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的“起跳板” 保险巨头否认近日大量赎回基金 助力产业升级 五大领域企业联手筑牢“新基建”根基 “农业芯片”卡脖子,中国种业酝酿怎样的变局? 2月份CPI今日公布:同比或继续负值 两会今日看点: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 人口老龄化在全世界呈不可逆趋势 养老难题何解? 外交部欧洲司负责人召见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就其发表不当署名文章提出严正交涉 3月10日:人代会审议“两高”报告等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 中基协报告:逾六成基民税后年薪超10万 女性占超四成 【两会青年心中有数】教育,培植青少年成长的沃土 【两会国是厅】漫评 | 在传承与创新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乎14亿人“口粮”!代表委员建言“端牢饭碗” 中国流散文物怎样继续追索?国家文物局局长回应 最高检:发现未成年人遭受侵害不报告可追刑责 百姓收入能不能涨?怎么涨?这些重磅表态不能错过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收到代表议案473件 收到代表建议约9000件 猪肉价格下行,机构预测2月CPI同比降0.5% 青平:感受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温度” “农业芯片”卡脖子,中国种业酝酿怎样的变局 外交部:希望各方像中方一样采取科学合作态度同世卫组织开展溯源合作 中国学者:借助人工智能可1秒内精准估算地震震源机制参数 独生子女父母该不该随迁落户 汪洋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听取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情况汇报 审议有关文件草案 老龄化社会撞上独生子女一代 信念如铁,攻坚克难脚步坚 贺一诚:做好相关教育工作是爱国爱澳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吉平:以中共百年华诞为节点,做好革命旧居旧址保护规划和修缮 2021年上半年大学英语四、六级笔试6月12日举行 【两会青年心中有数】教育,培植青少年成长的沃土 最高检创新方式广开渠道倾听两会“好声音” 一朵“云”带来的履职变革--湖南创新“互联网+政协”画“同心圆” 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作出81处修改 议案“成绩单”公布,代表如何提“议”与表“决”? 避免家长群变味儿 校方应带头维护家长群“群规” “代表通道”新变化:“小细节”托举“大民生” 黄建平代表呼吁多维治理惩戒知识产权失信被执行人 埃及前驻华大使称赞中国“十四五”规划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以案说法丨受贿事实中缺乏请托人证言,能否定案? 林毅夫“解题”中国经济三问:航空母舰在风浪中仍能平稳前行 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能否管住“小恶魔” 代表委员支招 以良法善治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外交部就英国对CGTN执照持有方处以罚款等答问 全国政协委员刘焱:幼儿教师待遇不应与“编制”挂钩 外交部欧洲司负责人就英国驻华大使发表不当文章向英方提出严正交涉 国网山西电力公司董事长刘宏新:应支持山西国家电力外送基地建设 “退休父母随独生子女落户”需要资源转移支撑 2.54亿老人,谁来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李惠森:扎根大湾区 港企要抓住时代机遇 第11批中国援巴布亚新几内亚医疗队启程 将助当地建设微创外科治疗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科技创新,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的“起跳板”

2021-03-10 11:03:41来源:证券日报

袁华

今日(3月10日)政协闭幕,两会迎来结束倒计时。在这个时间很短,要素不减的两会上,科技创新每天“露面”N次,始终保持了稳定输出。

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简称规划纲要草案)写明的目标任务。而在2021年,科技创新具体任务指向的,是通往这一目标深化改革诸多方面的第一步。

从2021年到2035年,这是一份涵盖超长时间的工作计划书。在这份计划书上,解决科技创新痛点、难点、堵点,处处都有顶层设计的印记。可以说,对于科技创新,政策给出了最强配置,协同无处不在。在政策的鼎力支持下,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的“起跳板”。

首先,加强基础研究的政策强协同,为科技创新这一“起跳板”夯实发展根基。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健全稳定支持机制为政府工作报告所关注。

“科学计划实施周期过短,部分基础研究领域缺乏长期坚持”的评价,来自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科协主席、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则介绍说,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1504亿元,占R&D的比重为6.16%,与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投入占R&D比重(15%至20%)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3月8日下午,在“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的表态隔空回应了两位院士。

王志刚说,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争取在“十四五”期间达到8%左右。同时,王志刚还把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体系进行重组、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的研究中心、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脑科学等领域的科技创新等重磅事项,都列在了正在推进的工作清单上。在基础研究上,部长与院士的心有灵犀,旁证了顶层设计的重点关注所在。

其次,围绕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科技、产业、金融等支持政策强协同,让“跳跃”兼具活力和耐力。

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事实上,这是“十四五”期间“实施更大力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的“先遣部队”。

对于金融支持创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要完善创业投资监管体制和发展政策。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将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在直接融资方面,“十四五”期间将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提升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功能,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更好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作用。

实际上,多层次资本市场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等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区域性股权市场、新三板市场、证券交易市场分别服务于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大中企业。特别是实施注册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科创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业板,都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契合、更包容的上市机制。

第三,科技人才的吸引、培养、交流等政策,正在向有利于科技自立自强的角度综合校正,这也是“起跳板”自我调节与发展的能力之所在。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使科研人员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的政策等,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十四五”期间,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分享比例。选好用好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此外,尚有诸多涉及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综合性政策一一亮相。

对于重大项目的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将是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对于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则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对于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具体举措为,“十四五”期间,要推动国家科研平台、科技报告、科研数据进一步向企业开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企业使用。推进创新创业机构改革,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还有促进国际科技开放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创新、地方创新等的政策协同安排也已就位。

可以预期,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政策矩阵正在就位中,空前庞大、覆盖广阔的新型科技举国体制脉络已经隐约可见。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科技创新在其中担当的角色很特别,又理应如此特别,这是对未来的回应。

未来,让人禁不住向往、禁不住眺望。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