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夏春平:慈孝文化需要更多年轻人“接棒” 黄河之水 兰州之美——黄河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见闻 中国自主研制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堆核燃料开始装载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郭新双: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呈现五大特点 东方财富副总经理拟减持不超400万股公司股份 内蒙古25家A股上市公司“中考”成绩全部放榜 12家企业二季度扭亏为盈 佳讯飞鸿与百度智能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G时代携手乘风破浪 58家新疆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353.59亿元 超七成实现盈利 四通新材拟收购保定隆达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 股东承诺重组期间不减持 药企如何跨过“无力感”地带? 创新型药企瞄准SHP2,该靶点未来可期? 越野车市场:自主车企要挑大梁? 服贸会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举行 9月6日6时至18时渤海某海域执行军事任务 船只人员禁入 四川一小客车撞上多辆车辆和行人致2死6伤 警方通报 台风预警!“海神”将于8日凌晨趋向我国东北地区南部 “一遍看不懂”的《信条》来了!能让影院继续回血吗? 0×30!北京连续30天确诊病例“零新增” 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节:赋榜样以光亮 予老龄以关怀 共和国首席大检察官的“开学第一课”讲了啥? 中国已与54个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捷克议会参议院主席赴中国台湾地区活动 驻捷克使馆回应 插上数字化翅膀,让服务跨越空间——从服贸会看数字贸易新发展 山西金融系统地震背后:中小银行成了德御系提款机 中外专家“云端”研讨如何讲好“西藏故事” 魏凤和出席上海合作组织、独立国家联合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联合会议 西藏举行公益慈善项目筹募会 华龙一号捷报频传:新核准新开工、海外热试成功 未来生活变啥样?服贸会综合展区看点扫描 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上海揭牌 “中国服务”惠及全球 聚焦“跨国公司视角下的服务贸易便利化高峰论坛” 潜逃加拿大6年的“猎狐”对象谢某回国投案 北京扩大教育开放 就读外国留学生近11万人次 京沪两地法院建立执行联动机制 专家热议中国版集体诉讼选案标准 强调法定公益效率 商务部新增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5家 上合组织副秘书长: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给世界树立了榜样 西南大学整合国际教育资源 搭建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展览展示活动拉开帷幕 中国驻加大使:孟晚舟事件是当前中加关系主要障碍 记者探访2020服贸会旅游服务专题展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单境外展品起运 记者探营服贸会: “山东服务”亮相国际舞台 服贸会来了丨亲,记得好评! 记者探访2020服贸会旅游服务专题展 科技感十足 空中聊服贸丨飞越望京 感受北京国际时尚 【行走自贸区】江苏三大自贸片区差异化发展 共耕创新开放“高产田” 【行走自贸区】全力以赴 烟台自贸片区争做海洋经济发展排头兵 【行走自贸区】青岛自贸片区发挥国际贸易纽带作用 培育产业新模式 【行走自贸区】青岛自贸片区推进自贸港申建 抢占对外开放制高点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中新社夏春平:慈孝文化需要更多年轻人“接棒”

2020-09-06 12:25:22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9月6日电(张斌 陈奕如)“尽孝有一个很重要作用是传承,一方面让我们这代人自己不留遗憾,另一方面也是给年轻人树立榜样。现在部分年轻人缺乏对慈孝文化概念的认知,令人担忧。慈孝,需要更多年轻人来‘接棒’,让他们受到感染,由‘心动’变为‘行动’。”5日,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夏春平在浙江杭州说。

当日,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节主活动——2020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论坛在杭州举行。受疫情影响,这场旨在弘扬慈孝理念的活动较往届缩减了规模。与会的百余人中,“80后”“90后”约占三分之一。

夏春平为当日活动致辞时表示,疫情背景下,亟须一个能够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有效载体,满足民众更大的精神文化需求。“新一届中华慈孝文化节的举行‘恰逢其时,尤显珍贵’。因为‘慈孝精神’恰恰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直抵人心的‘共情力’。”

上述认知,源于夏春平自2016年起,有关爸爸、妈妈的“亲情系列”写作实践。

《爸爸的眼泪》刊发于《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 张斌 摄《爸爸的眼泪》刊发于《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 张斌 摄

2016年春节假期结束后,日常忙于行政事务,近年“很少写文章”的夏春平受《中国新闻周刊》同事约稿,在武汉返京的飞机上匆匆写下《妈妈带我坐公交》《妈妈给我缝裤兜扣》两篇短文的草稿——写作时,曾和夏春平在北京共同居住二十余年的爸爸、妈妈已回到家乡湖北武汉居住,这也让他变成“候鸟”,“几乎每月往返京汉”看望老人。

上述两篇短文以春节期间,八十六岁的妈妈带着夏春平乘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前往医院看望患老年痴呆、长期卧床的爸爸,以及妈妈为自己缝裤兜扣的经过为内容,写实地还原了笔者与亲人共度的时光。

“写这个不需要很华丽的词藻,只要有真情实感,白描、朴实地把它记录下来,稍微修饰一下。我把文章交给《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位副总编辑,文章刊出后反响特别好,这位副总编辑就一篇篇‘逼’着我写。我也很有负担,因为这些文章都是‘10万+’,反应那么好,如果哪一篇达不到好效果,既丢《中国新闻周刊》的牌子,也丢我自己的‘招牌’。现在很多读者还不断地要求我继续写下去。其实我也不敢轻易动笔,因为写这样的文章一定要真情实感才能动笔,它是编不出来的,文章中细节情节都是非常真实的。你做到了,心到了,才能写到。”夏春平说。

2018年过年期间,夏春平看望早已叫不出自己名字的爸爸。临分别,爸爸似是意识到什么,眼眶湿润。看到爸爸留下的眼泪,夏春平联想起过往经历,在回程路上,写下《爸爸的眼泪》一文。文章在有广泛年轻受众的新媒体平台发出。一位读者评论:“感动父子间的情谊,感动父亲多年的付出,感动儿子孝顺的心意,感动细腻的描写,感动细节的捕捉。愿时间走慢一些,愿父母健康长寿。”

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节活动现场。 王刚 摄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节活动现场。 王刚 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夏春平作为中新社赴鄂战疫报道组负责人于除夕前夜回到家乡,与同事一起开展疫情报道。

在武汉“封城”的第42天,夏春平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爸爸走了。深夜前往医院料理完老人后事,夏春平一夜未眠,写下《爸爸在“封城”的子夜悄然离世》一文。

“没有父母哪有我们?我们有今天都是有父母的庇佑,所以现在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和能力,一定要尽孝。尽孝的机会也不是特别多,要趁父母人还健在,等哪天父母走了,你尽不了孝,会成为自己终生的遗憾。”夏春平说。

《妈妈带我坐公交》《妈妈给我缝裤兜扣》《陪爸爸过年》《爸爸的眼泪》《我的妈妈不认输》《爸爸在“封城”的子夜悄然离世》《墓碑前,妈妈送爸爸一束山茶花》……透过7篇朴实的文字,夏春平不断记录着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回忆与情愫。

夏春平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希望这些文章能够唤起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共鸣。“如果我们的父母在,就尽量用自己最大的力尽些孝。这是一个成年人最基本、最应该做的。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敬,很难想象他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对自己的职业如何敬?‘人之初,性本善’,人最基本的善,首先就是对父母。这是一切善的原点。”

据悉,2020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节由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和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慈善家杂志社、杭州云林公益基金会支持。(完)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