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督促银保机构 构建声誉风险管理闭环 年内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达791亿元 专家称外资趋势性流入逻辑不变 春节期间“基金热”延续 理财直播受追捧 央行罕见回笼资金并非预示紧货币 券商财富管理突围 务须做到知行合一 长沙农商行千万股股权遭变卖 持股股东曾因重大违法违规被点名 牛年投资什么?基金、股票和银行理财产品仍是主打 不松不紧 货币调控保持稳健 1月集合信托发行和成立规模双降 从注重规模转向注重发展质量 牛年机构如何布局? 基金调研方向透露“蛛丝马迹” 牛年基金发行开门红 近百只基金蓄势待发 贸易强劲 币值稳健 人民币国际支付逆势增长迎来“开门红” 国际油价站上65美元 国内成品油“七连涨” 场内场外与基差贸易“齐上阵” 实体企业借衍生品工具化险为夷 银保监会:提高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水 牛年首日A股高开低走 四现象折射市场投资三大新特征 改革将继续牵引 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理财持续降温 结构性存款仍受追捧 上市公司套保需求上升 期货业开拓“蓝海”服务实体经济 境外机构投资者累计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48万亿元 工信部加快“智能制造进园区”步伐 平安资管多资产投资团队负责人邢振:上下贯通+有效仓位 实现绝对收益策略进退有据 比特币真要把人“涨服”了吗? 多重不利因素叠加 债市罕见重挫开局 节后首日央行祭出MLF+逆回购组合拳 春节档电影票房再创新高,行业2021年有望迎来底部反转!逾2亿元大单资金加仓6只影视概念股 2月19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多城调控政策瞄准炒房 二线城市春节期间线上找房降温 风格切换信号浮现 公募关注涨价逻辑 成品油零售限价今起上调 加满一箱92#多花11元 有色金属行业指数领涨两市 22只概念股涨停 三因素推动行业景气度上升 春节假期消费迎结构性“开门红” 比特币破5万美元创新高 爆仓风险值得警惕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消费持续活跃 银行开列自查清单 严防资金违规进入楼市 银行保险机构应建立全流程声誉风险体系 期市多元化工具 助力中小企业化解复产风险 QFII/RQFII新规实施逾三个月 新增45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消费圈“最强春节档”实测中国经济韧性之强 涨停潮涌动 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或开启 一场巨震!巨头造假20年!波及10家日系车企…… 全国大回暖持续至周末 多地暖意胜4月 中央批准胡忠雄同志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 破解“扶不扶”等问题,最高法发文推动以公正裁判树立价值导向 云南翁丁村火灾事故烧毁房屋104间 国家文物局督办 光学波段信号可当探测热木星大气逃逸探针 天问一号开启绕火之旅 岳秉飞委员:统筹动物模型资源 推动新冠疫苗研发 最高检:去年行诉监督案公开听证数量同比增6.5倍 民政部公布今年首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 多家打着“国字头”旗号 科技扶贫动力强 贫困地区累计建成1290个创新创业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银保监会督促银保机构 构建声誉风险管理闭环

2021-02-19 11:08:51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良好的声誉和信用对金融机构而言尤为重要。近日,银保监会制定了《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对原银监会、原保监会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出台的专项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进行了统一与完善。

声誉风险,是指由银行保险机构行为、从业人员行为或外部事件等,导致利益相关方、社会公众、媒体等对银行保险机构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其品牌价值,不利其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办法》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管理“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项重要原则。其中,“前瞻性原则”重点强调树立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加强源头防控、关口前移,定期审视,提升声誉风险管理的预见性。“匹配性原则”要求声誉风险管理工作不仅要与机构自身经营状况、治理结构、业务特点等相适应,同时也要符合外部环境动态变化,不断调整完善。

《办法》力图解决声誉风险管理与业务经营发展“两张皮”的问题,明确规定“银行保险机构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并对机构各层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也进行了明确。《办法》还将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落细,从全流程管理和常态化建设两个维度提出监管要求。

具体而言,《办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从事前评估、风险监测、分级研判、应对处置、信息报告、考核问责、评估总结等七个环节,建立全流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形成声誉风险管理完整闭环;银行保险机构从风险排查、应急演练、联动机制、社会监督、声誉资本积累、内部审计、同业协作等七方面做好声誉风险日常管理工作。

在监督管理上,《办法》明确,监管机构将银行保险机构的声誉风险管理纳入法人监管体系,将机构的声誉风险管理状况作为监管评级及市场准入的考虑因素,并可针对发现的问题依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实施行政处罚。

在保留了原两部指引的适用对象,即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同时,考虑到声誉风险态势和行业重要性,《办法》还增加了信托公司、保险集团公司作为直接适用对象。此外,银保监会及派出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也参照《办法》执行,以此引导各种类型的金融行业机构共同提高声誉风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