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忻城:石头缝里“刨”出了绿色脱贫之路 长江水位持续上涨!重庆消防紧急救援被困群众 打击高利贷!最高法出手:民间借贷利率大幅下降!最全解读来了 长江口两船碰撞事故新一轮灭火方案实施 搜救工作进行中 北京纪事丨重回新发地 开门红 五桥同转 中国桥梁大跨度集群式转体刷新世界纪录 水利部:全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研究发现狨猴“有崽的家庭乐助人” 为精神类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秋季正常开学 校园悄然变脸 钟南山:全球疫情救治偏重躯体疾病,忽视了心理健康 牡丹江市政协副主席姜英波主动投案 正接受审查调查 总书记推动的改革身边事|“95后”上海职校生:“我的工牌上印着‘中国航天’” 农业农村部面向全国农民培训如何用好手机“新农具” 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修改为4倍LPR 8月21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市场投资者已破1.7亿 价值投资引导是必修课 LPR报价连续4个月持平 专家认为不改企业贷款利率下行态势 超常规举措推进产业发展 海南自贸港航运发展再迎新机遇 制度创新提升融资服务能力 创业板注册制助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超千份中报亮相 四大行业景气度处于上升通道! 消费市场稳步复苏 7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0.2% 调降民间借贷利率上限利好市场利率下行 目标经济增速25% 上海临港三年蓝图初绘 百万年薪招保险业“薇娅、李佳琦” 专家称保险直播内容合规性不能放低 “3+3+1”业务全面铺开 人保金服揭秘增长模式 新华资产总裁张弛:保险资管产品“1+3”规则激发行业发展新动能 券商交易系统提前扩容迎创业板改革大考 内生能力外赋价值 我们对未来有信心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5起打击“三假”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低估值板块接力启动 热点“高低切换”态势明显 民间借贷利率划定新“红线” 金融机构忧其“杀伤力”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资本市场改革顺势加速 全面实行注册制可期 央行:7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7万亿元 金融保市场主体 如何让“市场之手”更有力? 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博时基金副总经理王德英:用科技创新拥抱资管业未来 首家上市信托公司半年报发布 陕国投营收净利同比均超10% 财政部:前7个月全国发行地方债37586亿元 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大幅降低 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4倍为标准 没有资本市场 就没有深圳的今天 各地新基建投资项目清单陆续出炉 数字产业化等是重点发力领域 首例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案立案 水滴公司完成2.3亿美元D轮系列融资 瑞士再保险集团和腾讯联合领投 市场投资者已破1.7亿 价值投资引导是必修课 20家券商上半年证券投资收益超10亿元 新进34只重仓股 粤开证券:静待市场变量逐步兑现 首个自贸试验区七周年 “上海经验”端上来 深圳国资委部署下半年工作 全力推动大整合 积极推进企业上市 “长跑健将”猛增 “十倍基”逼近50只 LPR连续4个月原地踏步 改革一周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明显降低 上海琰瑢科技刘博瑢做客《创新之路》 北京工人体育场启动保护性改造复建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广西忻城:石头缝里“刨”出了绿色脱贫之路

2020-08-21 12:42:28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西频道

守着大石山,脱贫攻坚?这些年来,广西忻城县以滚石上山的韧劲,硬是在石头缝里“刨”出了一条绿色脱贫之路。

专访忻城县委书记李振品。

欧阳庚兰:感谢党让我搬出了山区。

曾经荒芜的石头山。 忻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忻城群山光秃秃,遍野石头像白骨;遥看老鼠山上过,是公是母辨得出。”这首广西忻城县农民自编自唱的山歌曾流传一时,生动地描绘出当地石漠化的严重情况。

因治理难度大,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忻城县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又是大石山区,要找到一条迅速见效又能避免返贫的发展路径,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生态保护迫在眉睫,脱贫攻坚刻不容缓。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如何突出重围?忻城县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在石头缝里“刨”出了一条绿色脱贫路,一个战场统筹打好“两场攻坚战”。

换个活法:搬出“石头山”告别“穷窝窝”

增仰村生存条件恶劣。图为村民的旧房子。 蓝春青摄

大石山区深处,沟壑纵横,一条石头小路在高山峡谷间“龙走蛇行”。坐落于此的忻城县遂意乡增仰村,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评价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山路难行,常有落石,山里娃求学充满艰辛。每天凌晨4时,村民欧阳庚兰就要叫醒熟睡的儿子,母子俩摸黑徒步翻山越岭3个小时去学校。夏天送午餐,担心大热天路上时间久玉米粥会馊掉,母子俩还得约定一个上山一个下山,在山腰汇合。

接送孩子上下学得翻越几个山头,一家老小用水全靠“望天”,家里五分地有三分地都是石头,每下一场雨,地里玉米不见长,反而冒出更多石头……无穷无尽的难,一度让欧阳庚兰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搬”就成了最根本的出路。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忻城县花大力气将增仰村整村搬迁至县城南新区,新建增仰小区。增仰村107户287人搬迁出来后,原来居住的严重石漠区减少了烧柴、耕种,林草植被因此得到休养生息。

欧阳庚兰与儿子在新房子里看电视。 严立政摄

2018年5月,欧阳庚兰一家五口告别大山,住进110平方米的新房子,一段崭新的生活就此开启。“我从江西嫁过来十几年了,以前娘家人想来看我,我都不敢让他们过来,去年终于盼来了团圆。”欧阳庚兰边说边抹泪。

忻城县城南新区聚福新城。 严立政摄

增仰小区所在的城南新区聚福新城,是忻城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搬迁入住3334户12962人。不仅分房还分菜地!由政府出资的“微菜园”惠民项目,将搬迁安置点周边村屯连片的土地承租下来,按每户30平方米分给搬迁群众无偿耕种三年,帮助大伙儿节约生活成本,减轻故土难离的乡愁。

搬迁户何妃妹在便利店里整理货品。 严立政摄

随着搬迁安置点的人气越来越旺,搬迁户何妃妹瞅准商机,向社区申请承租小区一楼铺面,开了一家日用百货便利店,“现在外卖这么火,下一步我打算在小区里尝试送货上门。”便利店开张6个月后,凭借营业执照和进货卖货流水单,何妃妹还可获得一次性5000元的创业补贴。

傍晚时分,聚福新城的小广场开始热闹起来,跳广场舞,唱卡拉OK,吹拉乐器……忙活一天的搬迁群众慢慢聚拢,拉开“快乐夜生活”的帷幕。

白天自己当老板做水果生意,晚上搞乐队担任贝斯手,脱贫户罗培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过去在外面打工,能解闷的只有音乐。得知社区要组建乐队,我心里超级激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忻城县城南社区旋风乐队正在排练。 严立政摄

忻城县城南社区驻村工作队员石琳玲介绍,该社区从无到有组建起乐队、舞蹈队、山歌队等文艺队伍,得到上百名搬迁群众的积极响应。社区为每一支文艺队伍都安排了室内排练场所,还配备了音箱和演出道具。

“石漠经济”:创新种养模式 破解发展困境

“广种薄收、越穷越垦、越垦越穷”一度拖慢了忻城县的脱贫步伐。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石漠化治理则需要寻找宜生树草。二者能否兼顾实现双赢,对于忻城县来说至关重要。

经过科学勘测,忻城县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引导群众选择“任豆+竹子”“任豆+桑树”“金银花纯林”等多种石山造林模式。去年,忻城金银花脱水加工厂获批成为国家级忻城金银花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当地金银花产业开始驶入“快车道”。

忻城县北更乡村民采摘金银花。 忻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每逢金银花盛放时节,茂密的金银花便爬满了忻城县北更乡的石山沟壑,农民们忙着采收、晾晒或烘干、销售。满山飘香的金银花正快速改变着大石山区的模样。

北更乡金银花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年产值超200万元。乡亲们笑称,金银花开“金银”来。“每斤金银花鲜花的市价在12元左右,我们夫妻一天可以采摘20斤鲜花,收入可比以前种玉米强多了!”北更乡内仁村村民李松民说。

今年夏天多雨,采摘的桑叶不易晾干,含水分较多,蚕宝宝容易生病。为有效降低蚕病的发生,忻城县养蚕“智慧云”平台服务中心的科技人员一直远程关注着蚕农蚕房的实时画面以及温度、湿度等相关数据。

“云平台设备监测到您今早未撒石灰,建议您今天中午喂蚕前对蚕体蚕座撒新鲜石灰粉,并每天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消毒。”科技人员通过短信提醒红渡镇六纳村下纳屯蚕农蓝利香撒石灰。

科技人员介绍养蚕“智慧云”平台。 严立政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鲜茧收购价下跌。作为忻城县五大特色扶贫产业之一,桑蚕业关系着广大蚕农的脱贫质量。危机之下,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7月初,投资50亿元的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落户忻城,这将填补当地桑蚕产业深加工企业的空白,提升抗击市场风险能力。

在忻城县思练镇练江村,粤桂扶贫协作项目——“南方牛都”建设如火如荼。肉牛成为主导产业,牛粪回收加工成有机肥用来种植高产牧草皇竹草。皇竹草保土固水能力强,可以有效治理石漠化。脱贫致富与石漠化治理的循环产业链就此串联起来。

“南方牛都”建设已初具规模。 严立政摄

“针对项目基地建成后肉牛存栏多、牧草需求量大的情况,我们正在积极引导村民种植牧草,由公司进行保价回收。”练江村党支部书记莫深森说。

点石成金: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碳酸钙产业

“忻”在壮语发音中意为“石山”。忻城县因地处大石山区而得名,石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6%。守着石山,忻城人祖祖辈辈都在与贫穷作斗争。“以前,这石头山可太愁人了!满山的石头,种庄稼完全没有指望,只能在山脚放牛。”忻城县思练镇新练村村民韦永平回忆道。

而今,脱贫致富的“绊脚石”成了经济加速发展的“垫脚石”。近年来,忻城县摸清家底,瞄准优势,逐步走上了因石而兴、因石而富的发展新路子。

“银白龙”大理石生产加工车间。 朱晓玲摄

忻城县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大理石资源储量大、品种多,经勘探调查储量超过10亿立方米,分布稳定易开采。开料、补板、抛光……忻城西部矿业有限公司的石材加工厂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这里加工生产的“银白龙”大理石,黑白分明,形态优美,是室内装修的理想用材,远销海内外。

昔日的石头山成了名副其实的“宝山”,乡亲们得以告别在石头缝里谋生计的苦日子,在家门口便能就业领工资。不过几年光景,韦永平就从庄稼汉成长为石材加工厂副厂长,过上了有车有房的新生活。

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忻城县2019年以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引进大型碳酸钙企业6家,将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盛夏时节,走进忻城县主要矿区,随处可感受到蓬勃跳动的发展脉搏。年产300万吨高效脱硫剂、年产700万吨冶金熔剂项目、年产100万吨特种工程新材料基材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我们主要生产高铁、隧道、地下工程、公路等所需的特殊材料,经过3年的调研才最终把项目定在忻城,这里的岩石碳酸钙含量最高达到56%,储存量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易斯特特种工程新材料产业园建设负责人黄勇说。产业园建成后,将严格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做到矿山绿色开采、绿色运输、绿色生产。同时,矿区复绿与矿区景观规划、景观建设、苗圃建设、观光农业建设同步进行,力求打造高品质“绿色智慧矿山”。

青山绿水皆是景,乡村处处美如画。 蓝日福摄

从“遍野石头像白骨”到“山上竹木花,山下蔗桑粮,家中猪牛羊,沼气水柜进农家”,忻城县正是广西石漠化片区实现绿色脱贫的一个生动缩影。

对于石漠化片区而言,一个战场上面临着两场战役:一场是脱贫攻坚战,一场是生态保护战。“十三五”以来,广西通过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石漠化治理,聚焦深贫地区攻难点,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片区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

2019年,广西石漠化片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0亿元,同比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62万元,同比增长10.32%;54.8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3%。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当前,广西正以决战决胜之势向脱贫攻坚发起最后总攻,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