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在外浙商赚出浙江全省1年GDP,如今他们要反哺家乡了 发改委:鼓励各地出台老旧汽车置换政策 2020广州车展的新车——还真不少! 上汽欧洲自营航线首发 国际化发展再提速 英国呼吁应对“无协议脱欧” 戴姆勒:或损失数亿 一汽丰田版“汉兰达”曝光 11月广州车展亮相 16项研发成果,东风汽车技术实力几何? 大众全球销量达650万辆 在华占比达四成 产业变局加速发生 中国汽车产业如何进阶? 打好扶贫创新“组合拳” 福建省地矿局原副巡视员刘乔陆接受审查调查 王毅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海湾地区局势部长级会议 就海湾局势提出三点建议 中国经济复苏对全球至关重要 我国新冠疫苗研发总体进展顺利 长治高新区管委会原主任张圣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减贫的速度和规模都史无前例” 袁野:抗美援朝开启中国强国道路 让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更全面有力 欧洲德法公共电视台推出纪录片讲述中国抗疫故事 民航局:已累计向中外航空公司发出“熔断”指令70次 第五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结果发布 湛江市政府党组成员陈光祥接受审查调查 生态环境部:已提前完成碳减排目标 努力实现碳中和愿景 今年底“十三五”纲要环保领域9项约束性指标将全面完成 推动政策落实 兜牢民生底线 开源证券前三季度利润总额逾6亿元 超去年全年 转型倒计时 分级基金进入“深水区” LPR报价连续6个月“原地踏步” 专家预计年底前降准降息概率下降 国资委:加快央企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 百亿私募再添新军 “价值派”基金热衷控规模 券商投行招兵买马 保代增近600人 银行布局区块链最“走心” 多家链上交易额超千亿元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结算规则进一步明确 税延养老险产品收益可观 C类产品加权收益率近30% 10月21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LPR报价连续6个月“原地踏步” 专家预计年底前降准降息概率下降 银保监会: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总体平稳 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前三季度四川省GDP同比增长2.4% 第三产业增加值由降转增 银行理财风险评级藏隐患:部分产品实际风险与评级不匹配 客户风险测评“弹性大” 第三季度央企净利润同比增长34.5% 9月净利润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业务不断拓展 券商业绩增长可期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持续高位运行​ 四季度继续聚焦新兴产业等领域 两融标的再扩容 A股规模最大电子ETF入选 平安银行与京东数科达成战略合作 联合推出平安白条卡 央行将发布《金融科技发展指标》 为我国金融科技规划与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基础 9月份用电量同比增长7.2% 7个省增速超10% 从三方面着力打造更有韧性资本市场 在“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和理性 发改委将从四方面发力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金牛私募看好龙头金融股 上市险企前三季业绩稳中有增 估值迎修复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百万在外浙商赚出浙江全省1年GDP,如今他们要反哺家乡了

2020-10-21 13:11:07来源:第一财经

浙江湖州的南太湖新区、安吉余村,在10月中旬迎来了一批考察团。

这个考察团的成员构成,除了长三角地区的浙商,还包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浙商。

今年5月,总投资740多亿元的南太湖新区22个项目集中开工。沿着太湖旁的湖山大道,天能新能源科创中心、迎新科创大楼、绿地上市公司博览中心正在拔地而起。

湖州的生态经济、智能经济产业正在崛起。对商机极度敏感的浙商群体而言,湖州的产业新生态意味着机遇。“这次来湖州,我们既是来学习考察,也是寻找合作发展的机会。”长三角浙商联盟理事长、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表示。

日前,在近200名浙商出席的“天下浙商湖州行”上,现场签约了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44个项目450多亿元。作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地理核心,湖州的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天下浙商湖州行,一方面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一种具体措施体现;另一方面也是给我们广大浙商搭建了一个反哺家乡、奉献家乡的很好的机会。”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浩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浙商作用

浙商对经济的贡献有多大?有报道称,“800万在外浙商每年创造的财富总值和浙江全省年GDP相仿”。这句表述出现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左右。

2019年,围绕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的报道数据显示,浙江有600多万浙商在国内各地经商办企业,有200多万浙商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创业。

今年8月,由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联合署名发布的《浙商的本质特征》一文中,援引浙江省委政研室和省经合办发布的《关于促进省外浙江人经济与浙江经济互动发展的调查报告》,截至2010年底,在全国各地(除浙江本省外,不包括港澳台)经商办企业的浙江籍人员约为600万。

“省外浙商创造的经济总量,达到同期浙江省GDP的80%左右。换句话说,浙商在省外又再造了一个浙江省。”文章这样描述。同时,文章也提及海外浙商数量有200余万。

经过前期酝酿、探索之后,2012年以来,浙江掀起了浙商回归的热潮,引入项目与资金逐年在增加。公开报道显示,2019年举行的第五届浙商大会招引项目总投资额为历届之最,协议总投资达3000亿元以上。

“从某种程度上讲,浙商代表着资源、市场、项目和投资,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10月14日,陈浩在天下浙商湖州行活动上致辞表示。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共有浙江省内外180余位浙商参会,共招引签约项目44个,其中会上现场签约框架协议3个、产业项目12个、人才项目6个,涉及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4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53.7亿元。

谈及为浙商搭建的服务平台,陈浩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浙江省工商联打造了两个品牌,一是“知名浙商天下行”,主要是组织浙商走出浙江,展现浙江人和经济的高度融合发展;第二个就是“天下浙商家乡行”。

据了解,打造“天下浙商家乡行”的平台,意在组织浙商回乡投资考察、创业发展,推动在外浙商与家乡的重大产业平台和重点产业项目“牵手”,积极赋能企业。

对于浙商回归,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余华于2018年就曾撰文分析称,据不完全统计,浙商的省外投资额约有4.5万亿元,相比来看,回乡投资的浙商还只是一小部分,回归的浙商大多以直接投资为主,还没有利用好省外海外浙商的广泛人脉资源。

“因此,要挖掘浙商潜力,就必须进一步完善招引模式、招商机制,进一步整合和加强专业化、社会化招商力量,针对浙商个体特点,量身定制谋划项目,提高招商的精准性。同时,要与时俱进,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余华称。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之下,今年6月,“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和“长三角浙商联盟”相继成立。其中,浙江省工商联牵头组建了“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打造推动长三角企业家共赢发展平台,举行“长三角企业家圆桌会议”,长三角企业家产业链联盟、产业基金、重大产业合作项目等,一批成果正在显现。“长三角浙商联盟”成立,则是搭建一个以浙商为纽带、以长三角地区为主体的互动交流、深化合作平台,汇聚长三角浙商力量,助推长三角地区高水平一体化发展。

陈浩说:“通过这些方式来更好地推动我们长三角一体化,从嘴上说到落地行。”

湖州之长

湖州正成为浙商发展的新热土。

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在“天下浙商湖州行”活动上讲了“一个项目”的故事,“这个项目就是龙之梦旅游综合体项目。2015年5月,上海长峰集团董事长童锦泉先生到湖州旅游度假时,被湖州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所深深吸引,当即决定投资251亿元在湖州建设龙之梦大型旅游综合体”。

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基本建成,全部运营后每年接待游客可达3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亿元。马晓晖说,这几年,像童锦泉先生一样青睐湖州、选择湖州、投资湖州的客商络绎不绝,吉利汽车、中车新能源、泰嘉光电超薄玻璃基板等百亿级项目先后落户湖州。

去年以来,湖州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点,落在了重大项目攻坚和招商引才上,当地聚焦特色招商“靶向标”,通过在上海、江苏等地驻点招商,深度接轨长三角,主动承接科技、人文、金融等优质资源,全力招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地理信息、健康医药等产业和项目。今年1~9月,湖州全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80个、计划总投资3257.4亿元。

陈浩也表示,湖州发展有几大优势,一是绿色发展优势,二是区域位置优势,三是工业发展优势,四是投资环境优势。

“浙商群体一直是湖州最为倚重的力量,不久的将来,湖州将形成与长三角主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实现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的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湖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湖州持续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已经走在全省乃至长三角的前列。

以生态“含绿量”,增强发展的“含金量”,也正在成为湖州的发展新道口。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余明阳在前述活动上表示,未来的中国,将越来越走向城市的性格、定位、风格的分化。这种分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余明阳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湖州在康养、旅游、智能、文创等产业上有着后发的优势,可以与杭州、上海等城市展开错位竞争。“从目前的经济体量上看,湖州可以发展成为小而美的都市。参考国外小而美的城市发展之路,走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软文化发展的道路。湖州的文化底蕴深厚,有诸多的两院院士,在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空间。”

“从承接产业转移角度来看,制造业产业转移至中西部是可行的,但诸如信息中心、精算中心、大数据中心等这些,如果建在中西部也不方便,那么和上海同城化的湖州,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余明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