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中国呼吁发达国家兑现气候资金承诺

2019-11-27 18:11:10来源:第一财经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今天(27日)表示,中方希望发达国家以透明、可预见、基于公共资金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持续、及时的支持,包括兑现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承诺。

赵英民同时表示,中国将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技术导向,推进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赵英民介绍,2018年以来,中国继续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持续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碳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不断提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大会原定于今年12月2日至13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因国内局势,10月30日智利总统皮涅拉宣布放弃主办该大会。10月31日,西班牙首相府发表新闻公报称,西班牙愿意全力配合举办该会议,包括在马德里提供会场,以确保大会仍能如期召开。

发布会上,在回答记者有关中方对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大会有何期待的问题时,赵英民表示,大会主要有四个任务需要重点解决,包括努力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的谈判;推动资金问题取得积极进展;做好2020年前行动和力度的盘点;坚定发出支持多边主义的强烈政治信号。

他说,当前气候多边进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达国家提供支持的政治意愿不足,很多不同名目的资金都被贴上了“气候”的标签重复计算。

“我们希望发达国家以透明、可预见、基于公共资金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持续、及时的支持,包括兑现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承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支持的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同时切实提高资金支持的透明度。”赵英民说。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摄影/章轲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新闻办26日发布的《2019年排放差距报告》称,世界正朝着升温3.2℃的方向前进,从而带来更广泛、更具破坏性的气候影响。

该报告称,G20国家的碳排放量高达全球总排放量的78%,但其中15个成员国尚未出台时间表致力于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如果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2020年至2030年之间不能以每年7.6%的水平下降,世界将失去实现1.5℃温控目标的机会。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表示:“10年来,《排放差距报告》一直致力于引起人们的警觉,但10年了,全球碳排放量却始终处于上涨的趋势。从来没有哪个时刻比当前更紧急地要求我们重视这一科学报告。如果我们还不听从科学警告,不采取严厉措施扭转排放趋势,我们就只能继续目睹致命性、灾难性的热浪、风暴和污染的发生。”

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介绍,作为一项用市场机制来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在中国已取得积极进展。他说,《全国碳排放权配合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将发布,《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技术指南》也已基本制定完成。生态环境部还将推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确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单。

今天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介绍,截至2018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3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38.3%。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9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比重的26.7%。其中,水电1.2万亿千瓦时,风电3660亿千瓦时,光伏发电1775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906亿千瓦时。“应该说,随着可再生能源促进法的深入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正在日益显现。”赵英民说。

他表示,下一步,中国将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更好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对污染治理的协同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