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七个冷知识:是情人节还是单身女子的节日?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我国生态气候总体趋好 台风黄色预警继续发布:“巴威”强度继续加强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将打造首个国家公园生态图书馆 打造政协委员在大湾区履职平台 广东湛江政协有新举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万象宣言(全文) 重邮副校长: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尚存六个薄弱环节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现免备案异地就医结算 “北斗”应用规模显著扩大 在多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响工程建设“新会战” 76项重点工程将开工 三峡水库以上水库群发挥拦洪效益 减少受灾人口约40.1万人 “说好的暴雨为何迟迟不来?”天气预报背后的误读 中国华北地台首次发现赫德虾类 产业生态赋能平台上海成立 助推医疗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发表声明:支持澜湄合作与“陆海新通道”建设开展对接 林郑月娥:香港特区政府将锐意保持海陆空运输枢纽地位 亮亮百姓“粮仓家底”——专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 河北对天下第一关城台进行抢修加固 新华时评:共饮一江水 命运紧相连 探索“等外”有了新的立法依据|民法典与检察工作 江西成为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开学第一课:爱惜粮食 漫画“八不准” | ②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 四川省资阳市委原书记陈吉明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增产又增收 全国粮食加工转化率今年将达88% 青海首次发现中国一级保护植物玉龙蕨 【100秒漫谈斯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何而来? 珠澳口岸恢复开放粤澳两地牌车辆正常通关 王毅同匈牙利外长会谈: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 高唱战歌抗洪魔——江西省鄱阳县人武部抗洪抢险记事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4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专家:洪涝灾害影响有限,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 “绿灰白”破解城市内涝之“囧” 湖南通报洞庭湖污水直排等问题 56名责任人被问责 接种三针抵御四型病毒 全球首个戊肝疫苗有何“绝招” 王毅:匈牙利外长率先访华,具有标志性意义 因为一句承诺 农民赵光怀默默看守汉代古墓群23年 2019年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超7000亿元 专家论“坡地村镇”:巧化“两难” 提高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环境部:7月“2+26”城市降尘量同比下降8.1% 中国外交官段洁龙当选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关于澜湄合作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接合作的共同主席声明(全文) 中国保持开放 没有“简单报复”在华美企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启用 首批2000多名学生搬迁 无需缝合自动降解 新型人造皮肤破解大面积损伤修复难题 中纪委评“大贪巨贪”官员:就是一财物保管员 中国政府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南苏丹为中国公民答疑解惑 天津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为菲律宾输入 《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 重点治理不文明行为 首趟“湾区”号中欧班列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七夕的七个冷知识:是情人节还是单身女子的节日?

2020-08-25 09:42:31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5日电 最近几天,七夕节无疑是个热门话题,年轻人乐得多了个约会的节日,很多商家也瞄准商机,希望趁机大赚一笔。

如今,七夕往往被视作“中国情人节”。说起来,从古至今,它也确实是个无比浪漫的节日,包括爱情主题在内,其内涵远比许多人了解的还要广泛。

冷知识一:七夕为何又叫“女儿节”?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七。

资料图:中国传统七夕节临近之际,江西省婺源篁岭以“乞巧”为主题,回归传统节庆本意举办“鹊桥相会”、“牛郎溪边会织女”等活动迎接七夕。王健 摄

这个节日还有许多名字。古代,它的一些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由于节日的历史十分悠久,形成了种生求子等各种习俗。还衍生出许多好玩的谜语,比如有一道谜语题目是“月露良宵拜魁星,老牛庆生也不迟”,其谜底就是“七夕节”。

冷知识二:它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何关系?

七夕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搜神记》中,则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演绎成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

不过,这个传说发生在农历七月初七,也跟古代人们观察织女星与牛郎星(牵牛星)的行动有关,古人借此可以了解秋天到来。

据古籍记载,在当时的七月黄昏,织女星正好升上一年中的最高点,清晰可见。此外,织女星旁两颗较暗的星星位置,形似一个朝东方开口的样子,朝东方望去,则可见“牛郎星”。

所以,综合种种资料来看,有人认为,七夕时会有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也与时令与天文景象的观测有关系。

资料图:南京江宁横溪街道田野上的植被经过当地村民的精心制作,用灌木、油菜、小麦组成了该幅“董永与七仙女鹊桥相会”图。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冷知识三:这是单身女子的节日?

如今,七夕以“中国情人节”为人们熟知。但也曾有观点认为,这本是单身女子的节日。

这种观点认为,在中国古代,七夕节应该是单身女子最快乐的一天:在这个时候,她们可以着盛装大大方方地走出去与姐妹们聚会、玩耍。

民俗专家王娟则表示,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在古代,七夕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乞巧,大多是未婚女孩过这个节日。在一些地区,这一天要为女孩儿举行成年礼。

冷知识四:“乞巧节”如何“乞巧”?

说到七夕“乞巧”的主题,比较流行的游戏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等等。

穿针乞巧始于汉,在后世特别流行。《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还有一种方法是“浮针取巧”。王娟介绍,女孩们会提前一天准备好一盆水放在院中,翌日水面会留有浮尘。然后,女孩们把针放进去,等太阳出来后观察针的投影。

资料图:图为民众体验投针验巧。

后来,“乞巧”逐渐偏重女性参与。古代女孩拜织女,也是“求巧”。有时会通过一些竞技类活动选出手巧的女孩。

冷知识五:为啥此时晒书、晒衣服?

种种传说外,此时也曾有晒书、晒衣服的习俗。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轶事。其中提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七月七日这天,东晋名士郝隆跑到太阳底下躺着。

有人问他,为啥这样做?郝隆来了一句“我晒书”,暗戳戳秀了一番自己的学识。

七月七日晒书、晒衣服原本只是一项风俗。在魏晋时期,北阮有一些富裕人家也会趁机“炫富”,晒出来的衣服质地特别好,光彩夺目。

阮咸是“竹林七贤”之一,也很淡定地拿竹竿挑着一件旧衣服来晒,别人看了特别好奇,他却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冷知识六:最出名的应节食品“巧果”

如同冬至的饺子、清明时的青团,七夕也有应节食品,其中最出名的一种叫做巧果。巧果主要用油面糖蜜等做成,花样很多。

资料图:图为身着汉服的姑娘们展现了属于七夕最传统的节日文化内容——祭星乞巧。中新社记者 刘可耕 摄

古代,巧果有许多好听的名字,比如“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到了宋朝,市面上已经可以买到七夕巧果了。

把白糖糖浆和面粉、芝麻一起和好,拌匀后摊在案板上捍薄……再经过油炸等一系列工序,巧果就做好了。心灵手巧的女子,可以把巧果做成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造型。

当然了,历史上不同朝代,在七夕这一天也有不同的食俗,《唐六典》中就有“七月七日加斫饼”的说法。

冷知识七:七夕能说“节日快乐”吗?

总的看来,七夕的内涵远比“爱情”丰富,有着求子、乞巧、祈求丰收等多种内容。

七夕无疑是一个吉祥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为情侣们送上祝福。或许是考虑到节日的爱情主题,也有人调侃,不适合对单身人士说“节日快乐”。

“在七夕这一天,说节日快乐可以。”王娟认为,但这确实就是一部分人的节日,不过节的也就不用说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