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蓝皮书:未来机器人或取代法官撰写判决书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王中印接受审查调查 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丨渔家少女笔下的渡江战役 美从阿富汗撤军应对“中国挑战”? 中方:根深蒂固的冷战零和思维 华侨大学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宣讲活动 内蒙古:新冠疫苗流向清晰可查 总体国家安全观系列丛书发布 严肃话题“破圈”成为“必修课” 北京今年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 王毅同西班牙外交大臣冈萨雷斯通电话 民建福建省委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 陕西省开展黄河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情况工作调研 今天起,这部重要法律正式施行! 湖北省“国家安全教育云基地”上线 让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 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艺术家推荐计划(首批)揭幕上线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1例 其中本土病例1例在云南 我国生物材料创新合作平台成立 用力过猛的幼儿超前教育被喊停 家长焦虑如何缓解? 中新网评:谁才是涉疆虚假信息宣传者? 美官员再出“中国威胁论” 中方: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 外交部就日本核废水排海、郑国恩继续造谣新疆等答问 新华全媒+|万里春耕图——走进全国春耕备耕的壮美画卷 供销总社: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 中国北方上演“黄沙蔽日” 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就日方作出福岛核废水排海决定提出严正交涉 教育部要求加快把制止学校餐饮浪费纳入制度化、长效化管理轨道 青海首次立法全面禁止猎捕旱獭等鼠疫疫源动物 天问一号拍火星的相机不一般:200千米开外明察秋毫 反垄断重锤砸向成品药 扬子江药业罚7.64亿意味什么 宁夏启动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工作 扬优势补短板 清华“魔镜”为中国生命科学赢得宝贵先机 “北斗掉线”的锅,该由北斗卫星来背吗?专家详解 上海建成城管执法对象的综合数据库 “智慧城管”建设提升监管水平 官方:将加大反垄断重大案件查办力度 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将在南京召开 月壤将首次在京外展出 国家矿山安监局通报近期三起煤矿事故 钟南山建议喝奶?冒用名人营销该打! 新华热评:维护道路交通安全通畅,向逐利执法说不! 2021年汇锋杯冠军基金经理公开赛颠覆传统形式,引入团战新玩法 隆庆祥举报郑州中院原院长:被索贿500万背后的13亿债务泥潭 国家安全 需要你的参与 接种新冠疫苗:保护自己 保护家人 全国驻沪办展示“双服务”成果 助推上海与各地密切合作交流 新疆玛纳斯70万亩棉花开播 机械化应用率98% 今天起,这部重要法律正式施行! 商务部: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质效提升 这些昆虫标本竟关系国家安全!今天,这个视频必看 近期两位“网红官员”履新 走红的背后是基层干部的事业心 中共一大会址修缮完成 商务部回应日本处置福岛核废水:将密切跟踪事态发展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法治蓝皮书:未来机器人或取代法官撰写判决书

2021-04-16 09:29:5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5日电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5(2021)》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司法审判领域,“AI法官”“AI律师”等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未来,机器人极有可能取代法官完成判决书的撰写。

首届广州国际电子及电器博览会开幕,多款“黑科技”产品亮相。 王华 摄首届广州国际电子及电器博览会开幕,多款“黑科技”产品亮相。 王华 摄

机器人或取代法官完成判决书撰写

“AI法官”“AI律师”已从概念走向现实

这份蓝皮书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司法审判领域,“人机合作”的审判模式或将成为常态。

“‘AI法官’‘AI律师’等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蓝皮书称,当下在司法裁判领域,人工智能主要在两个方面凸显了较为强劲的应用价值,包括裁判结果的产生方式实现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变,以及庭审模式实现从“同空(同一空间)模式”到“异空(不同空间)模式”的变革。

蓝皮书提到,对于专业性案件,机器会在论理中学习此前法官的论述,对于该案法官具有较大的借鉴和补充意义,而对于常规性案件的论理,机器人还可全面提升法官的工作效能。“实践证明,在未来,它极有可能取代法官完成判决书的撰写。”

图为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一号馆。记者 陈文 摄资料图: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一号馆。记者 陈文 摄

机器审判人类的法律危机?

蓝皮书:情感问题交给人,法律问题交给机器人

当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带来的是便利还是危机?蓝皮书注意到当下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的争议,即支持派凸显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的价值,反对派更侧重于强调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带来的负面影响,“机器审判人类的法律危机”。

为实现对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有效规制,蓝皮书提出,未来要在两方面予以完善。

“要实现情感价值与法律价值的二元分割,将情感的问题交给人,将法律的问题交给机器人,准确地划分人工智能的适用空间。”蓝皮书称,对新型案件与案件事实认定的部分主要由人来解决,对常规案件以及涉及法律适用的问题则主要由机器人来解决。

其次,为解决当事人提出的“算法黑洞”的法律质疑,应构建机器人算法审查制度。“包括人工智能算法公开制度、人工智能算法裁决制度、人工智能算法救济制度。”

蓝皮书指出,应用于司法裁判中的机器人,因其决策会影响当事人的财产权利与人身权利,在对其算法技术秘密保护方面,应奉行有别于一般商业机器人的原则,其算法理应向社会公开。当诉讼当事人对机器人算法提出质疑,则需要一个专门的算法裁决机构完成审查和裁决。“一旦算法本身被确认为违法,该司法裁判机器人的算法应当停止使用或者被修正。”

关于人工智应用于司法裁判的法理讨论才刚刚开始,蓝皮书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或将带来新一轮司法裁判制度改革,传统意义上庭审、送达、质证、判决的概念或将在人工智能视阈下被重新定义,由此也将导致我国诉讼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完)

【编辑:姜雨薇】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