨专访三星堆考古工作站前站长陈德安:出土文物多是碎片 可能是砸坏烧燎后埋下 “旋转烟花”!更高清的黑洞照片公布 中国天文学家深度参与 科技让“八闽大地”生长出看得见的力量 一边赚我们的钱一边使坏,H&M你该掂量掂量了 H&M恶意抹黑新疆棉花,如意算盘能得逞吗? 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英国有关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 再大的遗址一两个人挖 基层文保人手人才两缺如何破解 华春莹拿出照片:中国美国,到底谁在强迫劳动? 生态环境部要求严厉打击各类大气环境违法行为 教师行业门槛不断提高 名校生+高学历=好老师? 国家林草局探索建立野生动植物义务监督员新机制 H&M遭广泛声讨抵制,华春莹:中国民意不可欺不可违 中国冬春季胡萝卜最大出口基地喜迎销售黄金季 构筑新时代中美互动新模式 中方回应美方涉新冠病毒溯源报告言论:政治操弄痕迹未免太明显 外交部就H&M在华引发抵制、布林肯涉华言论等答问 外交部回应美方涉华言论:这三顶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 中新时评:新疆棉花岂能与“强迫劳动”挂钩? 新疆有关同志谈被制裁:不想去也没资产在这些国家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碳金融创新产品不断落地 专家建议尽早制定绿色金融规则和标准

2021-03-26 11:05:14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包兴安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表示,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元人民币。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弥补。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

专家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资金需求巨大,要加大金融创新,让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低碳产业。

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会议表示,把握一个“进”字。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绿色金融标准,创新产业和服务,强化信息披露,及时调整信贷资源配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绿色金融发展已展现巨大的潜力,将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提供助力。政策推动对于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利用好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更好的匹配绿色金融和环保项目之间的对接,则能够更好地利用好绿色金融的助力。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项目的贷款余额及增幅规模位居前列;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债券存量超过8000亿元,居世界第二。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碳减排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银行贷款的支持是不够的,更多的资金缺口需要金融创新,来为碳中和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一方面,银行可以发行承销绿色债券,加大绿色企业直接融资力度;另一方面,促进绿色信贷支持,推动绿色信贷发展。此外,从资本市场角度看,继续推动碳期货等产品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市场出现不少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金融创新产品。如,3月18日,国家开发银行在北京成功面向全球投资人发行首单3年期200亿元“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利率3.07%,所募资金将用于风电、光伏等碳减排项目,有效推动电力系统脱碳,助力实现能源系统跃迁;近日,中国银行作为主承销商,为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发行了国内首单碳中和证券化产品,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风电、水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类项目投放与债务偿还。此外,还有全市场首单碳中和并购债权融资计划、首单绿色权益出资型票据等碳金融产品落地。

“可以通过商业银行信贷的方式,对绿色低碳产业进行支持,也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系统代理销售绿色债券,向客户推介绿色理财项目的方式来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前行。还要撬动股市和债市,通过政府的产业投资来撬动更多市场资源。”盘和林说。

对于金融如何在支持碳达峰、碳中和上发挥积极作用的问题,盘和林建议,要坚持市场为导向,尽早制定碳中和绿色金融的规则和标准,试点碳排放权交易,明确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同时要防止企业通过碳中和来炒概念。

郭一鸣表示,要积极发展绿色债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融资支持;同时,充分挖掘绿色金融发展潜力,加大国际金融合作。

(编辑 乔川川)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