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师友战友讲述五位戍边官兵事迹:英雄血性 生命界碑 在抗疫中坚定民族共识和国家认同 中方:愿同东盟国家密切协调,为推动缅局势降温发挥建设性作用 江苏建工集团七个在济项目被全市通报批评 一年内数次被罚 为农民工返岗复工下足“绣花功夫”让新一代技术工人增强获得感 【国际3分钟】牛年春节 中国经济真牛! 沈阳煤业集团党委原书记、原董事长林守信被开除党籍 改则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圆群众安居乐业幸福梦 中文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 新春走基层·行走4700米之上|冰雪中,他们守护回家的路 黑龙江两会热议黑土地:保住我们的“饭碗田” 生态环境部:副省级城市应持续改善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远望3号船扬帆起航 开启年度新征程 寻找八路军总部抗战轨迹里的红色密码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公布2021年“作战图” 住新家,话新年,谋新事——鄂西深山马者村滑坡易迁户的心声 持续下降!天津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降至0.65亿立方米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分别同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外交主管部长艾瑞万和印尼外长蕾特诺通话答记者问 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总工程师魏刚被开除党籍 中国出台医保基金使用监管条例:防止“救命钱”成为“唐僧肉” 辽宁省政协原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白月先被开除党籍 嫦娥四号完成第27月昼工作 中美阿三国火星探测器全部抵达火星 航天力量助力北京援冀医疗队集中隔离保障任务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冯斌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国家卫健委积极办理代表建议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辉瑞拜恩泰科称疫苗无需超低温存储 有望扩大供给范围 银保监会: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 东北放开生育有多紧迫?6年人口减182万、小学生减53万 大盘点!比尔·盖茨2021年股票投资组合揭秘|视频书摘 新冠引发心脏疾病或长期存在 多项研究强调出院后护理必要性 云锋基金牵头,西比曼生物完成美股私有化交易 医保基金家底超3万亿,支付新冠疫苗费用没问题 小米汽车专利申请已超800件 尚未深入整机结构设计 押中票房黑马《你好,李焕英》 “爆款收割机”北京文化股价大涨 全市2020年度总结表彰暨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隆重召开 市领导夜查环境污染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 医保诈骗高发多发 公安部去年追缴医保基金超4亿元 我国多地气温将创今年来新高 周末升温至顶点 证监会向14家机构出具警示函 部分问题线索移交稽查 “老父亲用钢丝球给儿刷车”走红,网友晒家中同款:长辈们能有什么“坏心思” 警方通报“辣笔小球诋毁戍边英雄”:涉嫌寻衅滋事罪刑拘 【党建论坛】中国共产党在苦难中铸就辉煌 亚冠最新赛程已无山东泰山 北京国安直接进正赛 国内二手奢侈品消费市场火热,谁的“第一只LV”做了贡献? 天津滨海新区命案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警方曾悬赏 2021年开年各地楼市调控已60余次,房价要降了? 官方: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须近两年内未受行政处罚 最高检称重点监督“网红代言”“直播带货”涉食品安全问题 医保局:去年共处理违法违规违约定点医药机构40余万家 学习党史,构筑起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家属师友战友讲述五位戍边官兵事迹:英雄血性 生命界碑

2021-02-21 09:25:17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家属、师友、战友讲述为国牺牲和负伤的戍边官兵事迹

英雄血性 生命界碑

作者:本报记者 李云舒 柴雅欣 韩亚栋

“请记住5位英雄的名字: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团圆,是他们用分离换来的!”“有人以身许国,才有山河无恙!”……

日前,《解放军报》刊发边防斗争一线官兵先进事迹的综合性报道,首次披露解放军官兵在边境牺牲和负伤全过程,引发舆论强烈关注,人们纷纷表达崇高敬意。

5位英雄的家属、师友和战友告诉记者,边防军人眼前是界碑,身后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他们的人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宁洒热血,不失寸土”。

卫国戍边责任重于天,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留下的战斗口号。

陈祥榕出生于福建宁德,一片红色的沃土。当兵,是陈祥榕从小的梦想。读初中时,他就问过当时的班主任陈臻苏,参军需要什么条件。2019年,陈祥榕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原本有机会去空军后勤部队,但他却说,我想上前线。“他了解到有机会去边疆,虽然知道戍边辛苦,也存在一定危险,但他认为当兵要去就去最艰苦的地方。”陈祥榕的姐姐陈巧钗告诉记者。

参军前有一周集训,当时部队领导表示,看集训情况,如能过关,就到新疆去。为了被选上,陈祥榕每天5点起床,绕县环城路跑步、锻炼,回到家中吃过早饭,再去集训场地参加训练。一周集训下来,陈祥榕脱颖而出,如愿到新疆入伍。

陈臻苏至今还清晰记得,“他很开心地告诉我要去当兵了,而且是边防兵,上前线,很自豪……”

陈祥榕向外公告别,外公叮嘱他,到了部队要听领导的话,要吃苦,不能当逃兵。他说:“男子汉大丈夫,一定不会当逃兵,就算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2020年6月,面对公然来犯、数倍于己的外军和钢管、棍棒、石块的攻击,陈祥榕突入重围、奋力反击,用身体和被砸坏的盾牌保护队友。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战士王钰发现,陈祥榕紧紧趴在营长陈红军身上,永远定格在了保护住营长的姿势。

陈巧钗回忆,弟弟曾说过,卫国戍边责任重于天,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宁可牺牲生命,也决不能把国土守小了、把主权守丢了。

陈祥榕牺牲时只有18岁,距离他在边疆入伍,不过半年多时间,“那个从海边来的少年,永远留在了山的那边”。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

海拔5200米的喀喇昆仑山腹地,四季飘雪、寸草不生,氧含量不足平原二分之一。有人做过计算,在喀喇昆仑躺着不动,就相当于平地负重20公斤行走,脉搏最高可达每分钟150次,连汽车平均动力也要下降30%。

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戍边的艰苦。在这个“牦牛爬不上、鹰都不愿来”的生命禁区,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雪花飘”的喀喇昆仑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句口号穿过时空,跨越山河。

2009年6月,二十岁出头的陈红军从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一听说征兵的消息,他临时“变卦”,踏入火热军营。

“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在一本书中,陈红军特意标注了这样一段话。

曾担任陈红军班主任的西北师大教师刘海健,对陈红军的记忆依然清晰。“最爱听你讲自己在部队的生活,从大学毕业入伍,你在部队一路历练,成为全团乃至全师最年轻的营长。你说带兵最关键的,就是身先士卒、给士兵做好榜样……”

战士夏良回忆,在一次宿营中,河谷深处寒风凛冽,陈红军带着官兵巡逻到达指定点位,宿营地遍地碎石。夜里,义务兵及有高原反应的官兵住进了运输车大厢,陈红军则带着干部骨干在空地上支起帐篷打地铺……

“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从上到下,干部带头,为战士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在战斗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在加勒万河谷的战斗中,有一个片段令人“泪目”: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用身躯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外军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站在最前方、用身躯挡在外军面前的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重伤倒地。见此情形,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

军医韩子伟记得,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成为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历史性画面。网友动情评论:“那支‘同志们,跟我上’的队伍,一直没有变。”

那场战斗后,“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

千年冻土、四季长风,在这钢钎也打不进的土地上,边防官兵用军人的血性和使命担当深深地扎下根,让国旗在这里高高飘扬。

“边关虽苦,但总要有人守。只要边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

肖思远的父亲肖胜松告诉记者,思远参军的想法很早就有了,“2008年,思远才12岁,从电视上看到官兵们在汶川地震抢险救灾,当时他就说,将来也要当兵。”

2015年,肖思远在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汽修专业读书,正在实习的他得知征兵入伍的消息,毫不犹豫就报了名;2016年9月,肖思远入伍,到了祖国西部边陲,那个离家5000公里的地方。

一别近三年。2019年1月,肖思远入伍后第一次回家探亲。进家门时,肖思远穿的是便装,坐下来没一会儿,他就换上军装,在院子里给奶奶和爸妈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肖胜松掏出手机,给儿子拍下了一张帅气的军装照。

在边境冲突中,肖思远发现有战友被围攻,他数次冲向前去,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这让他弟弟既难过又自豪。“俺哥这人打小就仗义。进入部队以后,他迅速实现了从热血青年到革命战士的转变。”

王焯冉和肖思远是河南老乡,同年入伍。“我觉得要是不当兵,我会后悔一辈子。”

2016年,王焯冉瞒着家人,偷偷在网上报名参军,妈妈杨素香是全家最后一个知道的。“儿子搂着我说:妈妈,我最爱你,最舍不得你,所以才一直不敢告诉你。我去当兵,锻炼好身体保护你。”

王焯冉在部队期间经常到炊事班帮厨,部队领导一开始想让他当炊事班班长。“儿子死活不愿意,为了表决心,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不去炊事班帮忙了。用他的话说,男儿当兵就是要扛枪上战场。”杨素香说。

几个月前,在战场上,23岁的王焯冉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那天,他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如果能上场杀敌,我愿站在排头。如果能边防巡逻,我愿优先报名。我愿在此关头奉献出一份力量,请组织接受我的请战……”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的请战书,令人潸然。

去年年底,5位英雄所在团服役期满的战士全部主动申请留队,在英雄战斗过的地方继续战斗。“以前本打算服役期满了就回家。但是,经历了去年的边防斗争,我更加认清了边防军人的价值。边关虽苦,但总要有人守。只要边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战士付忠义说。

因理想参军入伍,凭信念驻守高原。他们不是天赋异禀,而是淬火成铁、百炼成钢。

“我叫杜苹哲,今年19岁,来自吉林四平,今年守边防第二年”“我叫王孟君,今年28岁,来自湖北襄阳,守边防7年”“我叫冯振栋,来自青海西宁,今年19岁,守边防第一年”……在我国长达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线上,在冰封雪裹、空气稀薄的“生命禁区”,在党和人民牵挂的地方,一代代边防官兵赓续中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用青春和热血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本报记者 李云舒 柴雅欣 韩亚栋)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