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濮阳新闻 >

神奇东北庄 杂技南故里

2019-08-29 16:02:01来源:  字体:大

关于东北庄杂技的萌芽和起源,学界和坊间有多个版本。远的已不可考,比较一致的说法是,作为一种行业,东北庄杂技形成于元末明初,到清朝中期开始兴盛起来,先后组建成立了十多个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其中尤以刘家班、乔家班、李家班最为出名。三班之间既各有拿手绝活和看家本领——如刘家班擅长杂耍、驯兽、高空体操表演等,乔家班擅长魔术、马术、晃梯表演等,李家班擅长走钢丝、上刀山、硬气功表演等——又团结协作,握指成拳,不断提升东北庄杂技的品牌。

情怀

东北庄因杂技而兴,因杂技而知名,与河北的吴桥并称“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今年6月,住建部等部门发布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东北庄是我市唯一入选此批名录的村庄,也是其继2001年10月被中国杂协命名为“中国杂技之乡”后获得的又一项国家级荣誉。此外,它还有两块响当当的国字号招牌:2008年6月,国务院发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北庄杂技赫然在列;2016年10月,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目前,园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

东北庄的农家院落,大多由青砖黛瓦的二层小楼和三面围墙构成,古朴素雅,整齐划一,临街的墙壁上绘着具有民间剪纸风格的杂技艺术图案。院子里绿树掩映,院墙上爬着丝瓜或南瓜的藤蔓。走在村里,不时有骑着独轮车的少年疾驶而至,也不时有翻着跟斗的顽童倏忽远去。目不暇接之间,处处洋溢着浓郁而鲜活的杂技气息。“俺村算个大村,有2600多人,一大半都姓刘。所以说俺村演杂技的人,刘姓最早,接下来是乔姓,再接下来是李姓。老辈人都这么说的,不会有错。”近日,记者赴东北庄采访时,刘家班第6代传承人刘德义如是说。

时已出暑,但天气热度不减,不少老人在街头树影下乘凉。一问,果然大多都姓刘,且大多在年轻时干过杂技。老人们说,刘家班大约始建于明朝初期,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外出卖艺。到了清道光年间,刘家班中的刘金祥、刘来祥、刘元祥、刘凤祥四兄弟长大成人,开始成为支撑班底的中坚力量。四兄弟个个身手不凡,其中最出名的是刘来祥,人称刘二花枪。

刘二花枪其实也是一个杂技节目,分两步进行,一步比一步惊险刺激。表演第一步时,表演者先是将一枚或数枚铜钱放至脚前,然后把一杆铁枪向上抛出几丈高,人却兀立不动,任垂直落下的铁枪滑过额际、经过眉间、顺着鼻梁直直地插进钱孔间。枪至人面时,观众可听到铁枪夹带的风声,常常惊叫连连。如果说这一步靠的是自己对自己技艺的自信,那么,接下来的第二步,就尤为考验人的胆识了。第二步有了另一个表演者的参与,没有精准的技艺和高度的默契,根本无法完成。表演者仍是将一枚或数枚铜钱放至脚前,立定站直,让另一个表演者将铁枪掷向高空。尽管铁枪有了斜度,但飞速落下来的时候,仍会不偏不倚地插进铜钱的钱孔。节目劲道奇崛,堪称一绝。刘来祥当初表演时用过的枪头、飞叉等道具,至今保存完好。

清宣统年间,刘新月、刘甲臣、刘天佑与本村的陈登玉、李公鸡合作,组成颇具规模的“老虎棚”。一时演员众多,节目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曾赴全国各地巡演。此间,刘姓后人分别在武汉、南京、临汾等地卖艺。民国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刘家班几乎解体,但个别骨干仍然坚持练杂技,并传技授徒。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南下前,驻扎在濮阳整军,刘家班多次到单拐与东干城为部队演出。他们的精彩技艺受到官兵的一致好评,时任中共中央平原分局文化部部长的张国楚为其颁发了一把火炬,以资鼓励。新中国成立后,刘家班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不少杂技骨干走出东北庄,加入全国各地的正规杂技团体,成为多个省、市杂技团体的骨干力量,涌现了许多国家级杂技演员。

刘德义今年64岁,自幼跟随乔水春、刘尽保、刘双印等老一辈杂技艺人学艺,七八岁时便开始登台演出,先后加入清丰县杂技团、濮阳县杂技团,并曾与人共同创办马戏团,带团赴俄罗斯、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多次获奖。刘德义一身绝活,代表节目有马术、上杆、秋千飞人等。50岁那年,刘德义回到家乡,在自己家里收徒授艺,除了收学生一点伙食费,其他学杂费一概不收。刘德义告诉记者,东北庄属黄泛区,历史上没少闹洪涝灾害。老辈人练杂技,或多或少是为外出逃难做准备的,有一两手赖以谋生糊口的绝活,即使讨饭,也不用讨得低三下四。“老辈人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没舍得丢掉杂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更不能丢。我都是黄土快埋到脖子的人了,趁着手脚还灵便,得把我会的活儿传下去。”刘德义说。

多年来,刘德义教过的学生有数百人。这些学生大多已成为所在杂技团的台柱子,还有当上杂技团团长的,甚至有走出国门,在意大利、美国任教或演出的。刘德义有两个女儿,二女儿接过了他的衣钵,擅长软功、顶功,现在在市杂技艺术学校任教练。刘德义虽已年逾六旬,仍不忘发挥余热,常常为市特殊学校的聋哑孩子义务授课。他的古道热肠,赢得市特殊学校师生的称赞。

风骨

今年75岁的乔天福是乔家班第5代传承人。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刚从省城郑州回来,河南卫视《金色梦舞台》栏目组为他录制了几个魔术表演节目。可能是常年从事杂技行当的缘故,老人虽年逾七旬,但依然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他说,东北庄乔姓族人演杂技的历史相当久远,有据可查的正式组班演出,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1755年前后,乔家班创始人乔恩海组成的家庭杂技班开始到外地演出。在河北一个叫吴桥的村子演出时,乔恩海与那里的张姓和孙姓杂技艺人结成拜把子。大家原本都各有一身好功夫,结成兄弟后,又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彼此技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真正使乔家班誉满国内外的,”乔天福说,“是我的老爷爷乔治清。”

乔治清,1866年生人。1910年前后,他带领的乔家班与河北吴桥孙富友带领的孙家班强强联手,共同创建了以高空表演、动物驯化等高难度节目为特色的大型杂技团体,人称天下第一棚。演出期间,乔治清和演员张素珍产生感情,二人喜结良缘。张素珍当时是孙家班的台柱子,人称杂技皇后。他们的结合,犹如珠联璧合,为杂技艺术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婚后,夫妻二人另立门户,根据东北庄杂技和吴桥杂技的特点,吸取各地杂技艺术精华,将各地杂技艺术中的武术、气功、体操、马术、魔术、驯兽等融为一体,更新和丰富了杂技内容和表演形式,使得杂技节目焕然一新。从此,乔家班的名声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更加响亮起来。

因为名声在外,乔家班多次进宫表演,并被清政府指派配合外交活动,以杂技为纽带,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先后到朝鲜、日本、俄罗斯、菲律宾、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所到之处,欢声雷动,追随者甚众。据传,乔治清曾带回一个叫哈青的印度学徒,待他和中国学徒一样,悉心授艺,直到他学有所成回国。这种开放的姿态,卓有成效地扩大了中华杂技文化在国际间的影响,至今传为美谈,为人津津乐道。但是,演艺之路不会总是充满鲜花和掌声,有一次在日本演出时,就遭遇了一些日本人的无理刁难。他们出言不逊,辱骂演员,毁坏道具。乔治清怒不可遏,当即把他们告上法庭。法庭上,他慷慨陈词,据理力争,迫使那些无理取闹的日本人认错致歉,赢回了荣誉。因资料匮乏,我们无法还原乔家班在异国他乡胜诉一场官司的细节,难度难以想象。所幸的是,此举在清朝朝野引起了轰动。乔家班回国后,清政府为他们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赞誉他们是有胆识有骨气的杂技团体。慈禧太后还亲授乔家班万寿龙灯两盏、瓷壶一把,成为杂技界的一段佳话。

民国初年,乔家班在上海、武汉、南京等大城市演出。又经过10年的发展壮大,乔家班已逾百人,名动大江南北。团体大有大的好处,但也有不利的一面,不方便巡回演出。动辄百余人,转换场地有困难。于是,乔治清鼓励班内的佼佼者自立门户,把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自此,乔家班分支遍布全国各地。

乔天福出身杂技世家,5岁就开始登台演出,24岁与人共同创办马戏团,从事杂技事业60年如一日,始终自觉地传承弘扬乔家班的杂技精神。他曾带团到印度、马来西亚、日本、泰国、俄罗斯等国家演出,培养学生数百人,如广州军区杂技团的刘相宝、重庆杂技团的刘景美,现都已成为知名杂技演员。除一套出神入化的魔术功夫,他的代表节目还有晃梯、高车踢碗、双杆飞人等。乔天福有两儿两女,他的老伴和儿子儿媳、闺女女婿,以及孙子外孙一大家人,个个都能来个“三招两式”。2018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乔天福被评定为东北庄杂技传承人。

担当

比起刘、乔二姓,李姓在东北庄占的比例不大。据华龙区宣传部干部宗永刚介绍,李姓同这个地方的大多数人一样,也是明朝时期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的。受生计所迫,李姓从跟随刘家班、乔家班当学徒开始,慢慢发展到另起炉灶,也开始组班演出。

清末民初,李家班创始人李公鸡从刘家班中分离出来单干,与人合伙成立了一个马戏团。李家班主要活动在川、陕、豫、晋一带,盛极一时,颇有影响。但真正使李家班名扬四海的,是李公鸡的儿子李全法。李全法1914年出生,幼时曾师从于乔治清,后又从艺于乔彦修,并和乔彦修一起投奔长葛的翟万里,因勤奋好学,渐成大家。李全法的杂技艺术风格既有刘家班的刚,又有乔家班的柔,尤以硬气功表演见长。

李全法的经历颇为传奇,一生行侠仗义,充满英雄主义色彩。上世纪30年代在禹州举行的中原国术比赛中,他技压群雄,获得大奖。李全法自身有一身功夫不说,还懂医理,擅治跌打损伤。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翟万里在长葛成立抗日护卫队,与日军斗智斗勇,游击作战,有效打击了日军的气焰。当时,湖北老河口系第五战区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所在地。李全法专门跑去为官兵演出,并多次为官兵接骨疗伤。1936年秋,李全法在西安为东北军演出。演出结束后,张学良将军对他的技艺大为赞赏,赠送他一匹叫黑旋风的骏马,并欣然为他起了一个艺名:菜包。这件事,村里很多老人耳熟能详,至今传为佳话。据中原杂技博物馆工作人员周红介绍,菜包这个名字的寓意是才艺双全,包罗万象。

1950年,李全法在陕西汉中组建和平国术团(一说是将原来的艺术团易名为此),有演职员工40多人。尽管已在外面打拼出一片天地,前景看好,但在家乡需要他的时候,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报效桑梓。1953年,李全法响应政府号召,回到故乡接受整编,任濮阳县红旗杂技团一团团长。后来,他又相继担任新乡地区杂技团业务团长、新乡杂技艺术学校校长,安阳地区杂技团业务团长、安阳杂技艺术学校校长等职。1996年4月,李全法因病去世,享年82岁。华龙区文化馆干部刘振龙说,李家班擅长硬气功表演,其后人现在多活跃在外地杂技团体,保留下来的节目有五千斤大力士、走钢丝等。

所谓五千斤大力士,考验的是演员的硬功夫。表演时,演员身体平躺在两条板凳之间,身上压上石碑、磨盘、数块条石,条石上再站上一人或数人,重量足有五千斤。数分钟后,人们卸下所有重物,演员仍气定神闲,毫发无损。这个节目十分博人眼球,常令观者屏息敛气,叹为观止。

其实,在东北庄,除了刘、乔、李这盛名在外的三大班团,男女老少也都热杂技、练杂技,蔚成风气。他们以杂技为生,以杂技为乐,以杂技为荣。东北庄杂技富于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表演中常用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小到一粒种子、一只碗,大到一张桌子、一把椅子,都能信手拈来,即兴表演,杂技已成为他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东北庄有杂技世家80多户,从事杂技行业的村民有1500多人,常年在外演出的团队有7个,先后在国内外重大杂技比赛中荣获奖牌200多块。

在漫长的演艺生涯中,东北庄杂技三家班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情怀,有风骨,有担当,是他们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精气神儿。正是因为一代代艺人在耳提面命行业技艺的同时一并言传身教行业精神,才支撑东北庄杂技行稳走远,历久弥新,数百年过去,依然永葆盎然生机。(记者 刘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