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开新边疆】雪域高原之上,这是他们幸福生活的模样 江苏大丰法院被指作虚假裁定致执行三年无果 律师:裁定未送达即未发生法律效力 海南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易向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王毅强调各国都不应干涉别国内政 山西吸取襄汾坍塌事故教训 开展城乡建筑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历史陈列馆开馆 黑龙江省供销联社原党组副书记王桂芝被双开 全球最大裁判文书资源库文书总量突破1亿篇 王毅:中欧要努力做好六件大事 中国外交部:今天的美国外交已经沦落为恐吓外交、谎言外交、制裁外交 交通运输部部署全力做好冷链物流渠道疫情防控 广西划分4等级提高交通运输防洪防台抢险救灾能力 揭秘生肖牛年邮票——《辛丑年》特种邮票开机印刷 前7月劣Ⅴ类水体清零!粤港澳大湾区的治水“密码”是什么? 天津通报6起“小金库”典型问题 综述:快捷通道成中韩抗疫合作亮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会议开幕 聚焦疫情及饥饿问题的应对与恢复工作 王毅:中方愿同各方共同推动联合国重整行装再出发 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外交部就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涉华言论、印度前总统去世等答问 河北于9月1日起对115种资源征收资源税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赞赏菲政府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关键课程”,“不可替代”!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谈思政课 “健康中国行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标识标语等 中国学生迎秋季开学 “抗疫天团”讲授“开学第一课” 从柬埔寨搭乘航班赴华的中外籍乘客须“持码登机” 国务院扶贫办: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落月2453天,嫦娥三号“退役”后再获新成果 科技部出台规定遏制违规科技活动 覆盖6大类主体64种违规行为 新固废法施行 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两部门:确保不因灾情等突发事件影响如期实现全面脱贫 四川通报5起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典型案例 穗一公寓日本籍住户新冠初筛阳性 全体住户将检测 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墨脱,班禅与茶场负责人的一场对话 王毅: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捷关系的政治基础 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副书记、监事会主任王桂芝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国官方施行新规 对科技活动违规行为全覆盖零容忍 世行内部人员违规操纵《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排名 中方:敦促开展内部调查 四川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专题展开幕 活佛培训班开班 人民网评:开学第一天,祝福中国! 那些曾“上天”的种子“落地”后都干了啥? 王毅:中德需共同承担起三大任务 蓬佩奥再借数据安全问题抹黑中国 华春莹:人应该有起码的诚信和廉耻心 福州新区获批成立五周年:年均增速10.1% 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王毅谈欧洲之行的三点重要共识 财鑫闻丨科创板“中考”成绩出炉!165家公司上半年净利124亿,机构加速入场 美助理国务卿公开提及对台“六项保证” 外交部回应 征集令!“健康中国行动”标识征集活动即将开启 这三点信息很重要 让消费扶贫托起“稳稳的幸福” 第二十二届工博会将于9月15日至19日在上海举行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幸福花开新边疆】雪域高原之上,这是他们幸福生活的模样

2020-09-02 09:41:21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董淑云 王若怡 邢明):“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在家喻户晓的歌曲中,离天空如此之近的西藏,充满着令人向往的神秘色彩。

一到西藏,整个世界都会变得豁然开朗。这里的日头很毒,晒黑了面庞,晒熟了青稞。这里的风总是呼啸,吹裂了皮肤,吹壮了牦牛。有时候一片云飘来,原本的晴天便会顷刻间落下雨来,浇绿了山林,浇皱了湖泊。

8月中旬,“幸福花开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走进西藏自治区。西藏站分为山南和林芝两条采访线路,来自中央及地方的网络媒体编辑记者将兵分两路,先后走进山南市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扎杂村、林芝市巴宜区布久乡杰麦村、林芝市朗县朗镇冲康村等地,近距离观察西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真招实效,讲述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守边护边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

边民吃上旅游饭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西藏是属于雪域高原和高山草甸的,但有着“山南十里画廊”之称的勒布沟却截然不同,这里原始森林郁郁葱葱,随处可见嬉戏的猴群和飞鸟。

穿过阵阵雾团,一番与雪域高原完全不同的景象浮现眼前。

山间时有瀑布溅起水花,淌成潺潺的清澈溪水。你甚至能看到野生猴子出没于公路两旁,牦牛走在路边,悠悠然地目送着一辆辆汽车离开。

在崇山峻岭间的云深处,一栋栋整齐而别具门巴民族特色的楼房映入眼帘。这里便是山南市麻麻边境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

麻麻边境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于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建民房62户,其中整体搬迁户40户、就地改造15户、穿衣戴帽户7户。小康示范村建成后,麻麻乡党委、政府引导群众开办了4家农家乐、5家餐馆、5家茶馆、5家商店和5家民族特色产品销售点。

如今,麻麻乡实现了“饮水引进家、厕所修进家、网络迁进家、道路修到家、人畜分了家”,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先后被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麻麻乡一直往南,便来到了位于错那县西南部的勒门巴民族乡。勒门巴民族乡南与印度接壤,西与不丹毗邻,是全国主要边境乡镇之一,也是少数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2017年,勒村新型特色城镇的建成使得勒门巴民族乡成为继鲁朗小镇后西藏第二个特色小城镇。勒门巴民族乡属于半农半牧乡,这里平均海拔2350米,因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独特,可以种植出上等的高原茶。因此,旅游业和茶叶成为拉动全乡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

如今,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勒布沟麻麻乡、勒门巴民族乡,徜徉在这“天然氧吧”中,当地农牧民群众也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富裕路”,过上了“新生活”。

集体经济促脱贫

从林芝市区出发,顺雅鲁藏布江蜿蜒而下,行驶100公里后到达米林县派镇吞白村。这里坐落着当地颇有名气的公尊德姆农庄。

2016年,外出打工的德吉旺姆回到老家吞白村,曾做过茶馆服务员,开过商店,做过农产品收购的她攒下了一肚子生意经。回到村里,她发现邻村的旅游业发展得有声有色,吞白村虽处在观看大峡谷和南迦巴瓦峰的最佳位置,却没有被利用起来,村民的收入来源还是依靠青稞和小麦种植,和邻村的经济水平一下子有了差距。

“心有不甘”的德吉旺姆找到村委会,提出开办生态观光农庄的想法,得到村里的大力支持。

按照“党支部+能人+贫困户+本村村民”的入股模式,德吉旺姆出资占股25%,村里占股15%,其余60%股份分给村民。2018年3月,3900平方米的公尊德姆农庄正式投入营业。2019年,总收入达到260万元,纯收入170万元。

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提供给村民的就业岗位也越来越多了,每逢旺季都需要雇佣近50位村民,其中服务员岗位的薪资也能达到4500元每月。

平均海拔约3000米的地方能种植什么呢?距林芝市区36公里的久巴村,这里村民们的幸福路上种满了草莓。

“以前家里种青稞,一亩地的年收入也就四五百块钱,如今一个草莓大棚一年最少也能赚2万块钱。”久巴村的第一书记多布杰介绍。

久巴村共有28户123人,以前村民收入主要来源靠砍伐林木、挖松茸等林下资源,相关政策变化后,久巴村开始探索发展种植业。

2009年,久巴村草莓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合作社吸纳16户贫困户60多人参与。2010年,久巴村实现每户一座温室大棚,户均增收达3万元。

靠着种植草莓,2016年久巴村全村实现脱贫,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147万元。

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久巴村的草莓又大又甜,村里草莓飘香,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品尝草莓,于是久巴村也顺势发展起了旅游业。

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特征,吞白村和久巴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充分释放出当地经济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搬迁后迎新生活

从西藏山南市措美县出发,汽车驶过蜿蜒的盘山公路,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垭口,迎面而来的便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湿地——哲古草原。

从哲古草原一路向西,一幢幢崭新而富有民族特色的藏式楼房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这里便是位于高原牧区深处的扎杂村。

  向北望去,还能看见远处山顶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一些木石结构的低矮房屋。

“高、密、脏、乱、差”,这是扎杂村村民对过去村子的评价。

2018年元旦,扎杂村搬迁安置项目落地,扎杂村党总支部书记扎西平措和同事深入宣传和讲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逐一走访、一对一讲解,把新房屋结构、功能、户型等反复、细致、耐心讲清讲透,最终确定了169户788人作为扎杂村异地搬迁扶贫对象,其中建档立卡79户290人。

如今,扎杂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内水、电、路、讯、网等设施全部配套到位,入户道路与主干路互联互通。村里还修建了污水处理站、文化休闲广场,安装了195盏路灯,铺设草皮1万余平方米。2020年6月,告别山顶上“摇摇欲坠”的老房子,村民们搬到了生活便利、安心舒心的新房子里。

在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北麓的隆子县,走进这个高寒边境小城的“菜篮子”工程园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高标准蔬菜大棚映入眼帘,大棚里青椒、青瓜、番茄、葡萄等蔬菜水果长势喜人。

“我是从雪沙乡普卓村搬到隆子镇叶巴村搬迁安置点的,现在我和妻子都在这里工作。”村民群培是隆子县“菜篮子”工程园区的一名技术工,在搬迁之前,群培一家四口家里只有一亩地,由于群培身体不太好,收入来源主要靠妻子在外打工。

搬迁到安置点之后,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群培和妻子正式来到了“菜篮子”工程园区工作。群培家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之后,居住条件不仅得到了改善,收入也增加了。2018年,群培一家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

如今他一个月能有5000元收入,妻子能有3500元收入。在园区,群培认真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和农机具使用方法,很快便成为技术骨干,还当上了小组长。

2019年该园区对37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每人分红1000元,已实现90人就业。

从山顶搬到平地,等待着搬迁群众们的是更便利、更安心的生活。在山下,他们能够就近就业,上学、就医都更方便。搬下山顶,更踏实、更舒心的好日子更能紧握在自己手中。

传统产业新发展

西藏是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农牧产品也不断闯出一条创新路。

青稞,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农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粮,也是少数能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生长成熟的谷类作物。如今,小小的青稞已经利用自身的优势实现了“华丽转身”。

通过土地流转、青稞粗加工等,巴嘎村村民积极性不断提高。巴嘎村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羌纳乡,全村现有农牧民82户269人134人,2019年经济总收入579.2万元,人均纯收入为2.15万元,现金收入2.12万元。

冲康村地处雅鲁藏布江北岸,主要种植青稞、小麦,主要经济林作物有核桃、苹果、梨、花椒等。

最让冲康村出名的是村里的那片千年核桃林。它既是村里的核桃种植园也是国家3A级景区。核桃林内绿树成荫,风景宜人,里面最壮观的要属那棵树龄最老的核桃树了。据冲康村第一书记甄平介绍,这棵“核桃树王”已有2100年之久,需要12个人手挽手才能合抱住。

“依托我们周围的旅游资源,我们开办了线下售卖核桃的集市,并优先售卖村里8户贫困户家里的核桃。”朗县朗镇人民政府一级科员杨子安说道。

2020年2月,当地核桃特产店正式上线,之后又开了多家淘宝店及微店,线上销售单价(每斤)在20-35元。截至目前,销售金额4万多元,分别销往浙江、重庆、广东、上海、河南、江西、四川、辽宁等地。

走过雪山草原,看牛羊成群欢腾奔涌,随着海拔的上升下降遇见千百种模样的西藏。如今,在蔚蓝的天空下,在这片广阔的雪域高原,人们正努力建设着自己的家园,用虔诚与勤劳开拓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