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人民时评) 疫苗安全性与有效性如何?哪些人群不适宜接种?——权威专家解读新冠疫苗研发与接种有关问题 云南加快迈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何居明年重点任务首位? 完善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规定、规制食品浪费、规范“人脸识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回应热点问题 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中疾控专家解答 开放的中国 蹄疾步稳谋求新突破 官方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 重点聚焦五方面内容 专家聚焦中国改革发展:如何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海南自贸港首笔国际运输船舶退税业务办结 中国发布《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 规范疫苗批签发管理 中疾控专家:不推荐孕妇接种新冠疫苗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聚焦《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 政协委员解读:中国反垄断进入“强监管”时代 专家称中国亟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战略性研究 “亚洲水塔”冰川湖泊河流水量:超过9万亿立方米 中疾控专家:不建议新冠疫苗与HPV疫苗同时接种 吴尊友:消费者采购食用进口冷链食品引起感染新冠的风险非常低 别只惦记火箭上天 残骸回收也有大讲究 报告:有声内容已成为全球出版传媒业的共同增量 “中国确定性”让世界更踏实 接种新冠疫苗后,还用勤洗手、戴口罩吗?吴尊友的答案来了 综合消息:多国发布与英国之间的航班禁令 百万人次紧急接种表明我国新冠疫苗安全 中国驻加使馆驳加领导人错误言论 敦促加方严肃对待中方立场 新舟700飞机首飞前最后一项全机工况试验完成 “一带一路”制造“债务陷阱”?中方回应 香港终审法院就《紧急情况规例条例》和《禁止蒙面规例》裁定特区政府胜诉 中国向柬埔寨捐赠20万支动物疫苗 轨道测量“大师”助力火箭发射 创造“中国精度” 中方: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在白俄罗斯社会制造分裂和动荡 全国高校“数字马院”联盟年会在北京举行 新疆宗教人士答清真寺安装摄像头:是为保护我们和信教群众的安全 从无到有!探秘嫦娥五号背后的故事 王毅就伊朗核问题提出四点主张 宁夏慈善总会第四届理事会募集善款善物3.29亿元 西藏大力推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学会新技能 迈向新生活 山西出台办法规范政务数据管理与应用 国家卫健委:对新增散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要发现一起扑灭一起 中国如何平衡能源安全保障与清洁低碳转型?回应来了 大洋网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推动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 专家称中国新冠疫苗非常安全 接种者未现严重不良反应 完成月球之旅,冰墩墩雪容融回家啦! 武汉铁路公安局原副局长童光明接受审查调查 特朗普签“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外交部:敦促美方不得实施该法中的涉华歧视性条款 白皮书:2019年中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48.1% 禁令之下,二手平台上为何还能买到开房记录、户籍等个人信息? 吴尊友:采购食用进口冷链食品感染新冠风险非常低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人民时评)

2020-12-22 09:29:52来源:人民日报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人民时评)

200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生态补偿、国土绿化、生态产业等生态扶贫实践,实现脱贫增收。不久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生态扶贫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实现双赢。

在我国,林业草原施业区、生态重要或脆弱区、深度贫困人口分布区“三区”高度耦合。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山区、林区、沙区占国土面积近80%,曾经分布着全国60%的贫困人口、80%的深度贫困人口、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摘掉贫困的帽子?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生态扶贫工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大力推进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生态产业扶贫。各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造性地将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在“一个战场”同时打赢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两场战役”,让山川披绿、林海生金。

生态扶贫,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金山银山。推进生态扶贫,既是脱贫攻坚的需要,也是生态保护修复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地区因地制宜采取生态补偿、设置生态公益岗位、发展特色农业等方式,激活沉睡的生态资产,给百姓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比如,在山西石楼,当地通过造林合作社入股分红、劳务收入等形式,积极吸纳贫困人口,增绿又增收;在安徽旌德,不少贫困户搭上全域旅游发展的快车,有滋有味地吃上了“旅游饭”;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政府引导企业发展生态产业,既修复了沙漠,又解决了贫困户就业。这些地方增加“含绿量”的同时,提升“含金量”,让山上长出“金叶子”,让田里结出“金果子”。

生态扶贫成效显著,同时也要看到,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了,相对贫困还将长期存在,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仍然有待提升。把脱贫成果稳定住、巩固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贫困人口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张力仍然存在。一些地方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规模化、企业化程度比较低;一些地方产业项目模板化、同质化严重,加剧竞争,致富后劲不足;还有地方贫困人口就业不够稳定,政策性收入占比较高;等等。凡此种种提醒我们,未来要加快生态扶贫政策向长效稳定增收政策转变、生态扶贫行动向绿色减贫行动转变,加快生态产业提质增效,打造乡村绿色产业链,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要让贫困群众端牢生态碗、吃上生态饭。一方面要坚持生态优先,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在未来实践中,应进一步解决生态扶贫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比如,通过成立合作社,鼓励村民入股分红;动员贫困群众参与生态工程,分享工程收入;选派专家、科技特派员,为贫困地区多想对策、多拿有特色的方案;想方设法增加就业岗位,培养技术林农,对贫困群众开展多元化技能培训,让群众从生态保护中获得持久稳定收益;等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环境本身就是重要资源,就是宝贵的生产要素。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资源禀赋选准产业,深挖绿色产业潜力,多措并举稳固脱贫成果,才能保护好一方生态环境、造福一方群众,为乡村振兴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寇江泽 【编辑:李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