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70年 · 我家的变迁】从“游牧迁徙”到“定居兴牧”: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响“幸福牧歌”

2019-09-17 12:41:44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费璇报道 图/受访者提供)9月13日8时,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小营盘镇明格陶勒哈村,天色渐亮,62岁的斯克拉西起了个大早,走向邻居家。“兄弟,我这两天要去市里看孙女,家里的牛帮忙看一下嘛。”安顿好家里的50头牛,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鲁尔克简单收拾出了门,开车到博乐市区大儿子的家只需要40分钟。想到马上就可以见到可爱的孙女,斯克拉西开心地哼起了蒙古小调。

逐水草而居,夏季和冬季在不同的草场放牧,这是牧民祖祖辈辈的生活。70年来,斯克拉西一家三代从掌着马灯照亮到家里通电通水,从骑在马背上四处迁徙到定居兴牧,从以牧为生到发展农牧副业,日子就像牧歌婉转动听。

生于、长于明格陶勒哈村的斯克拉西说:“小时候哪会想到有今天的好日子,现在的年轻人也难以想象原来生活的艰辛。这都是国家的好政策,我们的生活越变越好。”

30年前斯克拉西夫妇和大儿子甫鲁布的合照。

昏黄的马灯,照亮草原上回家的路

明格陶勒哈村位于博乐市小营盘镇以北28公里处。1920年出生的海玛育有5个孩子,斯克拉西排行第二。“小时候常听父亲说,一家人的生计是靠给雇主放牧维持的,那时有啥梦想的话,就是吃上饱饭,有自己的牛羊。”斯克拉西说,回忆起父亲,至今想到的是他骑马奔驰在草原上的背影。

斯克拉西出生于1957年,五六岁时,父亲海玛给政府放牧,拿工资挣工分,只是日子不算宽裕。出生起,斯克拉西就跟着父母奔波在马背上,迁徙的频率仅次于养蜂人,一年四季从春牧场到夏牧场,从秋牧场再到冬窝子,周而复始,可拆卸的蒙古包便是赖以生存的家。

20年前斯克拉西夫妇在草原上的合照。

“没有蔬菜,吃一次青菜是特别奢侈的事。”斯克拉西说。

“冬天住的是山脚下的石头房子,夏天是蒙古包,转场靠脚力,一走就是四五天。”斯克拉西记得,蒙古包一定要安扎在靠近河流的地方,没有电灯,全靠马灯照明。每当夜幕降临,母亲就会点上马灯,煮上奶茶,等待放牧的父亲回家。

“我问父亲,你怎么找到家的?父亲说,灯亮了,就找到了。”斯克拉西说,小时候他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只是看到父亲笑,他也跟着笑,嘴里塞满母亲烙的面饼。

斯克拉西在夏牧场的蒙古包。

从80只羊到300只羊,不再漂泊

游牧生活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草场分包到户后,牧民们逐渐实现定居生活。斯克拉西成为第一批受益者,当时他已经有了三个孩子。“1985年,我们一家五口分了80只羊、30多亩草料地,在村里盖了砖瓦房,有了固定的住处。”斯克拉西说,父亲一辈子的希望在他这代实现了。

在斯克拉西大儿子甫鲁布的印象里,吃上新鲜蔬菜不再是难事。“那时放牧是几家一起放,家里分的地除了种草料,还种蔬菜,辣椒、茄子、西红柿,都能吃到。”甫鲁布说。

斯克拉西制作马奶酒。

?有了牛羊,斯克拉西家的生活逐渐好起来。“那时转场基本上就是两次,夏牧场和冬牧场,冬天奶牛产的奶还能做成奶疙瘩、奶酒换点钱贴补家用。”斯克拉西的老伴布鲁尔克说。

斯克拉西回忆,1990年后,家里通上了电,有了电灯照明。再后来,买了一辆摩托车代替骑马放牧,最多时有300只羊、50头牛。

2009年国家启动新疆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新疆11.05万户游牧民定居得到中央支持,其中,2009年至2010年定居2.494万户,剩余的8.556万户在2014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了定居。斯克拉西一家2014年住进安居房,“门前有一个小院子,有100多亩草料地。”斯克拉西笑着说。

2014年斯克拉西一家新入住的安居房,房后是自己围建的院子。

新迁徙生活:夏在牧场冬住城里

近年来,随着牧民定居工程实施,明格陶勒哈村依托哈日图热格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打造了“阿拉套山下·察哈尔人家”乡村旅游示范区。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鲁尔克也做起了农牧副业,2016年,用国家发放的草场补助金开办了奶制品加工营销联营店,成立了合作社,制作的酸奶、奶疙瘩、马奶酒、奶茶产品销往乌鲁木齐、昌吉等城市。“这些属于草原的味道,我要传承下去,并让这味道走得越来越远。”斯克拉西说。

今年斯克拉西夫妇和孙女的合照。

明格陶勒哈村村委会主任斯克拉西(和主人公同名)说:“像斯克拉西家这样的牧民越来越多,我们村已经发展了18家蒙古族民俗旅游牧家乐,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富足起来改变的不只是斯克拉西一家的生活方式,孩子们走向了不同的职业路。“我没文化,孩子有学上,他们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了。”斯克拉西说。

斯克拉西一家人的全家福。

36岁的大儿子甫鲁布从博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后在博乐市成家立业。“小时候寒暑假帮父亲放牧,那时上山最怕遇见雾天,最喜欢躺在草原上看天空,现在只有在节假日才有机会回家帮父亲上山放牧,其实是度假。”甫鲁布说。

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鲁尔克过上了“新迁徙”生活,夏天在草原照顾牛羊,冬天抽空到博乐市和儿子们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为了方便出行,两年前他买了一辆桑塔纳。“想过把他们接过来,但父亲说在草原待惯了。”二儿子巴音托斯克说。

开车行驶在博乐市区平坦宽敞的大道上,斯克拉西哼着蒙古小调,不时和老伴说着城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