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哥”唱响红薯致富歌 “健康濮阳行动”让濮阳人更健康 李志刚:奋战一线的“扫黑尖兵” 民盟中央调研组莅濮为“守护天使工程”示范基地揭牌 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民主监督调研 工业园区:破瓶颈补短板抓机遇 扩规模强功能促发展 “错换人生28年案”今开庭:原告向医院索赔三百万 本式台胞证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坐地起价?说好260元搬家费,现场却被索要5000元! “小学生扶摔倒老人被讹”反转 警方:两小孩将老人撞倒 【纵论天下】“贼喊捉贼”,美国有何脸面大谈“清洁网络”? 凯旋!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顶流明星! 电竞技能标准将颁布:分五级,通过考核获取职业证书 七部门:规范就业协议签订 高校不得强迫毕业生签约 【国际3分钟】中美不一样的“新学期” 初中搞“应试”,高中走“形式” 体育课应该怎么做? 十九年了,那些经历过“9·11”的华裔都怎么样了? 李根山涉嫌犯罪案进展:又有6名涉案嫌疑人落网 生态环境部谈京津冀大气重污染根本原因:污染物排放超环境容量 【法学汇】张卫平:尽快实现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典全方位体系化连接 广西百色坍塌隧道未发现生命迹象 被困人员名单公布 时间紧,任务重!英脱欧过渡期贸易谈判兵分三路 生态环境部:2019年全国环保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1.3% 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 入围门槛达到202.04亿元 航拍江西吉水云海翻腾 如诗如画 “典”亮我们的生活丨斩断金融暴利“黑手” 解放军报评论员:伟大的抗疫精神 复兴的强大力量 美国宇航局计划向私营企业购买月球表面资源 青藏高原首个“高原应急培训基地”在青海揭牌成立 经济特区40年:提升人文底蕴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球首个!北京将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中国代表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保障学校安全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纪事 新华时评:门槛降下来,监管跟上去 京津冀及周边秋冬季大气污染成因为何?生态环境部回应 中国研制“云雀”飞行机器人 实现首次高海拔环境科考 违章搭建建筑物事故频发 专家建议:完善立法严格执法 水利部将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调整为Ⅳ级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十四款违法移动应用 国家能源集团援建西藏那曲聂荣县希望小学开学 南京现无症状感染病例续:采集7119份样本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七部门发文促就业 将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清单 生态环境部:重点区域“散乱污”企业基本完成整治 首艘具有自航能力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在沪完工离厂 牢牢端稳饭碗 确保颗粒归仓 农发行再推21条特惠政策 支持未摘帽县和“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 机选摇号突变圈定 梓潼法院被质疑违规指定破产管理人 技术没有大“惊艳”,但挡不住马斯克的脑机计划向商业化狂奔 房企高速扩张时代一去不复返 政策利好,换电行业或将迎来爆发期 2020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浙江宁波开幕!签约总投资超300亿元!
您的位置:首页 >濮阳新闻 >

“红薯哥”唱响红薯致富歌

2020-09-11 16:03:35来源:濮阳日报

“现在,清丰县红薯种植面积有10万多亩,要是大家都能有经验、懂技术,那样就会种得越多、挣得越多”

“我正忙着将红薯上‘云’,借助电商直播带货的风口,把清丰红薯卖到全国,让大家争着‘回家卖红薯’ ”

1599786040(1).png

在种植户的精心照料下,一垄垄红薯绿意葱茏、长势喜人。

“以前,搁自家地里种玉米、小麦,辛苦一年也挣不了仨瓜俩枣。现在种红薯,一年下来能挣5万多块钱呢!说到底,真是多亏了‘红薯哥’。没有他,俺咋能从地里刨出‘金疙瘩’?”9月8日,望着眼前15亩绿意葱茏、长势喜人的红薯,清丰县阳邵镇乜庄村村民张纪林一边抹汗,一边咧嘴笑。

“金疙瘩”“红薯哥”,两个感情满满的词汇指向同一个人——陈刘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也是清丰县“薯来富”新阳农业助力精准扶贫项目负责人。“都是乡亲们打趣乱叫,不过红薯确实不错。要不然,咱的红薯咋能每斤卖两块五,普通的最多只能卖一块五呢?”提起“红薯哥”这一名号,陈刘平的回答像他的红薯一样饱满、实诚。

2015年,陈刘平的创业团队看中清丰县推进红薯产业的决心和政策支持,决定扎根瓦屋头镇段村,充分利用当地沙土地栽植红薯品质好、产量高的优势,建设红薯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更好地带动群众脱贫增收。

然而,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刘平的红薯事业起步并不顺利。“种这玩意儿还想挣大钱?”“人家是博士生嘞,说不定能捣鼓些新玩意儿?”……刚开始,村民非但没有积极支持和加入,反而质疑声不断。可是,陈刘平不信邪、不吃瘪,决心干出些名堂来。

为了让大家消除疑虑,在清丰县现代农业产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陈刘平带领团队先行先试,引进新品种,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将订单落实到户,还提供统一育苗、免费机耕、全程技术指导和全量保价收购服务,充分调动群众发展红薯产业的积极性。

“还别说,他们种的红薯又甜又软,真不错!”“仔细盘算一下,人家啥都管,咱也没啥可赔的!”……渐渐地,村民的态度变了,开始积极加入陈刘平的红薯种植行列;渐渐地,陈刘平多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红薯哥”。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陈刘平的红薯种植基地面积已达500亩,年产量1200余吨,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民就业。此外,该基地还通过季节用工的方式,为50余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1200元左右,年均增收万元以上。

都说同行是冤家,可在陈刘平这儿却是没影儿的事。面对不少慕名前来取经的同行,他总是将经验、技术和盘托出。“现在,清丰县红薯种植面积有10万多亩,要是大家都能有经验、懂技术,那样就会种得越多、挣得越多。”陈刘平一如既往地实诚。

面对未来,陈刘平有着自己的盘算:“现在,我正忙着将红薯上‘云’,借助电商直播带货的风口,把清丰红薯卖到全国,让大家争着‘回家卖红薯’。”(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韩娉婷 张冬冬 陈晓旭 王世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