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年轻人育儿成本 代表委员支招“减负” 全国政协委员:“发掘+发展”为青海“民族团结树”固根繁叶 中新时评:中国为海外同胞送去更多“踏实” 人民网评:香港不应错过的“十四五”机遇 春天里的奋进力量——直击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 新华网评:乡村建设要为农民而建 湖南代表团拟以“全团力量”提出建立“三个高地” 人都去哪儿了?——企业、员工、专家、官员共话制造业用工问题 “为什么儿科医生紧缺?”——一个民生问题引发代表热烈讨论 王毅吁印度与中方相向而行 造福27亿中印人民 刘家强委员代表民革中央发言:始终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男女共担家庭责任 构建家庭友好型社会 两会就业议题:63.9%受访者关注薪酬制度 “医生该忙看病还是该忙论文?”——一场来自全国人大代表分组审议现场的讨论 未来5年,美丽中国什么样? 图表丨政府工作报告传递的幸福:科技创新步伐加快 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海外专家学者热议两会民生议题 黄建盛委员:加大重农抓粮力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家人追忆戍边英雄肖思远:打小爱看许三多 立志要当兵 耗资巨大的核科学基础设施如何用好 王志刚: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占研发总经费比重首次超过6% 中国外交:为国家担当,为人民负重,对世界尽责 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姜涛代表:落实毕业生待遇,吸引年轻人进技校 家校边界不清、App泛滥……这些教育“焦虑”怎么破 两会国是厅|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享有人生出彩机会 陈薇委员:坚持科技自主创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刘家成委员:以优秀文艺作品激扬社会正气 空间应用: 颗颗卫星飞天,满满成果落地 吉林省启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冰上项目推广系列活动 周清和代表:拒绝“稀土之痛” 加大石墨产业研发投入与攻关 “国家账本”的钱,如何花得好 2.8万亿直达资金背后的民生 “十四五”成为外媒报道两会“高频词” 探访中国妇女干部的“摇篮”:革命老区迎振兴良机 张连起委员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发言:以提质增效的财政政策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无工不强”硬道理不能忘 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 更不是根本 从“数论文”到多元指标 人才评价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工人日报:加强女职工心理健康保护 制造“丁真”?需理性看待 不宜一哄而上 人民论坛网评 | “6%以上”蕴含“人民至上” 吴国华委员代表台盟中央发言:培育新时代两岸青年共同的家国情怀 秦博勇委员代表民建中央发言:加强我国产业链规划引领和统筹协调 人民锐评:“一字千金”,香港是时候抓住机遇了! “十四五”时期香港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专家:发挥优势打造双向渠道 大灾面前必有大爱 王毅谈疫情下的中国温度 100分钟对话 王毅27答展示“真实的中国” 扩大居民消费 提升消费层次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降低年轻人育儿成本 代表委员支招“减负”

2021-03-08 09:32:57来源:北京青年报

降低年轻人育儿成本 代表委员支招“减负”

全国两会召开前不久,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报告透露: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这一数据比2019年1179万登记户籍新生儿数量减少175.5万。

一时间,育龄夫妇生育意愿降低的话题引起社会关注。两会代表委员对此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并提出为宝妈宝爸“减负”之道。

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要降低年轻人养育孩子的成本。”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委副主委罗良娟这样表示。

北青报:数据显示我国新生儿数量呈下降趋势。四川省内的情况如何?

罗良娟:从数据来看,去年出生并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确实在2019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就我所在的四川省而言,我们调研的数据显示,除了极个别的中心医院接生新生儿数量有所上升,绝大多数的妇产科医院相关数据都是下降的。这个情况和国家所披露的数据是一致的,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在新生儿出生率问题上的客观状况。

综合几年的数据来看,我们客观地来看可以发现,放开二孩相关政策出台后的第一年生育潜力有所释放,而近两年的效果并不明显。

北青报:您认为要想提高年轻人生育意愿,核心在哪里?

罗良娟:坦率地讲,虽然国家已经出台放开二孩的政策,但是配套的相关政策体系仍有待完善,财政投入也还是不太够的。

我个人建议,除了从国家层面更多推广、树立年轻人正确价值观,培养年轻人承担起为民族繁衍延续的责任和义务之外,更本质的还是要降低年轻人养育孩子的成本,尤其针对愿意生育二孩的家庭,客观上要拿出真金白银给予支持。

北青报:具体的施政举措有何建议?

罗良娟:这方面具体来看有三个可考虑的举措。一个是,将3-6岁的学前教育,考虑纳入义务教育,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减免相关家庭的支出费用,这其中可以依靠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家庭收入水平纳入考核指标,这决定着减免的力度。

再一个是,增加公立的0-3岁托幼机构,让更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不必支付高昂的费用无奈将孩子送至私立托幼机构。这方面我认为需要格外给予重视。拿四川当地的广安为例,我此前在相关部门任职所了解到的情况是,广安当地公立托幼机构的建设是比较好的,基本可以达到80%的新生儿均可进入公立托幼机构。从调研走访情况来看,达到这个比例后,当地年轻爸爸妈妈在这方面的担忧基本可以消除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由住建部门主导,要求新建小区、社区必须建设相关托幼配套设施,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按片区配置相关教师等。还有一个是,个税扣除款项中,考虑加入家庭内抚养孩子的数量。文/本报记者 李岩

构建生育支持体系 助女性平衡职业和家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认为,就业歧视、经济压力、育儿焦虑是影响女性婚育决策的重要因素,帮助女性平衡职业发展和家庭责任的政策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要通过生育保障政策,支持想生的,帮助晚生的,包容不生的。

贺丹分析认为,低生育与老龄化相对称,是不可逆的人口发展过程。我国经济社会长期高速发展,压缩了人口发展的进程,用40年时间完成了欧洲百年才完成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为特征的人口发展转变,以婚姻家庭变迁和低生育率为特征的第二次人口转变又接踵而至。“十四五”时期,我国育龄妇女规模大幅下降,90后、00后成为生育主体,大龄婚育成为主流,且随着二孩累积效应消失,生育水平有进一步走低风险。需要高度重视,减轻人口剧烈变动,缓解人口结构压力。

贺丹指出,就业歧视、经济压力、育儿焦虑是影响女性婚育决策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发展快,女性受教育水平高,但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社会性别平等还需推进,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女性在婚育和职业发展上选择困难。“那些帮助女性平衡职业发展和家庭责任的政策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那些让女性回家的政策会适得其反。”

她建议,积极应对老龄少子化,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须树立家庭友好的价值理念,以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为出发点,强化社会支持和公共服务供给,帮助实现家庭生育意愿。通过生育保障政策,支持想生的,帮助晚生的,包容不生的。

一是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融合现代文明理念,鼓励家庭育儿的祖辈支持和男性参与,倡导适龄婚育、代际和谐、性别平等、责任共担的新型家庭文化;二是积极构建以生育保险为基础的生育保障制度,减轻企事业单位雇用女工负担,保障男女职工产假、育儿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帮助女性产后重返工作岗位;三是扩大普惠型托育服务供给,加大对养育孩子家庭在税收、购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化,加强家庭育儿指导,确保母婴安全,切实降低家庭“三育”成本。

文/本报记者 董鑫 统筹/刘晓雪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