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史上最懂哲学的"金融强盗": 曾击溃英格兰央行, 狂赚10亿美金! 又引燃东南亚风暴...丨光说

2020-01-20 13:11:53来源:第一财经
史上最懂哲学的"金融强盗": 曾击溃英格兰央行, 狂赚10亿美金! 又引燃东南亚风暴...丨光说

主持人:阳光

嘉宾:点拾投资朱昂

编辑:章朋 杨燕(实习)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英镑都是过去200年全球主要的货币,曾经号称的“日不落帝国”,英镑一直以来都是全球货币体系的锚。在原本采取金本位制的货币体系中,英镑于黄金挂钩,在世界金融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直到192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全球股灾之后,才迫使英国政府放弃了金本位而采取了浮动汇率机制,英镑在全球的地位才能下降。即便如此,英格兰央行都是支撑英国经济重要的支柱,要抗衡英格兰央行,这是大部分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到了1989年11月,又发生了影响欧洲政治和经济局势重要的事件。柏林墙在没有任何的征兆下,轰然倒塌。许多人认为东西德国的合并,将长远影响着欧洲的经济格局,德国会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崛起。索罗斯也看到了这背后的机会,但却是站在市场一致观点的对立面。他认为东西德国的合并和整合需要很长的时间,德国将更加关注自己的经济问题,而无暇帮助其他国家渡过经济难关。

之后就是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欧洲各国政府认为,建立一个统一的联盟将大大有助于提高整体欧洲政治经济的地位。当然,建立这个联盟的必要条件就是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于是欧洲汇率体系开始浮出水面,在这个体系内西欧各国的货币不再盯住黄金或美元,而是相互盯住。每一种货币只允许在一定的汇率范围内浮动,一旦超出了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就有责任通过买卖本国货币进行市场干预,使该国货币汇率稳定到规定的范围之内;在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内,成员国的货币可以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货币进行浮动。

索罗斯的成名之战-狙击英镑

到了1992年,欧盟12个国家签订了著名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索罗斯看到了背后的机会。他马上让其第一副手德鲁肯米勒研究阻击英镑的机会。索罗斯认为欧洲汇率机制必须依靠所有国家的利益保持一致,但一旦经济的链条出现松动,将带来巨大的机会。不出所料,德鲁肯米勒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很快给索罗斯带来了阻击英镑的蓝图。

首先,英国由于其抵押贷款的利率是浮动的,而且经济面临衰退,如果这个时候加息的话,会打击本土经济。所以英国政府不太希望加息。然而,德国面临通胀的问题,他希望加息,而不是为了维持欧洲的汇率机制而降息。在这个时候德国必然会先维持自己国内的经济稳定。

此外,在索罗斯的帮助下德鲁肯米勒了解到英国首相并不会在短时间内作出解决英镑贬值的最好措施:退出欧元机制!出于政治原因,他必须要把这种责任分担出去,就意味着开会、讨论!从而拖延了最好的时间,这张英国政府最后的底牌也完全暴露在德鲁肯米勒的眼中。

德伦肯米勒绘声绘色的给索罗斯描绘着做空英镑的逻辑,这个计划看起来如此的完美。这时候索罗斯突然站了起来,疑惑地看着德伦肯米勒,既然你这么看好,为什么要逐步建仓?我们要全力出击!这就是索罗斯作为一个投资大师的魄力。

索罗斯的交易策略是一种独特的立体交易体系,通过汇率,股票,多国家的资产品种来赚钱,这种方法也成为了今天的全球宏观对冲基金主题投资的交易策略基石。在阻击英镑的过程中,索罗斯和他的助手们卖空了大约70亿美元的英镑,买入了约60亿美元的德国马克,并买入了一定的法国法郎。作为平行交易,他们还在做空英镑的时候,就买入了价值高达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预期股市通常会在货币贬值后上涨。索罗斯还做多了德国和法国债券,同时做空这些国家的股票。对于在法国和德国市场的操作,索罗斯的理由是:估值上升在股票是坏事,但在债券是好事,因为它会导致利率走低。

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决定大量做空英镑。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下跌至2.80,虽有消息说英格兰银行购入30亿英镑,但仍未能挡住英镑的跌势。到傍晚收市时,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差不多已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英镑已处于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

英国财政大臣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应付这场危机。首先,他再一次请求德国降低利率,但德国再一次拒绝了;无奈,他请求首相将本国利率上调2%一12%,希望通过高利率来吸引货币的回流。一天之中,英格兰银行两次提高利率,利率已高达15%,但仍收效甚微,英镑的汇率还是未能站在2.778的最低限上。在这场捍卫英镑的行动中,英国政府动用了价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最终还是遭受惨败,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英国人把1992年9月15日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日子称做黑色星期三。

索罗斯却是这场袭击英镑行动中最大的赢家,曾被杂志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索罗斯从英镑空头交易中获利已接近10亿美元,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利率期货上的多头和意大利里拉上的空头交易使他的总利润高达20亿美元,其中索罗斯个人收入为1/3。在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增长了67.5%。

掀起东南亚金融危机

五年后,索罗斯再次用同样的方法阻击了泰铢,掀起了一次东南亚金融危机。而这次阻击背后的操盘手依然是德鲁肯米勒。首先,德鲁肯米勒通过大量调研,发现泰铢被明显高估,连泰国央行的官员都觉得货币被高估了。当时泰国政府的美元储备大约是100亿左右,索罗斯大致计算了一下自己手上的资金对比泰国政府的美元外汇储备的杠杆比率,觉得问题不大,于是在狙击完菲律宾的比索之后,把矛头开始对准了泰国。

之后,索罗斯就开始在外汇市场上慢慢地买入泰铢,卖出美元,从而导致泰铢对美元的汇率上涨。首先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人们对一些缓慢的上涨所带来的威胁总是会在无意识当中忽略。就好比把一只青蛙放在水里,用最小的火去煮,青蛙会觉得很舒服,当水被煮热时,它已经逃不掉了。当泰铢到达一个较高位置时,索罗斯便开始猛抛自己手中的泰铢,市场的恐慌也带动了泰国百姓也开始抛售手中的泰铢买入美元。这里要提一句:当时的泰铢是可以自由兑换,同时本国的货币的汇率是和美元挂钩。

泰铢的疯狂抛售,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泰铢大幅贬值。泰国政府为了固定两国的汇率,便开始抛售美元,希望可以保住原先的汇兑比例。当时泰国政府外汇储备当中的美元有一部分是需要购置军火,这就是说,连100亿美元都不到。而当时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的资产总值是500亿美元,压倒性的优势,让泰国政府的救市显得杯水车薪了。

泰铢的继续贬值让投资者认为泡沫已经破裂,又有更多的人纷纷抛售自己手上的泰铢,买进美元,最后泰国政府扛不住了,只好被迫宣布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顺应市场规律。当天泰铢应声下跌了20%,在泰铢大幅贬值的金融恐慌中,百姓为了保值,纷纷将银行存款取出,购买黄金。之后几天,泰铢在菲律宾比索大幅贬值的连锁反应下,又是直线下跌。

于是,泰国人一夜醒来发现自己的财富大幅贬值。索罗斯也成为了泰国人民最不欢迎的人。这就是经典的泰铢贬值战!

索罗斯的方法论:反身性原则

我们每个人的出身,往往决定了我们的未来,包括投资的方法框架,以及价值观。所以说到索罗斯的反身性方法论,这里不得不提他特殊的出身。

对于索罗斯影响最大的莫过于1944年的春天,那一年14岁的索罗斯亲身经历了纳粹入侵匈牙利。那时候索罗斯的父亲很前瞻看到了纳粹对于匈牙利的入侵,并且很早就准备了多达11个的藏身处。最终他们一家在二战的法西斯追杀中,安然度过。战争也已极端的方式交给索罗斯一个真理:在特征情况下,善于投机、机智聪明的人,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那些循规蹈矩,安于本分的人,很可能是死路一条。同时索罗斯明白,无论发生什么,活下去是第一要素。

1947年17岁的索罗斯怀揣父亲变卖家产得到的路费,独自踏上了英伦之路。1949年,索罗斯被著名的伦敦政经录取,并且在那里接受了改变其一生的哲学思想。

索罗斯用哲学的思维来做投资,“可证伪性”观念是索罗斯思想的核心。这种观念认为,人类对于其置身的这个世界的认识,与身俱来就是不完整的,亦即人们思维与客观实在之间永远存在着扭曲,世界上不可能有人掌握了终极真理,每个人都处于一种“盲人摸象”的状态。

索罗斯的“反身性”思想也因此而形成,繁荣到衰退过程模型。每个泡沫都有两个组成部分:现实中主导的内在趋势,和对这个趋势的错误理解。当趋势与错误理解积极地彼此强化时就引发了繁荣到衰退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在发展中受到负反馈的检验。如果趋势足够强大,能经得起检验,趋势和错误观念则会进一步相互强化。最终,市场预期变得与现实相差太远,致使人们被迫承认错误观念的存在。随之而来的是黄昏期,质疑声越来越大,更多的人失去信心,但是主导的趋势在惯性的作用下仍在继续。像花旗集团前首席执行官查克·普林斯(Chuck Prince)说的:“只要还有音乐,就要起来跳舞,我们还在继续跳。”最后终于到了趋势的逆转点,然后它开始朝相反的方向自我强化。

我们看一个经典的案例:美国60年代末大型联合企业的繁荣:内在趋势的标志是每股收益,与此趋势相关的预期是股票价格。企业集团通过收购其他公司提高自己的每股收益。预期膨胀提高了它们的收益水平,但最终现实无法跟上预期。经过黄昏期后,价格趋势出现逆转,所有过去被掩盖的问题都暴露出来,收益崩溃。当时,一个名叫奥格登公司的企业集团的总裁告诉索罗斯:没人再看我的演出了。遵循这一模式的泡沫会经过几个明显的阶段:(1)发端期;(2)加速期;(3)被证实的检验中断又进一步强化;(4)黄昏期;(5)逆转点或极点;(6)加速下跌;(7)在金融危机中破灭。

每一个阶段的长短及强度很难预测,但是阶段的顺序有内在的逻辑,所以阶段的顺序可以预测,但顺序也可能由于政府的干预或其他形式的负反馈而终止。

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就像是“阴阳太极”,股票的世界中有白天和黑夜,有阴阳交替,互相循环。股价最终表现的是全市场投资者内心的世界观。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永远是有偏差,而且不断变化的,这种偏差和变化造就了股价的波动。这种感觉类似于小时候那个“盲人摸象”的故事,投资者其实永远处于“盲人摸象”的境界中。而这种被扭曲的世界观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反馈,在正反馈成立后,其运作会不断加强,直到某种毁灭。这就是索罗斯的“boom to burst”。这个过程也是阴阳交替的,因为人性中的弱点永远无法改变,这也最终会导致市场永远是在索罗斯的阴阳世界中运行。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股价的波动,显然比大部分从数学角度,从每股收益,增长性,空间等方面去思考股价波动的人高了一个档次。这让索罗斯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去看市场,也帮助他成为了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