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工业维他命”贵金属的中国发展史:从一片空白到比肩世界

2019-08-20 12:25:14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中国70年)“工业维他命”贵金属的中国发展史:从一片空白到比肩世界

中新社昆明8月20日电 题:“工业维他命”贵金属的中国发展史:从一片空白到比肩世界

作者 陈静

入秋,在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开发区的一间实验室里,毕业于牛津大学的杨宏伟聚精会神,正在进行已重复多次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实验。7年来,杨宏伟和他带领的纳米材料研究室团队从无到有,现已拥有20余种规格的产品,可运用于触控薄膜开关、磁记录存储器、滤波器等产品,部分关键技术领跑世界。

杨宏伟介绍说,“包括金、银、铂、钯等在内的稀缺贵金属,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新能源、信息技术等各个领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他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材料。”

而杨宏伟所在的实验室,隶属于中国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五的贵金属公司——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贵金属集团)。

事实上,贵金属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下称贵研所)已有81年历史,见证了中国贵金属研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史,被誉为中国的“铂族摇篮”。

贵金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绍武介绍,贵研所的前身是原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于1938年从上海落户昆明,为抗战后方的军需物资保障作出贡献。

上世纪50年代,由于中国还没有专门为国防和工业生产服务的贵金属研究机构和加工企业,贵研所“临危受命”。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原贵研所党委书记何纯孝依旧十分感慨,“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苏联,对我国所需要的贵金属材料进行了全面封锁,导致中国航空、航天、航海以及工业重要领域陷入困境。”

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两弹一星”计划,把铂、镍、钴作为重点研究方向。贵研所也于1962年正式更名成立,开创中国贵金属领域研究,逐渐突破了国外对贵金属材料和技术的封锁。

朱绍武介绍,过去中国铂族金属资源稀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贵研所就选派科研人员前往甘肃金川,首次从中国的矿产中提取出铂族金属,并建立了第一个贵金属车间。至今,中国矿产铂族金属几乎完全由金川提供,解决了一次资源从无到有的问题,贵研所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

此后数十年间,跟随新中国成长的步伐,贵研所经历了改制、上市、二次融资、集团化运作,开启了现代企业建设进程。

如今的贵金属集团,以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两个企业为核心,承担了国家贵金属领域80%以上的科研项目。形成年产1000吨贵金属及相关新材料、400万升机动车催化剂的制造能力;年回收铂族金属8吨、白银500吨及黄金3吨的资源保障能力;贵金属现货交易、仓储服务、价值管理、贵金属租赁等运营能力。其科研、产业转化能力与世界比肩,是中国贵金属领域发展的缩影。

展望未来,以贵金属集团为代表的中国贵金属企业,将围绕贵金属新材料主业方向,在贵金属新材料制造、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发力,成为国际化贵金属新材料重要供应商、交易商,推动中国贵金属新材料领域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