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逐渐落地,从部委到行业密集出台路线图 券商股临近午盘异动拉升,机构称再度布局板块时间窗口正在临近 集成电路正式成为一级学科,20万人才缺口能否因此补上? 一张券撬动10倍消费市场,春节消费券促消、留人两不误 2021年宏观政策是否会出现退坡?发改委回应 最新研究:辉瑞疫苗对新冠变异毒株效力下降 去年央企债券0违约 国资委将加强地方国企债务风险防控 盘前必读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推进,天齐锂业定增计划夭折 赴美代孕法律风险几何?弃养有何后果?美国律师这么说 出口红火“洗钱”暗涌,从贸易商到比特币矿工都被央行盯上了 西王食品扭亏为盈 明确提出“外延式增长”计划 行业再现“蛇吞象”式并购,物管企业规模焦虑升级 9天9板市值翻倍,游资狂欢下,宜宾纸业的“妖化”之路还能走多远? 作家庄羽公布“反剽窃基金”进展 希望郭敬明尽快公布收益数额 本周外盘看点丨拜登将宣誓就任总统,全球央行迎“超级周” 港股持续火热!南向资金净流入150亿,加仓这些股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马东辉,退出董事职位 特斯拉德国工厂欲扩建 先交1亿拆厂押金 宁德时代注资10亿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 银隆新能源被列被执行人 执行标的超273万 冬季续航大缩水 是电动车的宿命吗? 离开飞机上班的日子不远了?CES汽车科技盘点 2022年前全国将新增加500万辆汽车产能 广汽集团发布公告 回应有关石墨烯电池争议问题 减排KPI和管理层薪资挂钩 电气化动真格了? 左手拜腾右手吉利 富士康给谁代工? 首批中国制造特斯拉Model Y开始交付 特斯拉Model Y开启交付,鲶鱼还是灭霸? 特斯拉首任中国区总经理郑顺景离世 否认与奇瑞合资,全球第四车企难解中国困局 减排KPI和薪资挂钩,车企电气化动真格了? 特斯拉蔚来疯涨 丰田领跑传统车企 中欧投资协定 是“狼”爱上“羊”? FCA和PSA合并,旗下14大品牌前景几何? 全新奥迪A3L部分车型售价曝光 售22.98万元 绿色 开放 共享 廉洁 【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工业互联网:培育贵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总统就职典礼前的美国华盛顿 民法典迈出依法全面保护虚拟财产第一步 科技赋能,“养老”如何变“享老” 倒查20年挖出75岁贪官,传递什么信号 助力中非经贸合作的新起步 国家发改委:加快5G等新型基建 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国家发改委:今冬能源供应经受住了需求大幅波动的考验 原武汉钢铁集团总经理助理吉照东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现行有效法律共274件 扬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已成为委员履职的“新平台” 浙江丽水发现百山祖角蟾 系两栖动物新物种 北京公示《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2019年-2035年)》 中国空间站任务试验队出征 拟于今年春季发射空间站核心舱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逐渐落地,从部委到行业密集出台路线图

2021-01-19 13:13:08来源:第一财经

我国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正在深刻地影响经济大势和产业走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近日,生态环境部、工信部、央行等部门,石油、化工、煤炭、钢铁、电力、汽车、环保、交通等行业,以及上海等城市都宣布了各自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计划和路线图,碳减排目标正在逐渐变为具体行动。

石化行业的全行业宣示

1月15日,17家石油和化工企业、化工园区以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京联合签署并共同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宣言》。以全行业名义宣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决心和行动计划,这在全国是首例。

碳排放与能源消费息息相关。数据显示,工业部门能源消耗占全球总能耗的40%,石化和化工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工业总排放的20%。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石油和化学工业首当其冲地面临着严峻的碳减排压力。”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说。

有分析称,对照低碳化发展和碳中和目标,石油和化学工业面临成本、技术、工艺、管理、替代能源竞争等诸多挑战。李寿生表示,石油和化工行业既是碳排放大户也是碳减排大户,应主动作为,提前进行低碳发展战略布局。

宣示仪式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卓、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东进、上海化学工业区管委会主任马静等行业代表悉数发声,宣示称,将“努力实现从能源资源生产到化工产品制造等各个环节的低碳化,实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建设,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奋力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企业和园区”。

行驶在渤海湾的中国海油作业船。摄影/章轲

碳排放达峰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绿色低碳是中国海油五大发展战略之一。”汪东进透露,中国海油已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专项研究机构,展开碳达峰和碳中和顶层设计,研究制订公司碳减排路线图和碳中和目标方案。同时将围绕国家最新政策要求,进一步完善“十四五”规划和新能源相关专项规划,完善公司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张玉卓介绍,中国石化已启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路径的课题研究,将以碳的近零排放为终极目标,坚持减碳进程与转型升级相统筹,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路线图及保障措施。

截至目前,国家能源集团已先后建成百万吨级煤炭直接液化、60万吨级煤制烯烃、10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和400万吨级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宣示仪式上,该集团副总经理王树民透露,正在培育吉林碳排放的煤基新材料产业,为我国煤炭清洁转化和高效利用探索新方案和新途径;计划组建创新联合体,在煤炭清洁高效转化,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全新碳基化学工业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行业绿色发展标准。

李寿生介绍,目前,一些科研院所和石化企业正跟踪国际技术前沿,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储备,推进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和埋存先导性工程示范。“目前我国在示范运行的各类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已超过20个,由中石油牵头的新疆CCUS产业促进中心是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在全球首批部署的5个CCUS产业促进中心之一。”

多行业编制行动计划

除了石化行业,煤炭、钢铁、电力、汽车、环保、交通等行业近期也正在编制出台碳行动计划方案。

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钢铁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5%左右。有专家介绍,近年来,尽管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上付出很大努力,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但由于体量大和工艺流程的特殊性,碳排放总量控制压力仍十分巨大。

2020年12月21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和全国钢铁需求预测成果研究报告》称,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50亿吨,同比增长5.4%,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约占全球粗钢产量的60%左右。报告预测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65亿吨,同比增长1.4%。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介绍,我国钢铁行业正在实施世界钢铁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产能更新计划,有3亿吨左右的产能将在5年内更新。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从2021年开始,工信部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并制定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

电力与供热等行业煤耗量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90%左右。图为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外景。摄影/章轲

1月5日,全国第二大煤炭企业和山西第一大电力企业——晋能控股集团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签署“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合作协议,共同开展这项课题研究。

“煤炭作为高碳能源,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消费强度,是碳减排的重中之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宏介绍,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行业正在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与碳减排行动路径,将在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碳减排实施路径、实施步骤和各节点达到的目标。

张宏解释说,目前,我国电力与供热、冶金、建材、化工四大行业煤耗量依然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90%左右。推动碳减排尽快达峰,就要把燃煤发电和供热节能、降低煤耗放在首位,推动煤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开展燃煤发电超低排放与节能技术改造,降低煤炭消费强度。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也给环保企业带来巨大市场机遇。1月17日,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600008.SH)副总经理江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早在3年前,首创股份就开展了有关污水处理厂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研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将进一步升华全社会的环保价值观,重新认知治污、生产、生活的环境影响,也会重新审视行业现行的污水提标、生物质焚烧补贴等政策的合理性,包括磷回收、水源热能提取的发展性”。

江瀚说,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首先要做实的是碳核算,在此基础上才能认知各个活动的碳效率,之后必然会有积极的碳交易市场。“这些对很多环保企业来说,对应着的是业务效率和战略重点的变化,以及新商业模式构建。”他说。

源头治理的“牛鼻子”

目前,我国碳减排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最为突出的是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截至2019年底,我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但碳排放强度依然很大。

数据显示,从行业看,目前我国电力行业、交通行业、建筑和工业碳排放占比分别达到41%、28%和31%。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如果说“十三五”及以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污染防治,那么到了“十四五”及以后,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就要污染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轨制”协同推进。

根据生态环境部1月11日印发的《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围绕落实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协同控制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

“十三五”期间,我国共建设2121家绿色工厂。图为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厂区。摄影/章轲

“十三五”期间,我国共建设2121家绿色工厂、171家绿色工业园区、189家绿色供应链企业,推广近2万种绿色产品,超过487万辆新能源汽车纳入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

今年初,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对媒体表示,将落实能耗“双控”政策,严控重化工行业新增产能规模,坚决压缩粗钢产量。与此同时,制定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鼓励工业企业、园区建设绿色微电网,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各行业各地区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在地方层面,碳达峰行动也正在落地。在1月14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表示,上海将抓紧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达峰的目标和技术路线,细化重点行业和区域相关举措。“初步考虑到2025年,碳排放总量力争达峰。”程鹏说。

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介绍,一些地方碳减排的积极性很高。截至目前,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等9省(区、市)也都提出了明确的碳排放达峰目标。国家已开展了三批共计87个低碳省市试点,共有82个试点省市研究提出达峰目标,其中提出在2020年和2025年前达峰的各有18个和4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