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90后女硕士乡村支教好几年,她说曾经寂寞得想哭

2019-09-11 15:41:47来源:中国新闻社

作者:周禹龙

残破的教室、寥寥无几的学生、年迈的老师……说起去乡村支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苦和累,年轻人不愿意待。

正在上课的郭蕊(周禹龙摄)

90后郭蕊却不这么认为,在她眼里,“老师不分城乡,为山村孩子传授知识,同样自豪。”

怀揣着“教师梦”,2015年,硕士毕业后,想都没想,郭蕊直接报考了乡村教师——衢州市衢江区太真乡中心小学,它是衢州最偏远的山区学校之一。

正在上课的郭蕊(周禹龙摄)

嫌学校远

一起考进来的教师都没来报到

“虽说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报到后心里有些失落。”郭蕊回忆,那时候的日子很苦。“交通不便很难出山,一起考进来的教师嫌学校偏远,直接走了。”

是一位教书已42年的老教师,使郭蕊坚定了信念。当她迷茫时,老教师说:“小郭,你是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业美术老师,第一个有硕士学历的老师。学校需要你,孩子们需要你,我们都希望你留下来。”

校门口的大风车(周禹龙摄)

这一待,就是4年。4年里,郭蕊渐渐发现,在乡村当老师的生活“不错”。

学校环境变了,如今的小学犹如“童话王国”。安装在校门口长长阶梯上的五彩风车,在微风吹拂下,旋转出一段段快乐的音符,每天欢迎着学生。进校门后,塑胶跑道、篮球场首先映入眼帘,体育设施应有尽有。当然,教室和课桌椅也是新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学生有点“少”。

一堂二、三年级的美术课,偌大的教室只有4个学生——整个小学也才36个学生。

不过,在郭蕊看来,学生少不是冷清,而是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关心。太真乡因距市区远,乡里的孩子几乎都是留守儿童,平时生活由爷爷奶奶负责,容易产生代沟。

“传授知识只是工作一部分,更多时候,我们充当了大哥哥、大姐姐和父母的角色。”郭蕊说,乡村的孩子会胆小些,需要老师无微不至的鼓励。“不上学时,我们就会去他们家看看,和孩子们聊聊天。”

四年下来,每当听到孩子们喊“郭老师好漂亮”“郭老师好”时,郭蕊就感觉“特别甜”。

开学季

只有5名新生入学

今年开学季,辖区有5名适龄儿童将成为学校新生。学校负责人项国仙决定为孩子每人量身定做一份新生入学录取通知书,并将通知书送到孩子家里。

“他们是大山里的留守孩子,到学校领入学通知书不方便,我们想给他们一个有仪式感的入学通知书。”项国仙说。

接到任务后,美术专业的郭蕊开始为孩子们量身定制,5份通知书都是独一无二的,为此,她定了个目标——“让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

因为没接触过这五个学生,郭蕊一开始手足无措。为此,她给每个孩子的家长打了电话,了解孩子的喜好后,才开始私人定制和手绘。

“比如王宇函喜欢飞机模型,想成为科学家,我就在通知书上画了一架宇宙飞船。希望宇宙飞船能带着他实现心中梦想。”郭蕊说,当收到入学通知书,王宇函很激动,反复说着同一句话,“欢迎老师,欢迎老师……”

还有学生朱熙,郭蕊特意给她画了一个童话世界——入学通知书上有着美丽的蘑菇和可爱的小熊。寓意着她能拥有幸福的童年。

五份入学通知书画了很久,送到孩子手上也花了不少时间。从早上到傍晚,太真乡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共兜兜转转大概走了近百公里。但得知孩子们很喜欢定制版通知书,老师们开心得像个孩子:“制作一张入学通知书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孩子们开心我觉得很值得。”

操场(周禹龙摄)

刚来的那段日子,我寂寞得想哭

同样改变的还有村庄环境。水泥路铺到“家门口”后,出去一趟只需40分钟。在衢州城里结婚生子后的郭蕊,买了辆车,出行变得极为方便。

不过,因为夜路有危险,郭蕊基本上也很少出去。一次郭蕊接到家人电话,说孩子突然生病,被送去医院了。正当郭蕊想收拾下行李,回城时,电话那头传来了声音:“开夜路危险,孩子没事,我们会照顾的,你在那边好好工作吧。”

一来二去,孩子几乎由家人带。“老师就是这样,没时间管自己的孩子。”郭蕊说。

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以往一放学只能躺在寝室玩手机,现在随着村里建起文化礼堂和广场,郭蕊会和朋友结伴而行去看广场舞表演,和村民唠唠嗑。

“我们还一起举办篝火晚会。”郭蕊说,现在小学老师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大家有共同话题。“我们经常约见面,甚至把乡里周边的风景都看完了。”

在乡村工作,因为树多,最难受的莫过于被各种小虫骚扰。记者在采访途中,就被一只硕大的蚂蚁咬了五口,瞬间钻心的疼,之后就是接连好几天的大包,比被蚊子咬还痒。

郭蕊却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甚至还当成是大自然的馈赠。郭蕊经常拿着画板带着学生,去学校边的山上写生,让孩子用画笔定格自己的家乡。

上美术课的孩子们(周禹龙摄)

今年是郭蕊教书的第五个年头。一想到刚来时,每天天黑就睡觉,天亮就起床,寂寞得想哭的那段日子,郭蕊觉得,要是时光能倒流,她肯定还是这样选择。

“因为我喜欢当老师,无论未来好与坏,这是我坚持下来的理由。 ” 郭蕊说。

其实在衢州,像郭蕊这样的年轻人,不止少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涌向大山深处,薪火相传着青春梦。

王师怡正在教英语课(周禹龙摄)

正如郭蕊的同事,扎根乡村小学6年的王师怡所说,“师德不分城乡,教育不分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