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来了,中国经济有哪些“重任” 第二届全球女性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李政道寄贺信寄语科艺爱好者:破除偏见和专业局限 看病、跳广场舞、养猪……都用上了数字技术 “智慧未来”还远吗? 优化营商环境 云南取消14项行政权力审批 “奋斗者”号声学系统实现完全国产化 万米级浮力材料研制获突破 10909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胜利返航 新疆北部局地有较强降雪 河南湖北等地出现大雾 “稿”字四方连邮票亮相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珍品展 焦点访谈:看这些互联网新成果,“智慧未来”还远吗? 200年都过去了,还有人为他庆生! 铁路:我们接受现金购票! 中国邮政发行《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邮票 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返航海南三亚 医院用药在发生什么变化?中国药学会发布了一份监测报告 中国的家具何以攻占了欧洲的卧室 | 海斌访谈 凯撒完成京东所持途牛股份交割,占比21.1%成第二大股东 工作赚取特定收入的代价是疲惫还是从容?周小川:货币政策应考虑通胀指标背后的体验 沪指再次站上3400点 上证50创2008年3月以来新高 年内60家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涉并购重组 四维度详解重组多发地潜力标的 河南台前:饮水安全升级改造实现全覆盖 驻许昌市省人大代表莅濮视察 外国人看五中全会|我不是“网红” 燃爆了!帅炸了!追定了! 如何提振重点消费?国家出手!衣食住行多措并举 我国出台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多个最新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加快复苏 持续增长“后劲”十足 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总投资额2638.7亿元 同比增长43.6% 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 这堂“大课”入耳入心! 【中国—东盟 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互联互通 区域合作添新机 薄利多销、便捷回收、高效处理……供销系统将打造全产业链条促农村消费增长 转正+1!一组关键数据,透视中国经济→ 产业扶贫已成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推动力 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看病、跳广场舞、养猪……都用上了数字技术 “智慧未来”还远吗? 孙晨华:让卫星通信实现“中国创造” 曝光!原来“嫦五”探月背后,还有这么可爱的“她们”→ 西北最大中药材物流基地正式运营 “一带一路”中药发展进入快车道 青海省出台措施促农民工就业创业 中外学者把脉长三角一体化 官员:需要市场力量充分参与 全部及格!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成绩单来了 成都卫星导航产业迎来利好政策 川内5家北斗导航概念股有望获益 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与登记备案专题培训在湘江基金小镇举行 每日复盘:北上资金净流入近25亿元,逾75亿元大单扫货金融股 多变的市场需求和疯涨的厂租:深圳又一制造大厂解散 晚间公告|11月27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影响力投资迎黄金十年,业内首份图谱圈定16大主题 深交所就《转板办法》征求意见:转板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无发行价格 骨科医疗器械厂家“备战”高值耗材集采:有企业股价已连跌数日 重提“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哪些信号? 转板如何影响市场?机构:短期可能抢筹,总体套利空间不大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十四五”来了,中国经济有哪些“重任”

2020-11-29 09:26:23来源:中国新闻网

(经济观察)“十四五”来了,中国经济有哪些“重任”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题:“十四五”来了,中国经济有哪些“重任”

作者 王恩博 陈婧

“十三五”走入尾声,“十四五”即将到来。下一个五年,中国经济有哪些“重任”?

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发展规划论坛28日在北京举行,多位与会专家学者对此给出答案。

为新发展格局打基础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国高层根据当前国内外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新格局怎么打好基础?

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杨伟民看来,中国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有条件的。要把潜在条件变成现实增长,就必须构建或优化现有供需格局、需求格局、分配格局、生产格局、技术格局、开放格局等。

他指出,为此要把握三个关键词:一是“格局”,要优化中国经济生产、分配、需求、技术等基本格局;二是“循环”,要畅通国内生产、分配、需求及其相互之间循环,打通堵点、清理淤点;三是“开放”,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并不是要减少进出口数量,而是要继续当好世界工厂,并争取当好世界市场。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管委会主任朱之鑫认为,要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布局和安排促进新发展格局构建。如在产业布局上,探索如何突出创新的核心定位,带动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提升;在区域布局上,要探索如何拓展市场空间,发挥市场潜力,使各区域更好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谋发展。

令“卡脖子”不再是隐忧

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科技自立自强,不让人“卡脖子”的重要性。

“过去一年中,感受最大的是外部开放环境发生变化,重点领域技术‘脱钩’风险凸显,对中国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科学技术部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如是说。

许倞表示,中国未来奔向科技强国,需要由现在许多领域的跟跑,发展到创造更多领跑。他建议,新一轮科技发展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做好各类科技评价,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分配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十四五”时期,要闯过创新关,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绕不开的一环。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预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先进机器人和增材制造等数字技术支撑下,数字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全面发力。她判断,到“十四五”末期,中国数字经济整体形态将初步形成,持续演进并产生深远影响。

让发展更均衡更充分

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均衡发展是重中之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直言,“十四五”时期中国地区间差距可能继续呈现扩大态势。但与上一轮地区差距在空间上的表现形态和形成机制有所不同,本轮扩大更可能是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差异以及创新性产业集聚度变化带来的差异。

谈及未来五年如何更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王一鸣建议,增强沿海地区“外引内联”纽带作用和枢纽功能,加快在中西部地区布局培育更多战略性增长极,同时继续发挥好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双循环的枢纽和战略支点作用。

除了区域发展差异之外,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长期存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认为,该现象正是导致中国制造业比重过快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来必须更加重视发展制造业,加大技术创新和要素资源向制造业有效集聚,努力做大做强中国制造业。(完) 【编辑:张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