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红了 日子甜了(东西部扶贫协作一线探访) 通讯:彝族军人布哈扶贫的“五件事” “强制休假”如何真正落地 专家:尽快推动落实 “光盘”返现、剩餐罚款、“半份菜”……各地推出节约粮食新举措 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工作启动 强化监管防腐败 中共广东省委全会: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中国专家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启动 深圳:让青年更好地“向上生长” 应保尽保 帮扶困难群众渡难关 “蜗牛奖”让更多公职人员引以为戒 职工医保门诊费用拟纳入报销 报销比例从50%起步 千方百计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祖国大陆离台湾最近铁路进入通车“倒计时” 广西发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沿海沿边区位优势 2020文明养犬宣传周启动仪式暨北大青鸟宠物培训中心专委会成立仪式在沪举行 资本市场成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三大数据勾画创业板注册制首日新气象 18家“新秀”亮相细数六宗“最” 广发银行发布自贸区(港)综合服务方案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步入新时代 8月26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大北农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2556% 重庆银行明日上会 19家银行等待登陆A股 央行:以LPR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成效显著 上市券商高管变动潮:年内28家券商的72位董监高职位调整 5家迎新任“掌门人” 央行:为市场主体减负与商业银行利润变化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年内银行领罚单已超2000张 涉房贷款违规是“高发区” 8月26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新三板精选层“满月”在即 提高流动性相关政策持续推进中 上周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4% 创近15周最低水平 苹果期货结出丰硕“扶贫果” 护航2000亿元大产业转型升级 央行:货币政策保持“三个不变” 企业滚续发债对冲到期 信用债发行回暖 市场风格快速切换 基金业绩排行榜生变 证券类私募瞄准创业板改革红利 多家百亿元级私募积极参与打新 2000万新基民“90后”成主力 第三方渠道争抢年轻投资客 央行: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7万亿元 央行传递明确信号 货币政策以“三不变”应“变” 光明乳业董事长濮绍华:变化才刚刚开始 光明速度会越跑越快 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线” 国金证券升级App提升交易体验 提振服务业“硬核”举措密集出台 以“真金白银”让服务业恢复“元气” 上投摩根70亿元转让49%股权 首家纯外资公募基金呼之欲出 二季度阳光私募持仓大揭秘:斥资逾180亿元,现身266家公司 税收助力长三角一体化提档升级 长城证券上半年实现净利6.67亿元 同比增长34.18% 央行:7月份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发放贷款新增1.02万亿元 车险综合改革加速度 手续费上限下探至15% 大行小微贷款任务有望超额完成 银行应对不良上升工具足 央行:货币政策“三个不变”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碧桂园年中报:现金余额占总资产比例达10.5% 广州白云区云湖花城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龙光集团2020年中期业绩保持高质量增长 世茂上半年合约销售额达1104.8亿元同比增长10%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樱桃红了 日子甜了(东西部扶贫协作一线探访)

2020-08-26 12:26:53来源:人民日报

樱桃红了 日子甜了(东西部扶贫协作一线探访)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落别布依族彝族乡牛角村,樱桃基地里游客络绎不绝。

“一棵树能产30多斤樱桃,一斤能卖几十元。”在辽宁省大连市援建的这个樱桃基地里,贫困户李金美边务工赚钱边学技术,“准备把家里的荒地也种上樱桃。”

前几年,樱桃产业在六盘水发展不理想,借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六盘水引进大连的樱桃种植技术和品牌,解决当地樱桃种植的难点,樱桃产业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贫困群众的日子,也随着这个红火的甜蜜产业甜了起来。

截至目前,六枝特区已有1230户、4960人因大连樱桃获益,其中贫困户484人,带动年人均收益1200元。

引进技术,激发信心

“前些年,当地种樱桃的农户不少,但种植分散、品种老化,花多果少,裂果率高,品相不好,甜蜜产业难以让群众尝到甜头。”六枝特区大用现代农业产业园主任张远斌说。

眼看效益不高,当地群众灰了心,不少果园撂了荒。在六枝特区挂职的大连干部刘丕锁想:“大连樱桃很有名,品种好,还有技术,说不定引进来能行。”

一番沟通、对接后,大连市组织技术力量前来支援。

“这边海拔高、温差大、光照多、雨水足,适合种樱桃。”到牛角村实地考察后,大连佛伦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张桂荣发现,种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技术不到位,“光让樱桃树猛长枝子,哪还有养分结果子?”

说干就干,由大连市援建的樱桃基地很快就运转起来,整齐划一的樱桃片区,大小不一的樱桃树苗,采用精准控制的滴灌技术,“没想到樱桃种植有这么多门道!”牛角村村民王兴琴说。

精心管护之下,基地的部分樱桃今年5月开始挂果。樱桃成熟后,随手摘下一颗入口,肉肥汁多,酸甜适中。

“大伙儿的疑惑没了,确信大连的樱桃也能在这里开花结果。”看着群众对樱桃产业重燃信心,刘丕锁趁热打铁,“区里又投了资金,协助基地扩大规模,做好育苗,争取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

倾囊相授,培训指导

“发芽前,先修剪整形,再施生物有机肥,能加快吸收、改良土壤……”临近中午,大连农科院专家潘凤荣的课还没结束。

大连樱桃试种成功,基地也扩大到了100亩,仅苗木就超过12万株。这么大的规模,仅靠三两个人管护,有些捉襟见肘。

在六枝特区扶贫办主任张斌看来,这是个推广樱桃种植技术的好机会,“我们从本地的农业部门、种过樱桃的乡镇抽调了14个人到基地跟着学习,又从周边挑选了10名村民到基地务工学习。”

村民杨朝凤就这样来到了基地,她家之前也种过樱桃。“以前种下去就等着摘果,再没怎么管过。”直到听了专家的讲解,她才恍然大悟,“什么时间修枝、拉枝,什么时间施肥、打药,都不能马虎,不然果子就可能有问题。”

为了给当地培训技术队伍,大连市定期选派樱桃专家奔赴六盘水,开展樱桃技术指导和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相关人员超过500人次。

大连樱桃适应性强、裂果率低、经济价值高,加之技术推广力度大,六盘水樱桃产业逐渐形成规模,从牛角村走向更多乡村。

“仅在附近的大用镇、牛场乡,种植面积就超过1.8万亩。”苗木全部出自张桂荣所在的樱桃基地,他说,“接下来两年,六枝特区还会推广3000亩,我们已经把苗木都备好了。”

牵手农户,助力增收

谭学军是牛场乡箐脚村人,去年脱了贫。脱贫不脱政策,为了稳定脱贫成果,当地党委和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请来农业专家考察后,大连樱桃成为箐脚村发展产业、促进稳定增收脱贫的第一选项。

“村里开了院坝会,想让大伙儿流转土地,合伙种大连樱桃。”这种模式,谭学军听说过,但没见过,跃跃欲试,“收益账是明摆着的,算算就知道。”

一散会,他就找到村干部,表示愿意跟着干。村里最终流转了119亩土地,覆盖全村刚刚脱贫的60户贫困户。

樱桃苗栽种前,大连市农科院特地派出专家,到乡里统一组织培训。栽种完毕,张桂荣绕着山路,隔三差五去指导。

浇水、施肥、拉枝……种过果树的谭学军,跟着张桂荣学了半个多月,就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技术。自家地里的大连樱桃,今年头一次挂果。

村里的樱桃基地运转不错,需要的人手也不少,最忙的时候一天要20多人。“在这儿务工,一天能挣100元。”加上土地流转费和年终分红,仅依托大樱桃产业,谭学军一年到手的收入就超过1.3万元。

望着成片苍翠的樱桃林,谭学军相信来年会更好。

本报记者 刘洪超 苏 滨 【编辑:王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