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十七载:一群台湾人与四川凉山的“达祖”情缘 用生命谱写扶贫壮歌——追忆浙江青年志愿者耿展宇 “海丝”沿线各国高校将共探交流合作 黑龙江:2021年计划完成营造林100万亩 教育部:手机禁止带入课堂 课间必须让学生出教室远眺 聚焦两会代表委员对资本市场八大期盼 工银瑞信基金赵蓓:当前市场风险已得到较充分释放 李克强记者会三大方面聚焦“市场的力量” 险资股票与基金配置余额连增7个月后首降 1月份环比缩水267亿元 深化医改多点破题 “十四五”健康中国 建设路线图划定 私募基金产品突破10万只 管理总规模17.16万亿元 3只长期绩优权益基金春节后获正收益 267只近三年收益率超100% 东吴证券:今日首次实施回购 支付金额8617.77万元 车险保费下降 财险公司寻求突围 3月份以来沪深交易所互动平台上碳达峰、碳中和投资者提问最多 银行加码布局FOF型理财产品 理财子公司发行占比高达七成 工银瑞信赵蓓:当前市场风险将充分释放 建议投资者持长期投资理念 新机新期待 资本市场谋篇新生态 8家非上市银行去年成绩单亮相 乌鲁木齐银行实现净利11.92亿元 “创新”高频亮相两会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引关注 发挥工业互联网赋能作用 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行协助亚行 成功发行20亿元熊猫债 沪指止跌反弹收复3400点 超七成私募认为A股或将宽幅震荡 看好三大方向 基金经理把脉投资新机会 新发基金冷中有热 机构资金布局“放长线” 扎紧筑牢安全篱笆 金融防风险永不停步 景顺长城基金:市场没想象中那么糟 不必过度悲观 2018-2020乡村健康扶贫报告发布:阻断贫困与疾病的循环交织 六大券商首席眼中的两会: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成为“共同关注” 第一次遭遇大跌?给新基民的一些投资小建议 公募参与度高 主题基金斩获颇丰 资本市场吸金效应爆棚 2月非银存款增至1.6万亿元 新一轮校外培训整顿加速行业洗牌 中小型线下机构或被淘汰出局 依托创新科技 筑牢乡村振兴“健康线” 新一站保险网在多城市推出专属医疗补充险 嘉实基金常蓁:投资港股要把握三类机会 广发基金王明旭:要将对安全边际的评估放在第一位 构建城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 分类施策补短板强弱项 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多巨头抢占万亿元级市场 政策“及时雨”解中小企业之“渴” 专家建议今年地方应在降成本改革创新上有突破 YESTAR全球星粉节,品质艺星全新升级!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确保粮食安全实行党政同责 长征七号改遥二火箭成功发射试验九号卫星 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与中国科技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新时评:落实“爱国者治港”迈出重要一步,香港“再出发”可期 李克强: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法治日报:对侵权假冒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 高票通过!全国人大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决定助特区由乱及治 未成年人离家出走事件频发 父母教育失当所致?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跨越十七载:一群台湾人与四川凉山的“达祖”情缘

2021-03-12 12:25:36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凉山3月12日电 题:跨越十七载:一群台湾人与四川凉山的“达祖”情缘

中新社记者 岳依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3月的清晨,朗朗读书声从泸沽湖畔的达祖小学传出。摩梭传统式样的木楞房教室、宽敞的塑胶操场……这所由一群台湾人于17年前复建的学校不仅承载了当地孩童的读书梦,还勾勒出一段台湾与四川凉山动人的两岸情缘。

达祖小学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镇达祖村,2000年由于教育资金短缺等原因被撤点并校。2004年,以台湾老人李南阳为首的公益团队来此发展有机农业时,发现当地教育资源稀缺,团队便在台湾筹款复建了达祖小学。2007年,李南阳因病去世,骨灰长埋在这片让他挂念不已的土地。

从破败不堪的木楞房到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学,从仅开设学前班到2010年建成完全小学,占地面积从三四亩扩大至八亩……“各地爱心人士帮助达祖小学完成蜕变。”站在李南阳纪念雕塑前,达祖小学理事会理事长游静芬告诉记者,“希望孩子们能感受喜乐、得到喜乐,长大后也愿意帮助他人,传递喜乐。”

“以前我在台湾从事餐饮业,做公益增加了我生命的厚度。”今年60岁的游静芬说话时始终面带微笑,偶尔有路过的学生同她打招呼,她便温柔点头回应。2004年以来,游静芬一直负责达祖小学的资源整合工作,很少回台湾。“5年前,我选择定居泸沽湖镇,用余生在这里坚守。”

保证达祖小学正常开课的同时,十余年来,以游静芬为主的台湾公益团队还在四川、云南开展助学工作。目前,团队平均每学期要为800多位学生募集并分别发放1000余元人民币助学款。“捐款的爱心人士有台湾的,也有大陆的,大家不分彼此,共同在做好这件事。”

做公益之余,游静芬希望自己能成为连接台湾和四川凉山的桥梁,让更多台湾人了解凉山的发展和变化。“近年来,凉山的教育和交通条件变化惊人,乡村小学都修得很漂亮,硬化路直接通到村民家门口。”游静芬说,过去从台湾到泸沽湖镇需要近3天时间,如今仅需一天。

接待前来考察的客人、联系爱心人士、奔波各地发放助学款……游静芬每天将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熬夜加班也是常事。“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还在继续学习进步。”游静芬笑言,自己虽已年至六旬,但公益是一件做了就停不下来的事情。“我一点都不觉得累,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把这件事长长久久地做下去。”

在游静芬及团队的努力下,大凉山深处的达祖小学前后迎来长期或短期的支教老师已达上千人次,其中不乏心怀梦想的台湾青年。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小陈老师”的陈一慈正是其中之一。

今年30岁的陈一慈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台湾从事公益教育工作,2018年,她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达祖小学的故事,便对这里心生向往。同年,陈一慈来到达祖小学,负责课程设计和资源对接。一年后,她与学校一位纳西族老师相爱,“解锁”了新的身份,成为一名凉山媳妇。“我原计划只在这里工作3年,没想过定居,缘分真是一件神奇的事。”

工作之余,陈一慈热衷于向在台湾的亲朋好友讲述大陆的故事。在这位“90后”台青看来,正有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人选择到大陆创业、就业,助推两岸交融、加深两岸情感。

17年来,海峡两岸共同刻画了达祖小学的复建与蜕变,随着两岸年轻人不断加入,两岸一家亲的情缘还将在此长久延续。“达祖小学是我和老公的‘媒人’,更是两岸爱心人士情感的结晶。”陈一慈笑着说道。(完) 【编辑:梁静】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