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推动城市“新陈代谢” 打造绿色家园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2020年产天然气318亿方 建成西南首个300亿大气区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迎变动,4倍LPR上限期限新老划断 元旦消费大盘点:理性出行,文旅+餐饮有序复苏 疫情下日本静悄悄跨年,2021年经济复苏与奥运都不能放弃 美国对部分法德商品加征关税,专家:或给拜登留多斡旋空间 从2万涨到3万美元仅隔半个月,什么力量在推着比特币飙升? 2021年须警惕机构抱团“瓦解” | 市场观察 机构论后市丨A股一季报行情可期 1月份上证指数将继续走高 再退坡20%!2021年新能源车补贴“新政”划重点 展望科创板2021:期待交易制度进一步突破,估值或有所回调 退市新规利于壳公司出清 专家建议投资者远离炒壳 我市第一针新冠肺炎疫苗完成接种 资源领域反腐成绩单:多名“煤老虎”现出原形 【中国网评】对于变异新冠病毒我们不必过于恐慌 陆地航母,万“舰”待发! 这兄弟俩联手,能干大事! 爱喝奶茶的你知道吗?限塑令“升级”,纸吸管登场 山东援疆人:与民族亲戚共度“花样”元旦 我们今年要到达火星! 科研服务平台:中国加强生物试剂国产化迫在眉睫 辽宁要求医疗机构增设老年患者“无健康码”绿色通道 沈阳:企业不得要求职工无偿补回因疫情防控损失的工作时间 西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内 北京新增2例确诊病例 全面排查顺义金马工业园 千年台州府城“大门常开” 提速文旅融合“新解法” 唐仁健:从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日产气达1.04亿方 确保全国用气需求 贵阳市政协原副主席、九三学社贵阳市委原主委田茂书受贿获刑 北京警方开展“守护未来”行动 全面提升涉未成年人案件办理质效 女科学家研发多语言电商平台 牵“一带一路”做“世界生意” 特斯拉基本实现全年50万辆交付目标 曾认为仅10%生存机会 首席对策|贺铿:我国CPI统计权重不会做大调整 券商1月金股出炉:这些股获力挺,顺周期仍被看好 发放测试牌照四百多张,自动驾驶投资重点转向商用车场景 五洋债欺诈发行案一审宣判,券商、会计所、律所等都要担责 术后几近失明,武汉医生质疑爱尔眼科诊疗不规范 研究揭示我国城市碳达峰趋势五大类型,具体药方怎么开? 30年少生1.42亿人,退休高峰将至,未来楼市谁接盘? 广东从英国输入确诊病例中发现突变株 当前疫苗对其有效 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 中欧为全球经济复苏发挥重要示范效应 【央广网评】元气满满 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顺义公交首批141名从业者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冷资源”如何变成“热经济” 微纪录片丨“5592” 老厂房长出新经济(工业旅游) 北京顺义疫情中风险区域:工作人员日夜坚守 居民生活物资充足 警方通报去年打击涉税犯罪“战果”:初步查证涉案金额1500余亿元 中疾控专家解读新冠病毒变异毒株风险:致病性尚无明显变化 在路上品味历史文化(金台论道)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中经评论:推动城市“新陈代谢” 打造绿色家园

2021-01-03 18:25:16来源:经济日报

中经评论:推动城市“新陈代谢” 打造绿色家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提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更新是城市保持活力的来源,城市发展也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更新演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就要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完善公共资源等“新陈代谢”方式,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使之更好满足人的期望需求、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虽然快速推进,但以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方式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城市建设发展正在从以外延扩张为主逐步转向以内涵提升为主、从大规模的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更新和增量调整并重的新阶段。因此,面对新阶段新形势,要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就应以更健康、更绿色、更宜居为建设目标全面推进城市更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动,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领域,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全面加强污染防治,全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不少城市抓住机遇,通过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黑臭水体治理等项目,推动绿色新动能赋能城市转型发展。

以厦门为例,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厦门市筼筜湖区一度污染严重,严重影响百姓生活。为此,筼筜湖保护中心先后关停、搬迁环湖周边数十家重点污染企业。经过治理的筼筜湖作为防汛单位,可以达到排洪的目的。近年来,当地还沿湖兴建公园绿地,并在湖心岛设立白鹭自然保护区,种植约2.6万平方米红树林,成为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理典范。

再以深圳为例,2010年开始,深圳决定实施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到2019年底,茅洲河全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不仅如此,茅洲河流域还通过建设“行洪通道”、“生态廊道”、“休闲漫道”、“文化驿道”、“产业链道”五道合一的碧道,加快滨水空间建设,并将旧工业厂房改造成水文化展示馆,将水质净化厂改造成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沿岸腾笼换鸟和产业转型升级。

未来,继续推动城市更新和转型,应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大力推进土地功能调整、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有效减少日常性交通拥堵、机动车通勤和污染物排放,全面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努力让城市“有里有面”,为人民群众提供绿色、健康、高品质生活空间,打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