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借贷追星、网贷机构奇葩广告流行 银保监: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 大家保险董事长解读新养老模式:搭建城心养老体系 重塑产品销售能力 生态环境部:截至上半年绿色信贷余额已超11万亿元 居世界第一 债基年内平均收益率仅为3.25% 可转债基金在“阵痛”中大放异彩 12月30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外资连续3年保持净流入 专家预测明年仍将延续此趋势 广发基金员工持股计划落地 5家合伙企业共持有10%股份 相聚资本举办2021年度策略会:料明年迎来“慢牛” 把握结构性机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陈湛匀教授:技术创新和大健康趋势将改变引领世界 银保监会提醒 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 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 究竟如何“独立”? 鼓励目录新增127条增幅超10% 外商投资范围再扩大 年底央企混改“踩油门” 专家预计2021年混改将从三方面推进国企“做优” 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正式通车 基金公司争相布局 资金大幅流入光伏ETF 2020年银行A股IPO先抑后扬 第四季度集中发力 拥抱战略机遇期是资本市场的责任与担当 平安信托获得“最佳风控金融机构”奖 一亿度高温下运行20秒!韩国“人造太阳”刷新纪录 打工人、内卷……流行语背后除了自嘲、焦虑还有什么 订单爆了!出租率或达100%!大家都在抢这天的酒店! 寒潮天气继续影响中东部 东部和南部海域有大风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报告(2020)》在郑州正式发布 甘肃扶贫:调整撤换驻村干部2605人 问责“大概先生”“基本掌柜” 探访沈阳医学隔离观察点 隔离不隔爱 中国高质量国际论文数位列世界第二 从约谈发韧:读懂金融管理部门加强监管的真正内涵 中新时评:为什么应该对2021年中国经济更加乐观 哈尔滨市发布提醒:如非必要近期勿前往黑河市 河北公布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汇聚更强大力量推进乡村振兴 综合消息:黑龙江一地风险升级 北京中风险地区增至4个 关于国内外疫情新变化、疫苗接种 钟南山院士这样说 公安部:2020年警方侦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3100余起 全国首例利用互联网侵害隐私权民事公益诉讼案宣判 外交部就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巴经济走廊媒体论坛等答问 打工人、内卷……流行语背后除了自嘲、焦虑还有什么 关注新就业形态:职业选择更多 发展前景广阔 上海新增7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寒假提早!神兽出笼前,电商平台网课销售暴涨…… 世界首个旋式铸造单晶炉研制成功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推行预约诊疗 不得拒收中高风险地区患者 北京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为本地确诊病例的密接者 高校携手央媒推出“2020年中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 这一年,致敬一起“拼”过的人们! 【我在中国当大使】“中国是一个大国,没人能忽视中国” 回流儿童存在心理和学业问题 相关权利保障值得重视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24例 其中本土病例7例 王毅同意大利外长迪马约共同出席中意政府委员会第十次联席会议闭幕式 北京市顺义区公布7例新增病例活动轨迹 跨境铁路通道建设获积极进展 中国与俄蒙煤炭贸易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饭圈借贷追星、网贷机构奇葩广告流行 银保监: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

2020-12-30 11:07:04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段时间,个别饭圈女孩靠借钱来追星的新闻频入大众眼帘,而一些网络平台是否存在诱导年轻人过度提前消费引起社会关注。针对这些现象,12月29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文提示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

银保监会表示,一些机构通过过度包装营销,让年轻人陷入盲目无节制消费陷阱,而且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当,销售误导以及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个人信息使用不当和泄露风险等问题。

过度营销贷款等金融产品

银保监会表示,一些网络平台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银保监会同时列举了四种目前行业中存在的乱象。

一是信息披露不当,存在销售误导风险。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厚条件。然而,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往往还有“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等,此类产品息费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部分营销故意模糊借贷实际成本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理解或认识。

二是过度包装营销,陷入盲目无节制消费陷阱。一些机构在各种消费场景中过度宣扬借贷消费、超前享受观念。这种对贷款产品过度营销、过度包装的行为容易诱导无节制消费,尤其易对金融知识薄弱人群、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青少年等产生误导。

有的未成年人、青少年在网络平台借钱后,给明星打榜、集资、包场、送“粉丝应援礼”,“借贷追星”现象蔓延。盲目借贷、盲目消费终会侵害金融消费者自身权益。

饭圈中借贷追星的情况并不少见,一些大学生为了买偶像的周边产品、专辑、同款服饰等而去网络平台借消费贷款,获得贷款的途径简便易得,这些大学生在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就背上了于他们而言不轻的债务。

近期也有一些网络平台主动降低了年轻用户的人消费贷款额度,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的报道,不少年轻人反映自己的“蚂蚁花呗”被降额了,有的额度直降到3000元以下。对此,蚂蚁集团作出回应:花呗近期正在调整部分年轻用户的额度,倡导更理性的消费习惯。

三是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存在个人信息使用不当和泄露风险。一些网络平台的网贷营销罔顾消费者利益,利用“土味”“奇葩”广告吸引流量,套取客户信息。

在营销或借贷过程中,通过广告页面过度收集并滥用客户信息,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客户信息在平台方、贷款机构、出资方等之间流转,侵害了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四是无序放贷,导致过度负债。一些网络平台宣称贷款手续简单,诱惑消费者点击办理,有的机构甚至给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低收入人群等过度放贷,进行暴力催收,冒充司法机关恶意催收,针对借款人亲属朋友进行催收,引发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切勿以贷养贷、多头借贷

针对过度借贷消费营销行为,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远离过度借贷消费营销陷阱。

一是理性消费,量入为出;要认真看清借贷产品内容,某些营销过度宣扬的“借贷消费”“超前享受”“借贷追星”行为不值得提倡,不值得效仿。对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要有正确评估,杜绝不计后果盲目借贷、盲目消费行为。过度借贷往往导致资金断流,最终会使消费者个人甚至家庭陷入困境。

二是合理使用借贷产品,切勿“以贷养贷”“多头借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消费者应了解网络平台贷款、类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借贷产品,知悉借贷息费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等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警惕一些机构或平台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合理发挥借贷产品作用,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不要过度依赖借贷消费,更不要“以贷养贷”“多头借贷”。

三是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借贷。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侵害。对不明的电话、链接、邮件推销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在可疑网站提供个人重要信息,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范诈骗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