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深海的捷报!揭秘-10909米的“奋斗”故事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极贫乡镇“五个翻天覆地”,看长顺县“老代化”到“现代化”的蜕变! 中国首份城市陆域生态调查评估报告发布 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正靠近地球 汇聚防疫新品 提供合作平台 “清洁网络”计划危害网络安全 中国跨越铁路线路最多转体斜拉桥合龙 “我们将深深扎根中国市场” 四部门:对违法设置的道路限高限宽设施等一律拆除取缔 医之大者 为国为民——记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法院终审: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等金融纠纷不适用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委书记演晓刚接受审查调查 蚂蚁战配基金管理人:设立B份额可按净值免费退出 金融主播人才现状调查:百万年薪难“揽才” 车险综改后让利消费者千亿元 多险企车险“双11”再打八折 以金融力量精准滴灌 中国银行助力外贸稳中提质 最新!券商三季度私募资管月均规模排名出炉 中信证券1.1万亿元居首 信贷投放回落 货币政策将更重结构优化 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重磅指南来袭“大数据杀熟”面临严监管 嘉实鑫和一年持有期分红近亿元 年化回报超8% 三峡人寿发布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今年以来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10月新增信贷社融逊预期 信贷需求依然强劲 保险投资能力自评打几分? 险企陆续“官宣”成绩单 财政部:不断完善地方债发行机制 提升发行市场化水平 市场监管重拳出击 平台应避免滥用大数据技术 投资私募股权基金要多留“心眼” 11月12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渤海银行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 股价创上市以来单日最大涨幅 主题基金年内平均收益近30%基金看好纳入更多新经济公司 百亿级私募重仓股表现分化 逆袭窗口期开启 上期能源发布国际铜期货合约及规则 “双合约”模式成亮点 债市再现违约事件“踩雷”基金净值大跌 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纳入58只个股,11月30日收盘后生效!近5亿元大单资金涌入15只潜力股 22岁高交会 越来越贴近美好生活 10月份新增信贷6898亿元 社融1.42万亿元 民营企业效益改善传递积极信号 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增加成分股58只 锡商银行股权拍卖 恒科新材接盘晋身二当家 注册制背景下上市公司提质有新目标及新路径 券商热推双十一“补血” 花样营销抢客户流量 5只蚂蚁战配基金发布退出方案,投资者各有选择,专家建议可从三个维度考虑 Yestar 艺星受邀参加第三届进博会中国医美行业三正规倡议发布会 供暖季“近热远冷”“上热下冷”难题如何破解 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898亿元 广州推出705套剩余经适房 公积金“等贷”时间长12月不放款? 天津针对冷链食品疫情采样近6万份 一比目鱼外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性 北京发布秋冬季PM2.5浓度及重污染日精准控制目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 京津冀将有两次污染过程 北京发布秋冬季“保蓝”目标 多地发文禁止家长批改作业,一纸禁令能给家长“松绑”吗?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来自深海的捷报!揭秘-10909米的“奋斗”故事

2020-11-12 12:41:47来源:国资小新

上得了太空潜得了深海

登得上珠峰钻得下地底

中央企业打造的大国重器

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

携手为国为民贡献着力量

还记得最近这些鼓舞人心的捷报吗?

来自天空的捷报

↓↓↓

来自太空的捷报

↓↓↓

来自地底的捷报

↓↓↓

来自珠峰的捷报

↓↓↓

今天,小新为大家带来源自万米深海的捷报

以及捷报背后-10909米的“奋斗”故事——

11月10日上午8时12分,中国船舶集团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马里亚纳海沟,地球上已知的海洋最深处,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奋斗者”号此次下潜深度达到10909米,创下新纪录。

我国载人潜水器发展历程

从百米浅海到万米深海,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劈风斩浪的几十年,我国先后突破了多项核心深潜技术。点击视频,感受中国一代代深潜人的“深蓝梦”。

1986年

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7103救生艇研制成功。虽然它只能下潜300米,航速也只有四节,但也是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救援型载人潜水器。

2010年7月

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和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了3759米,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2016年6月

“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完成了它的终极挑战,最终将记录保持在了7062米。“蛟龙”号还拥有世界先进的悬停和自动驾驶功能,可以抵御海流的干扰,工作时稳稳地“定”在海底。

2018年3月

“深海勇士”号在南海投入应用,国产化率达到95%,载人舱、水声通信、多普勒测速仪等核心国产设备性能先进,技术状态稳定。

除了载人潜水器,我国还有“海斗”号、“海燕”号和“海翼”号等许许多多的无人潜水器。其中,“海斗”号有远程遥控和自动作业两种模式,是中国首台万米级科考潜水器,让中国拥有了自主研究万米深海的能力。

中国的载人深潜事业能达到今天的高度

背后到底有些怎样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小新今天为大家揭秘——

中国科学家一步步“走向深蓝”

1978年9月,中国改革开放前夜,作为当时稀有的海洋地质专业人才,42岁的同济大学教师汪品先跟随中国石油地质代表团访问美国和法国。这次考察带给汪品先的震撼不小,“看到了石油界、地质界最前沿的科技都在海洋。”一位法国科学家向汪品先形容神秘的“海底世界”。1978年的中国,没有条件让人潜到深海。“中国人一定要赶上世界海洋研究的潮流!”从此,“走向深蓝”的种子在汪品先心里发了芽,而中国人的深海探测事业,也即将睁开惺忪的睡眼。面对广阔的研究前景和巨大的技术落差,中国的深海研究怎么搞?汪品先们绞尽脑汁,试想能不能通过参加国际合作的方式,研究深海地质?“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在1983年启动,中国科学家第一时间组织委员会并上报领导,要求加入这规模空前的深海国际合作。然而,深海研究的计划是个“富人俱乐部”,要成为成员国,每年得交数百万美元“会费”。当年外汇奇缺,这只能是一场空想。汪品先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国家的科研进步,必须以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中国的科学家们,只能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过院士和专家反复呼吁,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与此同时,由汪品先院士等提出的大洋钻探建议书"东亚季风历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影响",在1997年全球排序中名列第一,并作为ODP第184航次于1999年春天在南海顺利实施,汪品先受邀担任首席科学家——这也是中国人首次担任深海探测的首席科学家。

上世纪90年代在大学任教的汪品先

中国载人深海潜水器立项

接力棒从中国科学家手里,交到了中国工程师手里。

中国工程院院士、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7000米载人深海潜水器立项了,我们想来想去,这个总师非你老徐来当不可!”2002年早春的一个晚上,身在美国、已退休6年的中船重工七〇二所总设计师徐芑南,接到了来自中国的越洋电话。徐芑南没有迟疑,毅然放弃在美国颐养天年的优渥生活,带着老伴回了国。当时摆在徐芑南面前的是个巨大的难题:国内没有做这么大深度的载人潜水器经验,且国外对载人深潜技术高度封锁。整个技术组,只有徐芑南在国外参观过潜水器;其他人更是只从照片上、视频资料里看到过这个“黑科技”,但真正的潜水器内部是什么样,没人知道。啥资料都没有,又想自己干,那就只能一个字:试。多年之后,徐芑南回忆说,他们从最基本的压强公式开始,通过不断地仿真分析和模型试验,实现了载人深潜器12个系统的无缝对接。为了解决其中的技术难题,许多经验丰富的师傅想得头发都白了。

终于,2009年,中国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横空出世,这就是大家熟悉的“蛟龙”号。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第二代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应运而生

“蛟龙”虽好,仍有两个遗憾。一是最关键的零部件不是国产。比如载人球舱的耐压壳体,中国设计,俄罗斯制造,因为当时的中国工业能力造不出来。二是仍有0.2%的海域覆盖不到。这个空白,需要11000米级的载人潜水器才能填补。为解决第一个问题,中国第二代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应运而生。与十年立项、十年研制的“蛟龙”号不同,我国第二代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从研制立项到海试交付只用了短短八年,且国产化程度更高,实用性更强。

2018年3月,“深海勇士”在南海投入应用,国产化率达到95%,载人舱、水声通信、多普勒测速仪等核心国产设备性能先进,技术状态稳定。至此,实现了中国深海装备由集成创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第三代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创下新纪录

在2016年“深海勇士”号尚未下水的情况下,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就开始同步研制。

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融合了之前两代深潜装备的优良血统,不仅采用了安全稳定、动力强劲的能源系统,还拥有更加先进的控制系统和定位系统,以及更加耐压的载人球舱和浮力材料。

“在‘蛟龙’号立项之初,国内只是加工一个零部件都非常困难,需要千挑万找才能找到合适的供货商。但到了‘深海勇士’,我想要什么样的材料,想要加工成什么形状,要求什么样的精度和特性,基本上都能实现。到了‘奋斗者’,我们需要什么材料,需要加工哪些相应的部件和设备,都已经有很多厂家可以自主研发,甚至是直接提供样品。”徐芑南当年的“徒弟”、“蛟龙”号副总设计师、“深海勇士”号总设计师胡震说。可以说,中国深海载人技术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工业技术能力的发展和技术突破。这一切,仅仅用了不到20年。有人问:深海探测有什么用?这里,小新想借用汪品先院士的话来回答:海底之诱人,就在于人类对它还有太多未知。每一个海底的新发现,都有可能颠覆掉我们目前对国际战略格局的认知。比如,最近日本在太平洋海底发现了稀土资源,据称其可采储量超过陆地1000倍。海底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我们不探索,别人就会探索。而我们已经从过去的历史中学到了太多经验。其中核心的一条就是:永远把未来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北斗组网、珠峰测绘高铁飞驰、航母远航... ...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央企力量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国人奋斗和探索的步伐坚实有力 永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