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前沿创新混合9月9日发行 重点把握科技赛道机会 依托科技优势加速数字化转型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助力服务贸易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服贸会吸引1.8万家境内外企业参展参会 嘉实远见企业精选9月3日发行 采用两年持有期模式 创文有我---之移风易俗 全力促进经济回稳向好——十一论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工作会议精神 台前县:吹响号角 决战决胜收官战 创建文明城市 建设美好家园系列访谈(十五)访谈|完善城市基础功能 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 郭庆春 “三棵树”植根濮阳沃土且待枝繁叶茂 305万元救助金暖心“两癌”贫困妇女 市领导到清丰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南乐县:擂响战鼓 大干实干一百天 “私投快递将被罚款”具有示范性 濮阳首部音乐剧《桑间绝恋》即将与观众见面 东北抗联遗址“云展播” 感受传承历史培育家国情怀 国庆中秋连休8天!下次“双节同过”要再等11年 【海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 铭记历史 继往开来 三部门出手!不能“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 今年中国洪涝灾害共造成7047.1万人次受灾 9月3日起首都机场国际客运航班恢复直航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 | 中国已经确立作为创新领先者地位 “日军细菌战罪证”上线,让历史说话!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 | 中国创新发展目标明确 在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等方面有规划 服贸新发现 | 旅游服务专题展区设立“旅游+科技”板块 展示科技赋能旅游 海外参展商谈服贸会 | 阿苏港国际事务副总裁 “通往中国的高速公路”越来越宽 创新服贸 互惠共享 | 中国对外开放新引擎 外商共享服贸市场新机遇 服贸会展馆将向社会公众开放,个人观展须提前两天在线预约 海关总署等部门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贸易便利化 揭露日军侵华罪行 内蒙古档案馆完成千余卷档案编译 北京的这场盛会,与你有关 数字人民币什么样?何时能用上?将如何影响你我? 【聚焦服贸会】北京成全球服务业发展领先城市 破解难题 助推改革 海南自贸港8项制度创新案例发布 【行走自贸区】天津自贸区:服务京津冀成效明显 打造协同创新高地 廖国勋任天津市副市长、代理市长 特区40年 | 厦门经济特区跨岛发展 砥砺奋进擘画美好蓝图 《在华一年——苏联电影记者笔记》中文版首发 大量珍贵史料首次在国内发布 重磅!车险新规9月19日施行,车主迎来这些红利! 【行走自贸区】高新技术为翼,武汉自贸片区疫后重振步入“快车道” 昨天,今天!胜利,唯有胜利! 勿忘今日!纪念伟大胜利! 新疆宣布:全面恢复!开放所有户外景区! 新疆发布研究报告称所谓“种族灭绝”没有任何根据 矫正“谁死伤谁有理”,正当防卫认定新规来了! 最高法公布7起涉正当防卫典型案例 含福州赵宇案等 江苏规范中小学生竞赛活动 不得擅自组织全省性竞赛 看!那些峥嵘岁月里的“微表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应急管理部:12省份累计有250万贫困人口遭受洪涝灾害 今年全国洪涝灾害较严重 主要指标呈“三升、两降” 中国历程丨刻刀作枪上战场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对话程实:美股承压“经济杀”, 人民币资产扮演全球资本压舱石|首席看市

2020-06-12 18:11:22来源:第一财经

隔夜美股暴跌惊醒“美丽夏天”梦中人,道琼斯指数狂泻逾1800点,引发市场对“恐慌”卷土重来的担忧。不过,6月12日A股低开高走,市场情绪表现平稳,创业板指率先翻红上涨并收复2200点。

对美股而言,前期股指超涨、新冠病例二次上升、经济复工不达预期等多因素冲击市场信心。但除上述短期因素之外,还有更多问题值得追问——金融救助政策效果到底如何?经济复苏有没有明显进展?从过去几个月当中,我们是否“学”到了什么?

“如果说3月份美股的波动是市场情绪引致的信心杀,那么未来美股将长期面临经济杀,即疫情延续和经济疲弱所导致的盈利下滑压力。”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12日上午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称,与之相比中国有两大确定性趋势得到验证和增强。

一是中国经济增速保持优势,二是中国经济增质加速提升。在他看来,随着疫情冲击的常态化,人民币资产将成为全球资本的“压舱石”之一,在不确定的疫情世界下,为全球投资者提供稀缺的确定性。

“本次疫情已经系统性地重塑了全球格局。”程实认为,目前无论是经济治理还是金融投资,都需要规避“存量博弈”,积极拥抱“升维竞争”了。

程实

第一财经:你怎么看待美国部分州新冠确诊病例上升的问题?是短期波动,还是会二次大面积爆发?如果是短期,怎么理解道指狂泻?

程实:三个原因导致了当前美国部分州新冠确诊病例上升。

第一,相较于中国和欧洲,美国防疫政策力度薄弱,近期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仍在2万左右波动,疫情从未得到根本性抑制。

第二,4月中旬至今,美国政府采取了激进的复工政策。谷歌数据显示,美国居民活跃度近期出现大幅跃升,为新冠传播提供了助力。

第三,近期美国社会出现的大范围抗议事件,不仅造成了群体的聚集,亦使得基层的防疫举措难以推进,进一步加大了疫情扩散风险。

展望未来,考虑到上述因素短期内难以根除,叠加秋季气温下降后的疫情回潮压力,美国疫情易升难降,第二轮反弹的可能性正在提高。但是,第二轮反弹的力度和范围仍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受此影响,美国预计将遭遇新一轮的风险压力。如果说3月美股的波动是市场情绪引致的“信心杀”,那么未来美股将长期面临“经济杀”,即疫情延续和经济疲弱所导致的盈利下滑压力。

第一财经:3月份以来美联储的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如何?金融市场风险是否已经得到释放?经济有没有复苏?二季度、三季度、以及全年经济增长预期如何?

程实:3月份以来美联储的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可以概括为两点。

第一,“治标”有成效。3月份以来,美联储突破常规,通过多种渠道向市场的各个节点注入流动性,稳定了市场信心,平复了美元流动性危机。得益于此,虽然美股昨夜暴跌,但是并未像3月一样触发美元流动性“黑洞”,这也是美联储政策效力的表现。

第二,“治本”力不足。不同于历史上的历次经济金融危机,本次危机的根源是公共卫生危机。经济刺激政策只能治标,防疫抗疫政策才能治本。由于当前美国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实体经济的风险仍在集聚。

对于金融市场而言,风险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在美联储超常规的政策刺激下,流动性风险得到相对充分的释放。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实体经济复苏缓滞,由此将推动企业盈利恶化、债务违约风险上升,料将向金融市场传导。

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美国经济呈现“复工快、复产慢”的特征。由于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向复产的传导大幅减缓。因此,虽然劳动力市场数据靓丽,但是美国经济复苏力度或将低于市场预期。由此,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将在二季度见底,在三、四季度小幅修复,全年经济增速仍将落于深度衰退区域。

第一财经:如果出现所谓的二次爆发,与最初的大流行是否有本质不同?对经济复苏有何影响?

程实:客观而言,较之于第一次爆发前夕,当前美国居民的防疫意识更强,美国医疗体系的准备亦更加充分。因此,第二次爆发对疫情带来的边际增长相对更温和。

但是,考虑到美国目前每日新增病例仍在2万左右,第二次爆发的影响或将导致疫情的长期化、常态化,并对经济复苏产生持续的拖累。

第一财经:此前医学界经济界都比较形成的一个共识是,我们不能指望短期病毒消失,而必须在与病毒共存的情况下恢复经济。目前来看,预期恢复过程有没有变得更困难?

程实:医学问题仍需专业人士解答。仅从经济视角来看,如果全球疫情长期化,那么不同经济体的表现分化将加剧。

对于中国、德国等经济体而言,由于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因此经济修复的进程料将稳步提速。尤其是中国兼具全球供应链的“供给-需求”双中心角色,其对于全球经济的相对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对于尚未有效控制疫情的经济体,以及南亚、拉美等疫情仍在高涨的地区而言,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预计将长期化、深度化、结构化,并触发一系列次生风险,长期增速中枢或将因此下沉。

第一财经:上一轮全球央行集中下调利率等宽松举措过后,金融政策空间是否已经所剩不多?

程实:全球经济金融政策的空间正在加速收窄。

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利率水平已经降至零值或负值状态,财政赤字、政府债务水平已达到历史高位,传统政策工具的余地已经很小。未来或将向收益率曲线控制、财政赤字货币化等非常规工具寻求空间。

对于部分新兴市场而言,受制于汇率风险、资本外流风险、主权债务评级风险等外部制约,即使是传统政策工具也未必能够充分利用,政策空间相对更为狭小。

第一财经:美股暴跌是否会带来A股暴跌?两个市场趋势性依赖因素分别是什么?现在与3月份相比,是更加确定还是不确定?

程实:围绕人民币资产,相比于3月份,两大确定性趋势得到验证和增强。

第一,中国经济增速保持优势。得益于有力的疫情防控,目前中国经济的供给侧修复已接近疫情前水平,5月以来需求侧修复亦逐步加速。在全球视野下,中国经济的修复进度、力度和稳定性都相对领先。

第二,中国经济增质加速提升。在本次疫情的催化下,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加快,对5G、工业互联网、芯片等新一代硬核技术的投入加大,人民币资产与新一轮科技红利的纽带增强。

基于此,随着疫情冲击的常态化,人民币资产将成为全球资本的“压舱石”之一,在不确定的疫情世界下,为全球投资者提供稀缺的确定性。

第一财经:在看待疫情发展、金融市场波动、经济复苏方面,我们从过去几个月当中,学到了什么?

程实:过去的三个月表明,本次疫情已经系统性地重塑了全球格局,过去的经济增长范式、全球化路径和全球价值链条被打破,慢增长、强博弈、高风险、多波动的新世界已经到来,传统的经济治理工具、投资理念均面临新的适用性危机。

由此,无论是经济治理,还是金融投资,均需要规避“存量博弈”,积极拥抱“升维竞争”。短期来看,从疫情爆发到蔓延,从经济到金融,裂变同时发生、彼此激化,因此积极防御、占据避险高地仍是理性之选。长期而言,从生产关系到生产力,从周期到结构,在硬核崛起的浪潮中把握科技发展的未来赛道,方能行稳致远。