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新冠疫苗灭活技术路线两家企业获临床批件,备产已启动

2020-04-14 13:11:03来源:第一财经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又迈出关键一步。

新华社消息,记者14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获悉,我国两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二期合并的临床试验许可,相关临床试验同步启动。这两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分别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有关科研机构开发而成。

这是首批获得临床研究批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这个疫苗不仅可以中和中国的新冠病毒,也可以中和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新冠病毒毒株,这是一支不仅面向中国,也面向世界的疫苗。”科兴控股董事长、总裁兼CEO尹卫东对第一财经表示。

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还在扩散,疫苗显然成为未来对抗新冠病毒的最有力工具。

4月10日,工作人员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生产基地尚未投产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生产车间的病毒培养/灭活区入口旁交流。新华社图

疫苗研发航母与病毒赛跑

疫苗的研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全速前进的疫苗研发这艘“航母”上,载着的不仅仅是科研人员,还有多层面与疫苗研发相关的机构和人员。

“疫苗研发要做的基础工作很多,单纯靠一个实验室来做,难度很大,时间会很长。为了加快速度,必须联合,航母级别的研发平台才能拼上速度、拼上质量。”一位病毒学家对第一财经表示。

2020年1月28日,科兴中维正式启动名为“克冠行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项目,联合浙江省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单位,按“战时状态”并联推进以灭活疫苗技术路线为主的疫苗研制工作。

“公司派出多组研究人员分赴浙江、北京的5个P3实验室同步开展毒株筛选、工艺研究、检定方法建立及验证等工作。研究人员与合作单位专家团队24小时连轴转,将1天当做1周甚至1个月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疫苗全部临床前研究工作。”尹卫东表示。

为什么需要一个航母级别的研发平台?从病毒到疫苗到底要走过什么样的路才能抵达临床试验?

“疫苗研发就类似生产一部整车,不同的专家所擅长的领域不同,有的擅长风挡玻璃,有的擅长轮胎,如果我们想以最快的速度研发出疫苗,不仅自己有一定的实力,还必须具有集成的能力,才能与病毒赛跑。”尹卫东表示。

与时间赛跑的不仅只有研发平台,还有药监部门。

3月17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介绍,疫情发生后,我国成立了科研攻关组,设立九大专班,围绕疫苗、药物、溯源、检测、动物模型五大方向展开工作。

与此同时,疫苗研发确定了五条技术方向——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同时遴选了八个优势团队,确定了九项任务全力推进。

“企业会向国家药监局滚动递交临床试验申请材料、并且已经开展临床试验方案论证、招募志愿者等相关工作。待国家药监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审批后,开始临床试验。”王军志说。

在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为了与时间赛跑,无论是疫苗的研发还是药物研发,国家行政部门与研发单位的工作往往同步进行:

研发单位在应急状态不计成本的进行研发备份,将必需的研究阶段由分步串联调整为合理并联;实验动物机构率先研究建立新冠肺炎的动物模型,确保第一时间开展疫苗攻毒保护实验,获得有效性研究数据。与此同时,国家药检机构、药审机构按照有关应急法律法规的要求,提前介入、滚动审评、前置检验、平行检定,将审评、检验贯穿于研发全过程。此外,国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和储备制度建设承诺。

“3月13日起先后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滚动提交了18轮申报资料,药学、药理毒理、临床审评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审评与协调,切实践行了研审联动,同步审评要求,极大推动了项目进程。”科兴中维的技术人员表示。

4月10日晚上10:00左右,新冠灭活疫苗项目课题负责人,尹卫东代表课题组,向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的大专家组,汇报了新冠灭活疫苗临床前研究工作及临床研究方案,并回答了专家组的提问。

在此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根据审评中心要求、按时提交各项研究评价报告。

4月12日11:30,科兴中维向CDE正式提出临床试验申请。

4月12日18:30,CDE召开专家审评会,科兴中维总经理高强,作为新冠灭活疫苗研发负责人向以王军志院士为组长的审评专家组汇报了新冠灭活疫苗临床前研究工作及临床研究方案。随后CDE连夜无休,在接下来的10多个小时内高效完成了多环节多步骤的审评工作。

备战之后的备产

拿到临床试验批件的疫苗,又向临床使用靠近一步。

据科兴中维技术研发人员介绍,从确诊新冠病人分离筛选得到疫苗生产用毒株CZ株,按GMP要求建立了疫苗生产用三级毒种库,检定合格,可用于疫苗研制与生产。

确定了疫苗制备工艺,建立了关键检定方法,确立了疫苗质量标准,部分安全性指标达到全球最高标准;建立了新冠灭活疫苗《制造与检定规程草案》, 同时按GMP和生物安全要求,可稳定生产与质量控制;多批产品经自检与中检院复核检验合格。

3月16日,工作人员在科兴中维质检实验室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细菌内毒素和抗原含量检测。新华社图

“我们对疫苗进行了单次给药毒性试验、过敏原性试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等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疫苗在动物体内是安全的。对疫苗进行了不同剂量、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原性、攻毒保护性等研究,结果显示疫苗在动物体内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疫苗免疫后对动物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未观察到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ADE)。同时,疫苗对国内外不同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均有良好的交叉中和反应,为该疫苗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高强表示。

在3月16日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教授表示,科技攻关组充分利用在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中东呼吸综合症等历次研究中有基础的单位,第一时间建立了动物模型,为科学家认识疾病、病原体、传播途径、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科兴中维的新冠疫苗在3月4日已经给30只恒河猴进行了免疫,进入免疫动物试验程序。如果接种过疫苗的猴子能够抵抗新冠病毒的攻击,将说明疫苗在动物试验上是有效的,这对人通过疫苗获得保护是有利的证据。

与此同时,还有40只食蟹猴在另一个实验室里接种了多针次不同剂量的疫苗,各项模拟人的健康指标正在检测之中。“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基因相似度很高,所以通常猴类实验是动物实验的最后一步。结果满意就可以转入人体临床试验。”尹卫东表示。

在经过严格动物实验之后,疫苗临床批件下发。但距离使用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答案非常明确:生产车间以及产能。

“对于灭活疫苗来讲,这是目前最成熟的技术路线,只不过,在生产上需要P3车间,这也是一个挑战。”上述病毒学家表示。

据了解,为了配合疫苗早日上市,北京市政府在位于大兴区的生物医药基地协调出一处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厂房,提供给科兴中维用于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建设。厂区内将建设一座5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用于新冠疫苗制备。

此外,北京市科委还提供了疫苗攻关的科研资金支持。

同为灭活疫苗的中生集团,也启动了备产工作。3月27日,中生武汉生物实验室及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在武汉市江夏区举行开工仪式。据了解,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260平方米,建成后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剂以上,将有力保障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生产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