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濮阳新闻 >

贫困户的健康新保障——来自我市脱贫攻坚一线的报道·健康篇

2020-01-21 16:02:26来源:濮阳日报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在创新扶贫思路上谋抓手,在医疗保障机制上求突破,坚持“全面覆盖”与“精准救治”统筹推进,聚焦健康扶贫“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四个方面,综合施策,构建特殊脱贫的长效机制,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市因病致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419人,占全部贫困人口的45.69%,因病致贫人口数量较2017年年初减少5.17万人,脱贫贡献率52.51%。

加大投入

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

2018年年初,一张食道癌的诊断书让牛俊英一家倍感绝望。

这个濮阳县子岸镇刘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眼看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却突然遭遇这种打击。“头发蒙,接受不了。”谈到看到诊断书的那一刻时,牛俊英的丈夫刘付国说,“本来就是贫困户,这一下子得了这种病,咋治得起啊。”

村干部知道情况后,大家带着政策来到牛俊英家,向他们仔细讲解现如今国家的贫困人口医疗政策。“通过了解政策,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刘付国说,“这两年下来,医院的花销有9万多元,通过报销,我个人仅承担6000多元。”

…………

牛俊英只是我市千千万万健康扶贫政策的受益者之一。我市探索医疗保障新机制,筑牢因病致贫的7层“防火墙”,堵住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钱袋里的“窟窿”:

——基本医保。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不低于30元定额资助;贫困人口门诊重症慢性病医保报销病种由15种提高到18种,门诊重特大疾病病种由25种增加到35种,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由65%、80%提高到85%。

——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实施“一降一提高”大病保险措施,报销起付线由1.5万元降低为5500元,5500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按85%比例报销;10万元以上按95%比例报销,取消年度内报销封顶线。

——大病补充保险。为每名贫困人口全额购买大病补充保险,在大病保险报销之后,剩余的合规医疗费用,最高可报销90%,不设封顶线。

——医疗救助。对贫困人口在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给予最高1万元的医疗救助。

——疾病应急救助。对贫困人口因突发事件和意外事故造成人身伤害,符合急危重症抢救标准的,支付急救医疗费用。

——慈善救助。对因重大疾病、慢性病等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生活难以维持的贫困户,每户给予500~3000元的救助。

——政府兜底。对经过6重保障报销后的医疗费用,由政府进行托底保障。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市未脱贫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控制在93.72%。

解后顾之忧

让贫困群众“看得好病”

在开发区新习镇寺上村,做完白内障手术的申顺景正和家人畅想着未来生活。

“这是影响正常生活了,才去做的手术。”申顺景说,“没想到到医院后,医生说免费给贫困人口做白内障手术。”回想当时揣着家里仅有的几百元去医院时,申顺景激动不已。

申顺景享受的是国家对罹患特定疾病贫困患者实施的专项救治。据了解,我市已对白内障贫困患者免费开展2000余台次复明手术;对纳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管理的贫困患者,每人每年给予门诊服药救助药费1000元和化验费228元补助;对有肇事肇祸行为及危险性评估在3级以上的患者,实行监护人有奖监护,每人每年补助2400元;对358名0~6岁儿童脑瘫、智力低下、自闭症患者免费进行抢救性康复救助;免费为贫困农村妇女“两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实施“同心”康福行动,由九三学社中央及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会发起,动员全国各地知名企业家共同筹资638万元,分3期对台前县446名罹患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贫困患者实施免费医治;市慈善总会联合市中医院开展“双百万”关节置换救助活动,对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置换的贫困户,每例补助1万元,共救助739名贫困骨关节病人,发放救助基金795万元。

“我除了血压高,其他好着呢!”在濮阳县子岸镇刘寨村村口,村民刘平海指着村卫生室医生刘志伟说,“他是我的家庭医生,每周定时到家给我检查身体,叮嘱我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罹患慢性病的贫困户,我市采取“鉴定一批、签约一批、服务一批”的方式进行医疗救助,着力解决有签约没服务的问题。对普通慢性病贫困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危险因素控制指导等服务;对罹患高危慢性病患者,在县级专科医师指导下制订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随时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并提供健康监测、健康评价、疾病随访、康复指导;对经医保部门鉴定为门诊慢性病和重特大疾病患者,加强跟踪管理和干预、诊疗服务,落实慢性病长处方和延伸处方政策;对已治愈人员,每季度进行随访,跟踪服务。

对罹患大病的贫困人口,采取集中救治。对先天性心脏病等25种大病实施集中救治。按照“三定两加强”原则,结合患者病情,确定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团队和诊疗方案。各级医疗机构分别成立医疗救治专家团队,常见病在乡级以下卫生院(室)救治,大病在县级医疗机构救治,疑难重病在市级医疗机构救治。对辖区内大病、重病贫困患者,实施“一对一”医疗服务,累计为全市3989名罹患25种大病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进行集中救治,救治率达100%。

防治结合

让贫困人口“看得上病、少生病”

我市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群众不再有病不敢去医院,而是在看病中真真切切拥有了“获得感”。

在看得起病和看得好病的背后,是我市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全面提高。近年来,我市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医疗联合体、远程医疗等方面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确保贫困患者“看得上病、不生病”。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五个一”标准化建设,即县级政府办好1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每个乡镇有1所公立卫生院,每个贫困村有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共争取中央投资5.06亿元,实现县级综合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中央投资全覆盖,全市7家县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实施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累计投入中央投资资金、市县财政配套资金2.6亿元,贫困乡、村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

——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开展“369基层卫生人才工程”,累计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206名和特岗全科医生36名,并对230名乡镇全科医生进行转岗培训,充实了县、乡医疗机构队伍。开展三级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贫困县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等额对调式”对口帮扶工作。三级医院累计组团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291人次,累计接诊84736次,开展手术1594台次,推广适宜技术和项目119项。贫困县7所县级医院“等额对调式”对口帮扶27个乡镇卫生院,累计接诊门、急诊患者5519人次,收治住院患者842人次,县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市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6.94%。

——强化便民服务措施落实。实施“三免一减”政策,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对贫困人口“免就诊挂号费、门诊诊查费、门诊注射费,门诊检查检验费减10%”,累计减免费用100余万元。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先诊疗后付费,累计免收住院押金2.54亿元。在全市116家定点医疗机构安装一站式结算系统,贫困人口就医结算效率进一步提高。为全市贫困户发放爱心保健箱6万余个,并配备了必要药品、健康处方、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知识手册。

——以建设“河南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契机,加强贫困地区疾病防治。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开展“十个一”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每年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健康体检。市、县医院医疗工作者组建医疗救助队伍,深入基层开展专家义诊、健康指导等帮扶活动,专家服务团下乡义诊1000余次,10万余人次接受免费义诊服务,发现、治疗疾病3万余人次。组建健康教育专家巡讲团8个,赴贫困村开展健康教育讲座700余次,免费发放“健康素养66条”宣传册和健康扶贫政策手册近10万余份。开展“三减三健”等健康促进活动,贫困人口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记者 管淑颖 通讯员 张明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