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号实现国内科考船多个第一 计划年底试航 《瞭望》刊发文章:播撒慈善爱心 南航食堂“一毛钱米饭”热卖 深受女生喜爱 南京张榜奖千万元科技扶贫:助商洛“小木耳变大产业” 青海西宁现今年首场暴雨 最大降水量达75.2毫米 广东省低风险地区9月1日如期开学 重庆着力推进“智慧名城”建设 智能化让城市更美好 东亚峰会国家经贸部长会议探讨深化合作应对疫情 券商今年二季度新进增持147只个股 三特征勾画机构投资偏好 五大上市险企半年报出炉 玖富发力新消费 步入数字化经济发展黄金期 中国平安上半年营运利润稳中有升 外资券商、期货公司队伍扩至8家 首家外资100%控股公募基金有望落地 利亚德二季度业绩加速回暖 拟推动VR体验板块独立上市 二季度QFII持股路径曝光 新进增持179只个股显露四大看点 东方明珠5亿元参股广电5G巨无霸 广电转债日内涨幅36.34% 美联储将实行“平均通胀目标制” 宽松货币政策或维持更长时间 银保监会再开巨额罚单 农行建行被罚没逾9200万 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码 加速形成金融业多元竞争格局 海通证券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出炉:拟10派2.8元 共现金分红36.58亿元 年内新基金发行总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 地方债延续发行高峰 资金拨付使用料提速 周亮:坚持不懈完善股份制银行公司治理 对深交所打造“世界一流”的三点思考 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印发 今年重点整治股权与关联交易乱象 减税降费惠及餐饮企业 助力四川稳就业保民生 一行两会提醒投资者向非法金融说“不” 健全银行保险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出炉 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日赚7.38亿元 上市银行中报:净利润增速创3年新低 中集集团:董事长王宏辞职,加大国内新基建布局 中国首个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开园 线上业务同比增长242%!永辉超市上半年营收505亿 宁德时代营收下滑,但扩张的步伐没有停止 外企国采“大撤退”,倒逼的企业转型您准备好了吗? 单季度数据转正,宁德时代上半年海外业务成亮点 海底捞的五大看点和三个焦虑 5亿!顺丰豪掷慰问金,股价创新高 中兴通讯半年报:净利润增长26%,受益国内5G建设快速发展 四维图新2020上半年营收遇滑铁卢,面临重大人事变动 美国运通与连连集团合资企业正式开业,支持境内线上线下支付交易 180万用户正在花小猪上“薅猪毛” :乘客日增340% 万亿规模的供应链市场,入局者该如何抢食市场? 至少7亿元!居然之家再次减免租金补贴商户 2020冷年空调惨淡结尾,2021冷年行业砥砺前行 在线教育巨头多邻国入华一周年,本土用户量达1500万 乐信荣膺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 AI 创新实验室”大奖 同比下降71.63%!顶固集创:半年度净利729.07万元 华谊兄弟还有几张牌? 不要把品牌做成独角兽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中山大学”号实现国内科考船多个第一 计划年底试航

2020-08-29 12:25:49来源:南方日报

“中山大学”号实现国内科考船多个第一

计划年底试航、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8月28日上午,“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举行命名下水仪式,计划于年底试航、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中山大学”号是国内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设计排水量约6800吨、船长114.3米;具备I类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定员100人,自持力60天,续航力15000海里。

这艘刷新国内科考船多个第一的“巨无霸”,藏有哪些“秘密”?又将承担什么任务?在命名下水仪式现场,南方日报记者登船探秘。

建在海上的科研实验室装备有大量先进的设备

在上海江南造船厂里,停放着一艘红蓝白三色的轮船,其船舷的显眼处写着“中山大学”。命名为“中山大学”号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高规格、高水平设计建造,一下水就实现了一连串“国内首创”:

在国内科考船中首次采用L型全回转低噪声推进器,可实现原地360°转向;首次采用轮缘永磁侧推,可有效降低噪声,保证数据可靠性;首次采用直流母排+储能蓄电池的组合设计,可实现无级调速,同时降低燃料消耗;首次采用全航速主动式减摇鳍,可降低晕船率……

“科考船能搭载十多个移动集装箱式实验功能模块,满足不同学科的科研需求。”中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重大平台建设处处长刘梅介绍,“中山大学”号建有专门的集装箱储藏舱,并配有专用集装箱移运系统和样品物流通道,大大提高船舶的综合科考作业能力和工作效率。

同时,它还是一座建在海上的科研实验室,装备有大量先进的科考仪器设备和科研仪器设备,建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各类海洋领域实验室,可进行定点和走航式的连续探测,还能在船上实现科考数据的系统集成、现场印证和数据传输、处理。

“科考船的续航能力足够强,可以长期在海上开展研究,比如对一些海洋标准断面进行跟踪研究,记录长期数据,为国际研究提供中国支撑。”中大海洋科学学院院长王东晓说。

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的“中山大学”号,将成为世界一流的深、远海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应用平台,与坐落在广州校区东校园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联手”,构成强大的海洋研究支撑。

打造科研育人的“海上移动平台”

中大毗邻南海,创办之初便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早在1928年,中大就推动并参与了中国首次对西沙群岛的科学考察,还取得了对西沙群岛矿产的管理权和开采权。

在“三校区五校园”的规划中,中大珠海校区着力发展深海、深空、深地优势学科群,目前已建成占地面积逾30万平方米的海洋学科群楼,涉海学院正在逐步进驻。2016年6月中大科考船项目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同年中大提出实施“南海科学考察”综合航次计划,至今已完成8个航次、累计航行13830海里,有205名师生参与其中。

有海洋学科群作为陆上“基地”,建成后的“中山大学”号将迅速成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海上移动平台”。中大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杨清书说,“中山大学”号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人才引进提供重要平台。

“中大正积极谋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平台,构筑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永续发展的‘四梁八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大校长罗俊介绍,中大正快速推进天琴中心、南方海洋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精准医学中心等系列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坚持“三个面向”和“三大建设”的战略思路,实现跨越式内涵发展,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国家战略。

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钟哲

■对话

中科院院士、中大校长罗俊:

中大海洋学科群应在世界有一席之地

中大为什么建科考船?建设国内最大最强的海洋综合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将发挥哪些作用?“未来,中大海洋学科群在世界应有一席之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中科院院士、中大校长罗俊说,科考船既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海上移动平台”,也是把中大海洋学科群紧密联系起来的重要载体。

南方日报:中大为什么要建科考船?

罗俊:中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很早就对海洋有研究有探索,对国家有贡献。早在1928年,中大科学家就主导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对西沙群岛的科考活动,我们的档案馆里存有当时撰写的《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历史上西沙群岛还曾是中大的“校产”。

中大建科考船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近年来中大一直在思考,如何重新承担起研究海洋的责任,为国家培养急需的海洋人才?科考船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既是师生出海进行科考实习的载体,也是把海洋学科群紧密联系起来的载体。

南方日报:为什么要把科考船建成国内最大?

罗俊:我们的涉海学院多、师生多,希望能让更多的师生出海,船就要建得大一些。船比较大,出海后比较安全,也会舒适一些,还能搭载更多的仪器设备。往深一层讲,中大地处广东、濒临南海,我们把船建到最大,国内外的专家可能就会慕名而来,让一流人才汇聚一起,才能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争取大项目。

南方日报:科考船未来将发挥什么作用?怎么把这艘船用好?

罗俊:我们常讲“国之重器”,就是能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平台。对国家对中大而言,科考船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平台,将强有力支撑起我们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